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咸宁劝降(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679 字 2个月前

十月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江汉平原上,星罗棋布的湖泊荡漾着粼粼的水波,湖边宽广的草坂已经显出了淡淡的黄色,长长的野草在秋风的吹拂下起伏摇摆,仿佛大海的波浪。收割之后的稻田裏面满是白白的稻茬,嫩黄的野草星星点点地散布其间,一条蜿蜒起伏的公路从田野中间穿过,向地平线的两端延伸过去,一辆黑色的雪佛兰轿车拖着滚滚烟尘,从远处疾驰而来。

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驻武汉特派员刘国钧坐在汽车裏面,心不在焉地打量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大脑却在高速运转,仔细思考如何说服原第128师师长王劲哉重新加入国军的行列。

刘国钧是军统局的高级特工,武汉失守之后,由蒋介石亲自策划派遣,于1939年夏季,打进武汉日伪军营垒内部。刘国钧打入武汉后,积极为日军出谋划策,表现得忠心耿耿,随即得到当时的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茨的信任,先后担任伪军华中剿匪军参谋长、皇协军副军长、军长等职,因此对王劲哉与国民政府统帅部和第六战区长官部之间的恩恩怨怨非常清楚。当时军统局长戴笠遵照蒋介石的指示,命令刘国钧煽动古贺太郎出兵鄂中的时候,他曾经表示过反对意见,但是却没有影响统帅部的决定,最终眼睁睁地看着王劲哉苦心经营了好几年时间的‘独立王国’在日伪军的联合进攻下土崩瓦解。

现在国民政府改朝换代,当初参与陷害王劲哉的人大部分都不在了,唯一有点关系的陈诚又非常愧疚,再加上总统孙百里亲自出面安排,刘国钧对成功说服王劲哉反正充满了信心!

没过多久,汽车进入咸宁境内,这裏已经是王劲哉第三方面军的防地。刘国钧曾经在半年之前来过,当时这裏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所有交叉路口都设有岗哨,如果没有武汉日军警备司令部签发的通行证,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咸宁县城;王部官兵督促民夫在交通要道两旁日夜不停地构筑防御工事——每隔三华里修碉堡一座,驻兵一个排;遍地挖掘战壕、交通沟,沟深二米,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咸宁城外,与城防工事联结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然而,时隔半年之后,映入刘国钧眼帘的却是这样一副景象:岗哨们斜挎着步枪,三三俩俩聚拢在路旁的树阴下,对道路上往来穿梭的行人车辆视而不见;碉堡外面的墙壁和门口都长满了齐膝深的野早,显然已经荒废了很久;战壕和交通沟裏面积满了雨水和杂物,成了苍蝇和蚊子的乐土,散发出臭烘烘的气味。

刘国钧从眼前的种种迹象中推断出,王劲哉的身上肯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部下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军容,这种变化应该对自己十分有利。

汽车在方面军司令部门口停下之后,门口的哨兵飞快地检查了刘国钧的证件,然后面有难色地说道:“长官,我们师长(王劲哉虽然投敌,可是他的部下还是习惯称他师长,王劲哉本人也没有表示反对)正在喝酒,可能不方便见你,可不可以明天再来?”

刘国钧急忙问道:“你们师长跟谁一起喝酒?”

哨兵苦笑着回答道:“他一个人喝闷酒!”

刘国钧追问道:“为什么喝闷酒?难道有什么烦心事?”

哨兵没有立即回答刘国钧的问题,而是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问道:“长官,你以前是不是来过?我好像见过你。”

刘国钧笑着说道:“是的,你们这裏我经常来。我和劲哉老弟当年在国军中就已经认识了!”

听刘国钧这么说,哨兵才躲躲闪闪地说出了王劲哉喝闷酒的缘由:“战局不利,咱们第三方面军又处在前线,谁的心情能好的了!”

刘国钧听了哨兵的话顿时心头狂喜!然后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我这次来有好消息给你们师长,他听了之后肯定会心情好转的!”

哨兵说道:“长官,那你就裏面请吧。不过,要是我们师长发起脾气来,你可千万不要说是我把你放进去的。”

刘国钧轻轻拍了拍哨兵的肩膀,安慰道:“就怕你们师长夸奖你还来不及呢!”说罢迈步走进指挥部大门,身后传来哨兵的咕哝声:“好消息!?日本人都自身难保了,还会有什么好消息!”

刘国钧哑然一笑,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王劲哉的司令部,随即看见王劲哉高大的身躯斜趴在桌子上,军帽不知道扔到什么地方去了,乱蓬蓬的头发如同稻草一样,军服的扣子全部被解开,露出裏面的白衬衣,上面沾满了酒渍;手中捏着一个酒杯,面前是几盘还没有动过的小菜和一把酒壶,房间裏面弥漫着浓烈的酒味。

感觉到门口一暗,王劲哉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下,木然说道:“刘老兄,你怎么有空到这裏来?要不要一起喝两杯?”然后抬手把一杯酒倒进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