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促膝长谈(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175 字 2个月前

汽车在省政府站停了下来,孙百里和杨英杰一先一后,走了下来,杨英杰说道:“据你所说,所有的经济政策和政府的法令法规几乎都是出自杜周南一人之手,看来这位杜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实践经验也异常丰富,真想马上就能见到他!”

孙百里指着省政府的大门说道:“如果运气好的话,几分钟后,你就能见到他。”然后带着杨英杰走进省政府的大门,直奔杜周南的办公室而去。来到杜周南办公室的门前后,孙百里示意杨英杰不要出声,自己伸手轻轻地把门推开一条缝,刚好看见杜周南埋头在一堆公文当中,不停地批阅着。本来想吓唬他一下的孙百里感到一阵愧疚:自己这个绥靖主任经常是做甩手掌柜,把政府的全部重担都压在杜周南的身上,使他总是在忙碌之中!

“杜先生!”听到孙百里熟悉的声音,杜周南抬起头,立刻惊喜地说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提前通知我?”

孙百里回答道:“我也是刚刚到,因为知道你太忙,就没有通知你!”然后指着杨英杰介绍道:“杜先生,这位就是我在信里跟你提起过的杨英杰先生。”

杜周南连忙握住杨英杰的手说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哪!我本来以为孙百里极为推崇的人,应该是沉稳的中年人,没想到这么年轻!”

杨英杰谦虚地说道:“杜先生过奖了!我听孙将军说,福建的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都是出自你的手笔,确实令人佩服!”

然后两个人互相打量起对方来,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孙百里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这两个人虽然此前所属的阵营不同,但是身上却有很多的共同点:学识渊博、精于政务、乐观务实,并且勇于接受新事物。

寒暄已毕,孙百里问道:“我和杨先生坐了趟公共汽车,听了两个商人的对话,感觉民众对我们十九路军非常有信心。同时也发现,我离开的这两个月里,福州的变化特别大,你是怎么做到的?”

杜周南回答:“这些都是你自己的功劳呀!”

孙百里迷惑不解地说:“怎么是我的功劳?”

杜周南详细解释说:“清流的钨砂矿是你发现的吧?和德国的谈判也是你谈的吧?连购买公共汽车的钱都是从钨砂款裏面出的!”

孙百里不解地问:“你把卖钨砂的钱用来买汽车,那扩充军队的钱怎么办?我们在赣南可是面对着中央军的巨大压力的!”

杜周南说道:“这批钨砂总共卖了差不多两百万元,我只用了一半来更新汽车和建设自来水厂,剩下的一半应该够购买一个整师的装备吧。”

孙百里说道:“可是我们后方空虚,增加一个师远远不够,我是想把剩下的三个没满员的师全部补充上,再把钨砂部队装备起来。我在信里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

杜周南说道:“看完信后,我也同意你的想法,但是仔细一想,发觉还是不能这么做!近期到福建来经商和投资的人越来越多,贸然大规模扩军的话,很容易被人误解我们十九路军又要打仗,会把这来之不易的局面破坏掉。再者,把钱都用来扩军,哪还有钱来给那些投资人贷款呢!”

孙百里无奈地说道:“不知道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杨英杰听着两个之间的对话,感到非常好奇,忍不住问道:“无论是中央军还是我们红军,都是优先满足军队的需要,可是你们好像反过来了,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