——其实“长城”这个东西,不是只有北方那一条,中原内部也是有的,只不过规模没那般大,保存也没那么好罢了,它还有个别名,叫“方城”。这些“长城”,多建于先秦时代,那时候,对一方诸侯国而言,“长城”之外,岂非都是异族?
昨日你是异族,今日大家同族。
所谓民族交流、融合,其真意,不过如此。
只不过,那经过了千年。
之所以用了千年之久,是因为两个力度不够。
其一,帝国之强盛不够;其二,有意识的汉化不够。
综合来看,是两者一起作用的力度不够。
李从璟暗想:“使帝国强盛,此乃我辈之责,而后用帝国武力征服外邦,然后以汉文明将其改造,使其皆成汉人,这不正是我此生之志?古人不知有意识汉化他族,而我知,古人民族意识差了些,而我不差,若我穷尽一生之力,是否真有可能为汉人立下一分不朽功业?”
他转念想了一想,“汉唐文明到了此时,乃是普天之下最强盛最先进之文明,他族皆不如我,用之以化他族,断无不成之理。”
李从璟抬头,望见碧空如洗,感慨道:“汉唐文明,不仅是我辈立于当世之依仗,也是我辈征服天下之利器啊!”
文明的先进与强盛,才是最根本的先进与强盛,坐拥此者,稍加努力,何愁不能万国来朝,天下皆争相为唐人?
莫离、杜千书等闻听李从璟此言,在感同身受之余,相视一眼,惊喜地问道:“殿下早有这般打算?”
李从璟笑了笑,“若非如此,孤何必在此时跑到草原来?”
众人莫不表示叹服。
李从璟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恭维,“数年前,契丹颇强,为扼制其国势,同光年间,孤遂出镇幽州。同光四年有西楼一役,今日孤又率尔等北上,所求正是为一步步削弱契丹国力。帝国日益强盛,而契丹日益羸弱,长此以往,日后帝国征服契丹,才能一片坦途。到得那时,距离帝国教化契丹、教化草原也就不远了。”
“多年前,阿保机立国,建国之制、立官之例、造城之术,无不习我大唐之法,就更不必说他建孔庙、兴汉学等种种措施了,其实自那时起,大唐对契丹的汉化便已开始。”李从璟继续道,“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最重要的一点,是契丹的汉化必须要在大唐的控制之下!大唐教化契丹、教化草原,是要他们做臣子的,而不是做逆贼,所以其过程应由大唐来主导!”
“孤数入草原,先立耶律倍,再立耶律德光,日后还要立他人,就是要告诉契丹,告诉草原:你们的君王是由大唐册封,所以你们都是大唐的臣子!”李从璟远望城外,青衫随风而动,“教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今日你我所为种种,便是这个教化的开始!”
李从璟又看向众人,“孤不迁唐人南归,不仅不迁,还鼓励商贾北上,前者可以传播大唐文明,后者则可散布大唐国威。孤要让契丹人了解大唐和大唐文明,了解之后才会敬畏,才会心向往之,才会想要成为唐人。去其兽|性,而养其人性,令其敬畏文化,这样多年后大唐征服契丹,契丹百姓才不会太过反抗,不会排斥大唐成为契丹之主!届时,无论是大唐迁中原之民北来,还是大唐迁草原之民南下,契丹民众都会甘之如饴。到得那时,他们会心甘情愿被汉化,会以成为大唐子民为荣!”
李从璟笑了笑,这个笑容看起来并不和善,因为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以成为唐人为荣,以成为契丹人为耻,这,就是文明入侵!”
莫离、杜千书等人都怔在那里,他们都被李从璟方才的话震撼到,尤其是李从璟提出的“文明入侵”四个字,让他们醍醐灌顶。
良久,众人皆拜服,莫离等更是向李从璟拱手行礼,道:“此真乃千古功业也!”
李从璟手扶墙垛看向远处,目光悠远,“昨日你是异族,今日大家是同族,凡帝国旗帜所到之处,土皆唐土,人皆唐人!何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
他目光炯炯回顾诸人,“诸君,且随孤王北上,打一场文明入侵的战争!”
莫离等人震撼之余,无不躬身应诺,“愿随殿下前往!”
桃夭夭望着李从璟的侧脸,有些呆呆的,眼中像是要冒出星辰来。
这一日,这一场谈话,史称——仪坤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