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大諲撰是个失了势的亡国之君,可好歹他的话对于渤海族民而言,还是很有分量的……所以大諲撰为魏朝派出奇兵搭救,已脱离契丹的掌控,并且奉劝占据龙泉、鸭渌、南海三府故地的渤海军归顺中原王朝的消息一经传开,也登时引得两地遗胄遗民一片哗然。
要对付的是历经与魏朝的国战后元气大伤,如今半死不活的契丹,才更有把握复兴国祚。可是真要转而对抗强盛势大的魏朝,当初已经历过一次亡国的渤海遗众,只怕更经不起折腾祸害……所以不少人的立场已经不算十分坚定,又有当年的君王大諲撰推波助澜,奉劝归顺于魏朝,自然也更大程度的动摇了渤海遗众意图复国的决心。
占据龙泉府的大玄震经过前思后想,注意属下关于是否应该遵从大諲撰的奉劝,而接受魏朝任命的反应……最终他也喟叹着做出了决定:
自己愿意动身前去,为兄长大諲撰践行。而天朝王师兵抵龙泉府之时,由他统领的渤海遗众恭谨迎候,也会将当地州府交接于魏朝。
大玄震率先表态,宣称他要对付的只是契丹,而愿意接受魏朝的收编……由他统领的渤海遗众大致也意见相同,不想同中原王朝开战;然而占据鸭渌、南海二府的大光显迟迟未做回应,看来对他亲爹的奉劝消极应对,也属于置若罔闻的态度。
毕竟大光显按史载轨迹接受王建的赐封,入籍伪高丽,后世子孙也完全被三韩人同化。如今的他还是认为自己是将复兴渤海国祚的君王,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是逐步受泰封国王建掌控的傀儡……所以按大光显想来,自己父亲当初于亡国之时,什么雄心壮志都已烟消云散,他如今又被魏朝吓怕了……那么复国大业,便将由我来实现!
所以就算确认过大諲撰由魏朝派兵解救,并且奉劝渤海遗众归顺魏朝,大光显这边装傻充愣、不理不睬,看来真要是到了不得不与魏朝兵戎相见的时候,也将会与泰封国联手共同对抗魏军。
察觉到大光显消极应对,明显是被泰封国王建给忽悠瘸了,就是不愿听从他老子的劝告……身处于辽西锦州的大諲撰唉声叹气,大骂孽子不肖。魏军方面则是顾虑到如果真要出兵攻打占据鸭渌、南海二府的大光显,那么在其他愿意顺从于魏朝的渤海遗众看来,眼见与他们本来共同矢志要复国的同胞遭受魏军镇压,那么也难保不会再生出什么乱子……
然而本来以为即便有所顾虑,到了该打的时候,也势必还是要打……鸭渌府的渤海遗众却突然爆发内乱,由权臣烈周道、乌济显带领亲信发动兵变,宣称全面掌控鸭渌府,也愿意听从先主的劝告归顺于魏朝,这也与大光显的主张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们经过密谋,也决议要将先前所效力的主公推翻下台了……
你小子执意对抗魏朝,连先王的劝也听不进去……也别连累得我们与你一并冒险招祸!
而烈周道、乌济显大概也能意识到,就算魏朝意图吞并渤海故地,可是鼎力支持大光显的泰封国王建同样没安得什么好心……以后若是形成魏朝、泰封两方对立的局面,选边站当然是哪个更为强大,便投靠哪一方,这笔账都算不清楚么?
何况渤海开国君王大祚荣,也是受过前朝唐廷正式册封的,那么如今渤海人归顺于中原王朝统治下,这倒也说得过去……可泰封国国主王建,如若正是将大光显看做扶植起来的傀儡,那么他早晚也必然会有侵吞渤海故土的野心……我们渤海人臣服于中原王朝,这倒也罢了,可是南面的三韩人又算是什么东西,难不成以后还要矮他们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