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往事(2 / 2)

双阙 海青拿天鹅 1556 字 9个月前

“嗯?”应道。

姬舆:“彀父此次出来,乃专为观景散心。”

头:“然。”

姬舆看看,光线渐暗,只看到他侧脸的轮廓印在暮色中。

“梓土甚广,也有茂林碧水。”过会,只听他道。

微讶地看他,沉吟片刻,轻声:“也知道,只是彼时所见,却与如今不样。”

姬舆没有再出声,只见他略颔首,牵着走向不远处火光的屋舍。

待姬舆送到丹的家门前的时候,丹全家人都坐在屋前纳凉聊,见我们来,突然止住话音。

姬舆看看面前盯着我们的许多双眼睛,没有停留多久便与我告别,语气却似乎有些闷闷的。

“舆早早歇息。”答应道。

姬舆头,夜色下辨不清表情,片刻后,转身离开。

与丹的父母和兄嫂见过礼,将衣服拿到竹篙上晾。

四周静静的,虫鸣阵阵传来,清晰可闻。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丹和她的家人老盯着我看。回头望去,他们似乎一愣,立刻有人说起话来,待我转过头,那声音又低下去。

乡邑中的夜晚很简单,回来迟,待收拾完毕,丹已经铺好床。坐在床边看着,表情奇怪。

“怎么?”忍不住,讶然问道。

丹摇头:“无事。”眼睛却仍瞟着我,似乎从没见过一样。

不解地看。

丹却忙笑笑,:“睡吧。”不等答话,起身口吹灭壁上的松明。

觉睡得很踏实,整夜无梦。

第二天醒来时,看到自己身处的房间,不禁愣愣,过一会才想起是丹的家,与此同时,昨的一幕幕也霎时间浮现在脑海之中。

怔住,马上下床穿衣服,手上的动作有些忙乱,竟将衣带打死结。当终于忙完走出屋外的时候,只见日头已经晒到树稍,丹正在井边汲水。

“过两日秋祭,夫君随辰往大社窖中抬大鼎。”丹看到我,说。

抬大鼎?讶然,洗漱番后,朝大社走去。

伏里的大鼎知道,在这个偏远的小村邑中,若有什么贵重的东西,首屈指的便是大社的鼎。丹曾跟我说过,鼎是许多年前白叟让舟人丁从外面运来的,那时,伏里付他绢十匹。乡人们对鼎宝贝的不得了,平日里收在窖中,等到祭祀时才抬出来,好好冲洗番,擦得亮亮的。

大社高大的石主在阳光下拖着长长的影子,窖口旁围着许多人,很热闹的样子。

拨开人群上前,只见辰光着膀子,正和姬舆一人一头地用木棍担着只方鼎从窖中出来。那鼎不算很大,器型却很是规整,好像也很沉。辰脖子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姬舆似乎也吃力不小,颊上的热汗滚下衣襟。

旁边围满人,不时地有人喝彩鼓劲。发觉身旁的两名总角少女面色绯红,巧笑着咬耳朵,不知在说些什么,双眼却直勾勾的,明显在看姬舆。再往周围看,人群中站着不少妇人,全都看着前面,脸上遮掩地笑。

心头忽然觉得像被什么搅搅。

两人配合得不错,等再看向窖口,大鼎已经被稳稳地放在窖外搭的棚子里。

见他们松下担子,迈步走过去,姬舆正拿出巾帕擦汗,见到我,忽然怔住。

“舆。”笑笑,走到他身前。

“姮。”姬舆看着,唇边漾起微笑,用帕子拭去颈间淌下的汗水,领口松松的,露出肩上块红红的皮肤。

正待与他话,旁却突然传来里宰的声音:“虎臣德行昭昭,敝里何其幸哉!”只见里宰和几个人前来,向姬舆揖礼。

姬舆脸上闪过丝无奈,停下话头,与他们还礼,里宰却愈发热情,没完没地起来。

瞥见辰正站在不远处看,便走过去,疑惑地问:“为何要舆同来抬?”

辰扫眼,不慌不忙地:“自然他自愿的。”

“自愿?”皱眉。

辰冷笑着看:“莫非还有谁逼迫得他?同他讲你在我家吃住许久,须以力役为偿,他便来。”

小子!瞪着辰。这时,人群外面忽然阵喧闹,一名乡人急急地跑来见里宰,指着身后叽叽呱呱地通。

里宰满面惊讶,稍顷,他对姬舆:“虎臣,乡人来禀,舟人丁已引大舟至水边,舟上之人问虎臣及贵女何在。”

问我们?与姬舆对视眼,心狂喜地跳动起来。匆匆谢过后,即刻朝水边赶去。

脚下的步子越来越快,连走带跑,后面不断传来姬舆叫慢些的声音,却根本停也停不住。

伊水出现在眼前,愈加清晰,两艘大舟靠在水边,岸上站着好些人。一个亲切而熟悉的身影跳入眼帘,我的脚步渐渐缓下,心中顿时哽得满满的——觪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