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揉还好,一揉,清婉便喊叫个不停。
有才惊问,“呀,原来你伤得如此厉害!看你的脚脖子肿的……”其实有才根本不懂,缠足的女人脚脖子都粗。
“不是,只是你的手法有些重,你把我当面团了吧,像揉面似的。”清婉埋怨了一句。
有才随即放轻了些,可清婉又“嘻嘻”笑了起来。
有才问:“你为何又笑?”
“嬉痒。”清婉打掉了有才的手,“一边待着去!”
有才撩开了车帘,对父亲说:“爹呀,还是你来吧,我干不了这活。”
友乾道:“你小子,怎连个脚都揉不了,待会儿,让你背着媳妇去赶集!”
有才说:“我又从未崴过脚,我哪知道如何揉……”
于是,友乾便给儿子腾出了位置,自己钻进了车厢。
车厢里并没有灯,友乾只感觉有一种气息腾空而起,随之扑面而来,铺天盖地如海浪般汹涌着,反复袭扰着他,又把他无以抗拒地给吸了进去。
他寻着最浓的方向走,那是一种温润的香,是他刚刚嗅过的气息,还带着甜滋滋的一丝清凉。
正在此时,有才却掀开了车帘,问道:“爹,用不用把马灯给你?”
一股冷风吹了进来,它并没有冲淡这种美好的气味,却增加了一种甘洌,且略带酸涩的忧伤……友乾再一次确切地辨别出,那是一种来自原始的野味……随即朝儿子骂了一句,“把灯给我,你如何赶路?”
“我不需要看路的。”
“你不看,马也不看吗?”
“不是老马识途么~”
“赶好你的车!”友乾的语气有些加重。
有才放下了车帘,不敢再说一句。
友乾转身对清婉细声细气地说:“这边有个箱子,你把脚放到上边来……”
“对呀,我早发现这里有个箱子,里面装的啥,怪沉的。”
“你姑做的年货[1],让我给你父亲带一些过去。”
“都些什么东西,装这么一大箱子?”清婉说着,把脚便搭在了箱子上。
“好像是咯吱盒和一些煮好的‘下货’。”友乾边说边给清婉轻轻地揉捏。只揉了一小会儿,友乾的手就开始不动了,而是悄无声息地溜进……
清婉赶紧起身,说道:“我有些饿了!”说着便摸索着去开箱子。
友乾取出了“火折子”,吹了一下,火苗便燃了起来,车厢里瞬间亮堂了许多。
掀开了食箱,见里面有:咯吱盒、炸丸子、白年糕、大灌肠、酱牛肉,还有一大盆处理好了的猪下货……清婉从小食盒里取出了一只白年糕,咬了一口说,“可饿死我了,昨夜我就没敢吃。”说着又拿了根灌肠咬了一口。
“为何不敢多吃,减肥吗?”
“我肥么?”清婉随口反问了一句,笑着说,“只是想跟你来城里多吃些好东西!”
“小馋猫!”友乾笑道,“少吃些,这年糕凉,你再吃坏了肚子。”说着,便合上了食箱,坐到了箱子上,顺口吹灭了火折……
经过了一段不平路,马车就慢了下来,可这样一来,车子却摇晃得更加厉害。
友乾扯了扯清婉的手,示意她坐到自己怀里来,小声道:“路不平,这段路尤其颠簸,坐不稳容易磕碰……”
清婉默不作声,任由他摆布……
————————————
注释
[1]办年货
在春节置办年货是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曰“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到了年关,人们还时常自制年货,并把做好的年货送给亲朋好友在大年夜里品尝。
北京地区常做的年货有:
(1)嘎嘣脆的“咯吱盒”
咯吱盒又名咯吱合、咯炸盒、饹馇饸,是比老北京还老的北京特色小吃,很多家庭都会做,但每家做的味道、形状都不一样,有带陷的,还有不带陷的。
咯吱盒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诞生而生于运河源头——通州。历经人们千百年来的品味和推敲,此味视运河渐衰而不顾,至今仍然留存于京东民间,且有日益蔓延之势。
京杭大运河通航后,大批京东百姓操起漕运营生。船工们从山东带回酥脆的煎饼,日久受潮,煎饼变的皮软,入口不爽。有心的人将煎饼卷成卷切成段下油炸,食之更香更脆,之久不变质。咯吱盒很快成为陪伴船工远航的美食,在京航大运河码头张家湾方圆数十里的京东一带民间传开。
每逢春节,京东通州乃至运河两岸百姓将所余杂粮细作,油炸咯吱盒便是其中之一。它可做点心用来招待客人,亦可做汤、做馅、焦溜、爆炒,可荤可素,为节日的餐桌添彩。
