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段时日,占据渤海国故都忽汗城,乃至龙泉府辖境约相当于后世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县一带的大玄震,虽然遣使至已经由魏军攻占的沈州示意亲善,但实则也在严防戒备,思量着魏朝不止要歼灭白山黑水各地的契丹守军,是否也打算将似他这般由渤海遗众所组成的割据势力也一锅端了……
本来是趁着契丹势微,东丹国内乱之际召集渤海遗民发动叛乱,可是与杀得契丹元气大伤,国力更为强盛的魏朝周旋……大玄震纵然有复国称王的打算,可是否当真要与中原王朝开战,他也难免举棋不定;
至于掌控渤海国故地鸭渌、南海二府的亡国世子大光显,近期则频频受泰封国王建派去的使臣怂恿蛊惑……魏朝得陇望蜀,占据辽西,兵发辽东,迟早必然要来侵吞渤海遗民夺回来的领土。毕竟中原势大,世子也当与我泰封国同心协力,对抗魏军,毕竟辽东乃至白山黑水各地,也应由“我们”来统治……
与魏朝虽然尚还没有出现武力冲突,可是彼此间的氛围也甚是微妙……然而占据沈州的魏军这回则是主动告知大玄震、大光显两方:你们当初的君王,已经被我朝从契丹国中解救出来了,眼下暂时安置于辽西锦州,而他也答应以后回去汴京安住……论亲情本来是兄弟、父子,当年又有君臣之谊,按理说你们不是也该亲自前来为大諲撰践行?
渤海国最后一任的君王,已经被魏朝掌控……大玄震、大光显闻讯后都甚感震愕,立刻便以拜谒探望故主的名义,派出使者前去确认真伪。
大玄震、大光显两方也都很清楚,如果魏朝当真控制住了大諲撰,那么他们昔日的王兄、父王说是要自己的兄弟、子嗣亲自前去为其践行,实则就是相当于献出如今掌控的兵马与领土,而接受魏朝的任命……
假设渤海能够复国,那么论法理,也理应由摆脱契丹掌控,而当初在位的大諲撰继续为王,王位也不会轮到他们二人来坐……可是昔日的王如果放弃复国,而心甘情愿的接受魏朝的统治,那么大諲撰的主张,也势必会影响大批本来矢志要复兴国祚社稷的渤海遗民。
直到大玄震、大光显派出的使者去了个来回,禀说他们当初的君王大諲撰却是就在锦州,并且委托昔日的臣僚回来分别向自己的兄弟、儿子带个话:
契丹对我渤海人而言乃是国仇家恨,所以你们理所当然召集我族遗民,兴兵对抗契丹……而魏朝讨伐契丹,也可说是为我们渤海人报了仇。中原王朝入主辽东,已是大势所趋,与其驱使我渤海儿郎无谓据地作乱,莫不如就此归顺于魏朝。
现在趁着还未曾与天朝王师发生武力冲突,给了你们个台阶就赶紧下来,纳土交兵,以示臣服。否则若是连我这个兄长、父亲的奉劝都听不进去,也就别声张你们是要复兴渤海人的社稷,而只是为了一己私欲,要致使无数渤海儿郎枉自送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