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古傅腊月二十四(2 / 2)

杰克逊问:“这么说,《易经》上写的都是教人如何治理国家的。”

纪绪说:“不,上面写的都是些占卜与算卦。”

杰克逊问:“占卜与为政有关系吗?”

“有!”纪绪说,“在我们大多数生活和施政的过程中所得出的客观规律,往往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这本《易经》,亘古常新,相延五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

杰克逊问:“《易经》上到底写了些什么?这书很厚吗?”

纪绪说:“文字倒是不多,不过,光是那个‘太极图’,就最能表达《易经》的哲理,它借助‘言、象、意’所构造概念性和综合性的系统模型,表述了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状况。促使人们掌握系统的、辩证的思维,从而解决人世间长期留下来的问题。”

“像有才和暮羽在学校[1]里读书,也读《易经》吗?”

“不,我们的乡学分小学、大学两个阶段[2],而这里的社学,都是些十五岁以下的学生,只是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启蒙为主,用儒家的‘三纲五常’来填补学生们的头脑,为以后进一步修养心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到了大学阶段,才以授经为主……”

————————————

注释

[1]学校

古代的学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叫法。

比如,在夏代,学校被称为“校”;在殷商时代,学校被称为“庠”;在周代时期,学校被称为“序”。而国学和乡学也是不同的概念,那时候的上学也是有等级之分的。殷商时期的学校高一级的学校叫“上庠”,低一级的叫“下庠”,再比如王府设立的学校叫做“辟雍”、“成均”,而国学指的是一些达官贵族家的孩子才能够上的学校,乡学就是地方性的学校,而明朝的学校被称为“私塾”或“书院”等,近代开始,清政府就明确了教育制度以及名称的册立,把学校成为“学堂”,民国时期,“学校”之名才沿用至今。

[2]古代的学生,学习什么?

古代的私塾教育,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

元代学者许衡在《小学大义》中说:“古者民生八岁,上至王公,下至庶人之子弟,皆令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岁,自天子之元子众子,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者,皆入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小学大学所以分也。当其幼时.若不先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及其年长,若不进之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措诸事业。先之以小学者,所以立大学之基本,进之于大学者,所以收小学之成功也。”

古代教育是以儒学为主体的,因此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道德情操,成就圣贤人格。

按照儿童认知的特点,十四五岁之前,以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学习和遵守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从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体悟,通过“先入为主”的方法,用儒家的三纲五常占领孩子的头脑,为以后进一步修养心性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大学阶段,则开始于十五六岁,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逐渐发展出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够对道德伦理及礼制所包蕴之理进行深入探究,并可将内心之仁不断推广扩充,以实现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所以这一时期的学习以经学为主。

因此,小学阶段的学习以启蒙为主,而大学阶段的学习则以授经为主,由此塾师也大致分为两种,即“蒙师”与“经师”。当然,在现实社会中,塾师往往身兼经、蒙二师的职责,“经、蒙俱授”,只不过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时,教学内容有所侧重。

对于小学、大学之别,古人论述颇多。

宋代吕大临说:“古之学者,有小学,有大学。小学之教,艺也、行也;大学之道,道也、德也。礼乐射御术数,艺也,孝友睦姻任恤,行也;自致知至于修身,德也,所以治天下国家,道也。古之教者,学不躐等,必由小学,然后进于大学。自学者言之,不至于大学所止则不进;自成德者言之,不尽乎小学之事则不成。”

朱熹也说:“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

小学阶段学的是行、事,大学阶段学的是道、理。小学属于形而下,大学属于形而上。可见,古人并不是一上学就开始读经,而是有一个过渡阶段,即由最初的童蒙须知、学则以及道德格言、名人嘉言善行的学习,再接触四书,最后正式进入五经的学习。

儿童一上学,首先就要学习一些须知、学则,用以收束孩子的身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其他教学活动。比如《弟子职》,为《管子》中的一篇,以四字为句,适于记忆朗诵,在古代一直备受重视。再如朱熹制定的《童蒙须知》,对日常的坐卧起居、洒扫应对都有严格的规定。“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须知》内容浅显明了、易于操作,符合儿童认知发展和道德形成的规律。