咯吱盒的制作原料非常广泛,麦、米、豆、谷,甚至高粱玉米均可入选。碾磨成粉,调水成浆,上炉火摊成薄如蝉翼形如满月的煎饼;再均匀洒上少许香菜末和椒盐,卷成卷切成寸段,滚油炸之,即成咯吱盒。颜色如淡黄,入口酥脆,五谷香沁人肺腑。而咯吱盒最讲究的用料是绿豆,对绿豆的食性多见于中医典籍。《本草纲目》“绿豆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且益气,厚肠胃,通经络,无久服枯人之忌”。用绿豆制作的咯吱盒,口感酥脆厚味绵延。如上五香粉,芝麻乃至孜然,咖喱,辣椒等为辅料,也不改绿豆之原香。
史料记载
煎饼多见诸于史料文献。东晋《拾遗记》“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唐《玄怪录》“既同诣其家,二吏不肯上阶,全素入告,其家方食煎饼,全素至灯前拱曰:‘阿姨万福’!”宋李观诗:“蜗后没后几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辽史.礼志六.嘉仪下》载有:“人日,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豕、四羊、五马、六牛,七日为人。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清蒲松龄有《煎饼赋》对煎饼乃至制作有详实的记述。
命名传说
一日,慈禧太后到香山游玩,在山脚下一个民间餐厅(现在香山脚下还有这个餐馆),厨师做了这道小吃(当时还没有名字),太后吃了两口,太监按规矩要把菜端走,太后却因其美味说道,“搁着。”,厨师立马下跪,“谢太后赐名!”。于是,这道小吃被命名为“搁着”(咯吱),在民间流传。
本人以为,北京的咯吱盒实为京东天津武清县北部小吃嘎吱合的口音演变。北京人吃咯吱盒而不知何为咯吱,故出现西太后命名论,实为不考。
当初,武清人不知煎饼为何物,而管煎饼叫嘎吱(gāzhi),管做摊煎饼叫摊嘎吱,天津市内则演变为嘎巴。武清当地还有几样以嘎吱为主要材料的美味,例如焦熘嘎吱、烩嘎吱、炒嘎吱等,味道极美。从前,每逢年根腊月总有人逐村走街串巷叫卖嘎吱,供家家户户制作过年的重要美食——嘎吱合。此小吃为两层煎饼中间夹馅合到一起,故名嘎吱合。
(2)个个香脆的“炸丸子”
炸丸子是一种小吃,分为素丸子和肉丸子。所用材料包括猪肉末、牛肉末300克、洋葱半个、油适量、盐、白砂糖、黑胡椒粉少许、鸡蛋1个、面包屑200克、酱油2茶匙,烹饪简单,老少皆宜。
(3)香糯顺滑的“白年糕”
白年糕是北京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是过春节时必备的美食,也是节日习俗,它有“年年登高,万事如意”的寓意。年糕种类很多,大部分都含糖、馅或果料,不宜炸吃。聪明的买卖人,每逢节前必蒸大量不含糖、馅或果料的白年糕,供人自行加工。
(4)就是下饭的“溜咯吱”
北京著名的特色传统小吃中,有很多炸货,炸咯吱就是其中之一,这炸咯吱分为软炸和脆炸。买回来咯吱条在经过翻炒浇上特制的酱汁,即可食用。
(5)百吃不厌的“炖吊子”
炖吊子为满汉传统小吃。它以猪肠为主,加猪心、猪肚、猪肺等,独不加猪肝,以炖的方法制熟。菜品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烟酸等。
(6)原汁原味的“大灌肠”
每逢过年,桌子上绝对都少不了肠类凉菜,家家都有祖传的灌肠技术,以前家里都养着几头猪,过年的时候原料可是足足的,新鲜洗干净的大肠里面加上满满的材料,晒好了以后,蒸熟了,每吃一口都是满满的肉香味。
(7)下酒必备的“酱牛肉”
酱牛肉,自古就是下酒菜,用牛肉为主要原料,经过多种调味料的腌制而制成的一种肉制品,是源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著名的特色名菜。
酱牛肉保留了牛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滋养脾胃等多重功效,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适合筋骨酸软、面黄目眩、气短体虚以及贫血者食用。
优质的酱牛肉色泽酱红,油润光亮,肌肉中的少量牛筋色黄而透明;肉质紧实,切片时保持完整不会松散,切面成豆沙色;吃起来咸淡适中,酱香浓郁,酥嫩爽口,不硬不柴,是冬季进补的佳品之一。(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