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宗室贤王——李恪(1 / 2)

史事讲将2 徐夏半生 1669 字 2022-12-3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史事讲将2 ”查找最新章节!

李恪,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母为隋炀帝之女杨妃。英武果敢,深得宠爱,册封长沙郡王,改封汉中郡王。牵连房遗爱谋反之案,为太尉长孙无忌所害,以吴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神龙初年,得以平反昭雪,追赠司空,恢复吴王爵位。

李恪,时年两岁以皇孙身份,授湘州刺史,册封长沙郡王,授梁州刺史,改封汉中郡王。以皇子的身份,从汉中郡王晋封为汉王。年仅十岁,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的要职、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八州诸军事,并且同时行政上下辖兼督巂、南宁、会都督府共计三十六州,以年纪幼小为由,没有赴任,遥领职位。

益州大都督府,地广人多、经济富庶、民族聚居、矛盾复杂,是唐王朝首屈一指的核心利益地区,益州一州人口十七万七千户,彼时仅次于帝都长安,实为帝国重藩中之重藩,李恪以皇子之尊爱子之亲获封此地却不去赴任,一可见太宗对其之重视,二亦可以理解不让年幼的李恪赴任然辅以能臣为大都督府长史代为理政实为客观必须。

中书舍人高季辅上疏说:“我看见密王李元晓等都是皇帝的亲人,陛下心怀友爱,仁义比古人还要高,分给车辆舆服,委任藩屏,必须遵守礼仪,以担负属望。臣看见皇子拜见皇叔,叔叔们也要答拜。王爵既然相同,家人之间应有礼节,怎么能颠倒长幼尊卑呢?臣拜倒于地请求陛下降下训诫,作为永远遵守的法则。”太宗下诏对李元晓等,不必回拜吴王李恪、魏王李泰的拜见。

拜李恪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未赴,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赴任一年;拜益州大都督,开启亲王遥领大都督的先例。李恪将要赴任齐州都督之前,侍奉唐太宗,与父亲一起用膳。事后,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我和儿子,常常想多相处,但是家与国的事情义理,实际大不相同。我希望子孙可以代代传承,并且断绝不合适的想法。现在,我供养太上皇,与私人感情也不同,是为了镇守抚慰国家,不让太上皇忧烦,这是君主应有的孝顺方式。”魏征回答:“我听说孝行有三种:最大的孝顺,是使得双亲被尊崇;其次,是不使双亲受辱;最下,是能够颐养双亲。现在,陛下功业大成,声名远扬,统治整个天下,华夏和其他民族都能安乐康泰,这正是实实在在的大孝顺,远不同于侍奉双亲左右伺候他们饮食的孝顺。而且君主,怎么能与平民一样与子孙时常同处一室,这不是保护国家巩固国本方法。”

太宗想通过世袭封建、重置封国方式,长久巩固大唐王朝的统治,不顾重臣们的反对,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全部世袭封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恪从蜀王改封吴王,并被任命为潭州都督,但是却没有赴任。

李恪因弹劾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御史柳范弹劾,必须要提及到的是,《新唐书》记载,李恪是因为与乳母的儿子“博簺”而被弹劾罢官,两唐书此处记载矛盾。作为惩罚,李恪被免去安州都督,并削减封户三百户。

这次免职,还留下一段太宗纳谏的佳话轶事:太宗偏袒李恪,对侍臣说:“权万纪辅佐我的儿子,不能纠正他的过错,罪当该死。”柳范进谏道:“房玄龄辅佐陛下,都不能够阻止陛下游猎,怎么能独独怪罪权万纪?”唐太宗大怒,拂袖进入内殿。过了很久,单独召见柳范道:“你为什么要犯颜指责我?”柳范回答:“我听说人主圣明臣子正直。陛下仁德圣明,我不敢不进自己愚钝的正直。”太宗这才打消了怒气。通过这件事,唐太宗作为一个舐犊情深的慈父,天然的人情流态,鲜活的展现在大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