当然,这些须知、学则还是比较简单、粗陋的,要系统的学习,还应该有更充实的教材。

朱熹曾命弟子于儒家经书中搜集整理重要的论述和名人道德言行,编为《小学》一书,这部书被后世当作蒙学教材,影响极大,注释者就有几百家。《小学》分内外两篇,内篇有《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有《嘉言》、《善行》。《小学》一书“既是儒典,又是蒙书,既被用于学童作为儒学入门书,又被许多成年人看作存心养性的性理学修养书。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礼书性质”。当然,从根本上说,它“言易晓,事易行,于人道无所不备”,是一部让儿童学习儒家伦常的理想蒙学读本。

《小学》在古代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后世很多学者的肯定。

如明代学者陈选说:“圣人之道,人伦而已矣,学之必自《小学》始。子朱子《小学》一书,其教在于明伦,其要在于敬身,盖作圣之基也。”

朱元璋曾下令亲王、驸马、太学生咸讲读之。

雍正亲自为《小学集注》撰序,可见古代帝王对《小学》一书的重视。

把《小学》一书弄熟之后,下一步就可以学习四书了。四书乃是朱熹最早编订的,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论》、《孟》最初只是子学,后来虽被列入十三经,但地位与五经还是不同的。

宋代以后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四书,认为儒家思想主要集中在四书中,而五经只不过是这些思想的来源和体现。宋代以后,儒学由今古文经学一变而为义理之学,儒家思想逐渐理论化、系统化,走向一条形而上学之路,目的是为儒家的三纲五常提供超越的理论根据。《论》、《孟》都属于语录体著作,相对浅显易懂,而《学》、《庸》又比较短小,所以四书成了进一步学习儒家经书的基础。

此外,还可以读宋代以后理学家的著作,比如《近思录》等。

《近思录》为吕祖谦、朱熹编订,摘录了北宋时期周敦颐、二程、张载等人的著作,是学习儒家思想的指导用书。有了这些作为铺垫,等到十五六岁后,就可以进入五经的学习。

由蒙学而经学的顺序,古人有很多论述。

如明代学者施璜说:“《五经》以《四书》为阶梯,读《四书》无入处,不可以言《五经》。《四书》以《近思录》为阶梯,读《近思录》无入处,不可以言《四书》。《近思录》以《小学》为阶梯,读《小学》无入处,不可以言《近思录》也。故欲升入《五经》之堂室,必由《四书》阶梯而上,欲升入《四书》之堂室,必由《近思》阶梯而上,欲升入《近思》之堂室,必由《小学》阶梯而上。”

一般来讲,古人研读儒书、修养心性,先从《孝经》、《小学》开始,然后四书、《近思录》等,最后才是五经。而打乱这个次序,会给儿童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

如清代佚名《变通小学义塾章程》中指出,近世一些蒙师开蒙即训《学》、《庸》,对于陶冶德行的诗歌韵文等蒙学教材不屑一顾,而四书又过于艰深,不利于儿童的道德修身。“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始入大学,今呼七八岁童蒙,而训之以大人之学,—步登天,自问亦应失笑。”因此,“务须于子弟入塾开蒙第一年,专做小学工夫,专训小学各种书本,讲说启蒙日记故事,以期先入为主,以端蒙养之基,此意先儒已多有言之者。其四子书,总须在第二三年训读”。对于儒家义理的灌输,必须着眼于儿童的身心特点,量资循序,不能躐等。

总之,传统蒙学注重从“眼前事”开始,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规律,督导儿童学习和实践儒家伦常。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通过名人言行、榜样示范等陶冶孩子的情操。然后再进行儒家典籍的学习,将以往的感性材料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而对儒家的内圣之学有一个系统的、超越的把握,以引导学生追求至善的人格境界。(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