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狭路相逢(2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542 字 1个月前

日军的装甲车部队共有两辆装甲列车,每列车由八节车厢组成:第一节是材料车,裏面装载着专线钢轨、枕木和一切修路器材,预备铁路被破坏时立即修复,车厢的底部和外侧用75毫米的钢板加固;第二节是炮台车,车底部和外侧除了用50毫米厚钢板保护之外,还额外用一尺厚的钢筋水泥加固,炮台车共分三层,下层安装一门150毫米重炮,中层安装75毫米山炮六门,上层安装四挺重机枪和四门51毫米迫击炮;第三节机枪车,也是采用75毫米厚的钢板装甲,车厢两旁布满百余个射击孔,总共装备了十四挺轻机枪和八挺重机枪;第四节是火车头;第五节既是指挥车又是餐车,采用100毫米厚装甲保护;第六七八三节车厢是运兵车,裏面搭载着两个步兵连;第五节车厢和最后一节车厢有门,其他车厢全部没有门窗,但是裏面可以通行无阻;车身外面涂有简单的迷彩;由于车身非常沉重,车轴上都额外增加了弹簧,过桥或者拐弯的时候速度很慢。

这种超级恐怖的武器确实给拉宾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短短十几分钟的战斗中就有四辆坦克被击毁,这在以前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而公路上的日军在装甲列车的强大火力支援下,开始慢慢向前推进,炮兵部队把75毫米野炮平射,用来对付犹太军团的坦克。与此同时,犹太军团协同坦克作战的步兵们依托树根、土坡,水沟和坟茔等简易的掩体,用密集的子弹阻挡日军的攻势,双方陷入短暂的僵持状态。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拉宾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率领坦克纵队向南急行,迅速脱离了战斗!

越过一道两米高的水渠之后,一条三米来宽的水沟,二十里辆坦克排成一列纵队,调头向东疾驰而去,很快出现在日军的后方!

密集的炮弹再次覆盖了铁路,猛烈的爆炸再次把铁轨炸断,刚刚发动的装甲列车不得不停了下来,变成了一个固定的炮台!

得手之后,拉宾并没有回头继续与日军交战,而是带着自己的连队,开足马力向东疾驰,准备攻击徐州西部的最后一个日军据点——砀山县城!

这时候,日军指挥官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向东尾追坦克纵队的话,失去了移动能力的装甲列车很快就会陷入任人宰割境地,自己也很可能被对方的坦克反咬一口;如果继续向西攻击,在没有装甲列车支援的情况下,怎么应付对方的坦克群呢,因为情报显示,犹太军团足足有两个装甲师,近千辆坦克!

日军指挥官的烦恼仅仅持续了十分钟的时间,斯兹皮尔曼率领的军团主力部队就由西向东席卷而来!坦克群在宽达五公里的正面展开,成扇形向以铁路为中心的日军包抄过去;炮兵匆忙建立阵地,把大口径炮弹雨点般地倾泻在日军阵地上。

日军匆忙构筑的工事在猛烈的炮火袭击下很快被夷为平地,侥幸逃脱的士兵们纷纷聚集在铁道的两侧,依靠装甲列车的掩护负隅顽抗。犹太军团随即集中了二十门150毫米口径的重炮,对装甲列车进行不间断轰击,装甲部队则直接迂回到日军背后,将其团团包围起来,然后用坦克炮猛烈轰击。

在犹太军团的饱和攻击下,装甲列车上的大炮一门门变成哑巴,车厢也被打得千疮百孔,裏面的驻军只得抬着轻重机枪跑了出来。

数百辆坦克迎着日军密集的弹雨冲了上去,用比对方更加密集、凶猛的炮击摧毁其继续抵抗的意志。十几吨重的坦克在马达的轰鸣声中冲上路基,四处追逐、扫射、碾压逃窜的日军士兵,空旷的田野上到处都是日军濒死的惨叫声,方圆几公里的地面上满是日军的尸体,散落的武器弹药不计其数!

粉碎了日军的阻击之后,犹太军团继续向东急进,这时候,拉宾率领的先头部队已经轰开了砀山县城的城门,城内不到两百名伪军全部缴械投降,从而打开了徐州的西大门!

1943年6月18日早上六点整,犹太军团主力抵达砀山,恰好在这时候,东路军传来捷报——已经在昨天午夜攻克宿县,成功切断了徐州守军与南京、蚌端口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日军在华东地区最重要的两条交通线,陇海线和津浦线全部失去了作用,中国军队的中原反击行动非常顺利地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