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
“真的,真的。”
“现在?”
“现在!”
“那好极了。”
【二】《虞美人.几多愁》李煜.词 谭健常.曲 邓丽君.歌
王小姐唤来了乐工,自己便起身站在乐工们的前面。
她首先来了一段独白,道:“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风往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儿倒。小的时候,我也曾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只是草。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即使遭遇了人间最大的不幸,想化解一切困难的前提是——活着。
只有活着,才有希望;人,唯有简单,才能快乐;心,只有看开,才会轻松;活着,简单而又低调地活着……”
前奏过后,她唱道:
[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赵孟頫让妻子坐到了自己的左手边,王月友也跟着坐了过去。
赵孟頫道:“你就别跟着过去了,坐我身边来,我俩好好聊上一聊。”
“别介!”王月友说,“你跟王小姐聊得多开心!”
赵孟頫笑道:“我的老妻都不吃错,你吃哪门子醋?”
“嫂子吃不吃醋,这要看你俩回家以后……”王月友问,“是不,嫂嫂?”
“就是,今晚我让他好受!”管道升笑着回应了一句。
[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注释
【1】花街柳巷
花街柳巷是指古时候的游乐场所,也就是西方社会的红灯区。在这个区域,聚集了大量的漂亮女子,人们称之为风尘女、红尘女或烟花女。这些女子,根据职位的不同又分为娼、优、妓、伶、当垆女五类。不管是哪一类,她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男人开心。
(1)三类女子之区别
风尘女子:原含有低贱、漂零、命苦、福薄之意,通俗地说,就是泛指以卖笑、色相、出卖身体来谋生的那一类女子。
烟花女子:是指沦落风尘的不凡女子。要想成为烟花女,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貌;二是要有才;三还要有识。其中,有自甘沦落者,有被逼无奈而沦落者,有处身风尘终其一生者,也有半路从良者……
作为烟花女,有貌,才有资格吃这碗饭;有才,才配风骚文人赋予的“烟花女子”这个文雅称呼,不然直呼“娼妇”之类的得了;有识,才能冲破一切道德规范,不为社会主流意识所羁绊,勇于踏进这种生活。
红尘女子:多指一些被生活所迫沦落青楼的女人,也指自愿或被迫走上歌妓或艺妓道路的女子。红尘女可以说是对伎女的美称,一般指命运比较坎坷的,值得人同情的,当然,不值得同情的也就用不上美称了。古代对女子的要求很苛刻,不能抛头露面。所以,靠脸赚钱养活自己的女子都是被命运所迫而摸爬滚打于风月红尘之中。
(2)娼妓
娼妓原是指女艺人,后指卖身的女性。
娼,古时同“倡”。倡,按照《周礼订义》的说法是“凡军大献,教凯歌遂倡之”。这是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军中奏凯歌的时候,站头上唱得最好的那个,也就是“领唱”。譬如“一人倡之,众人从而和之,已而倡之者众,和之者益众”。这也是“唱和”的由来。实际上“倡”有“导”的意思,“和”有“回应”之意。那么“倡”,很明显就是能唱的歌者了。既然倡是这样的意思,那么豪门权贵、富户宴请,就都请倡来娱乐大众,高级的自然是宴会上请的的确唱得很好的歌者。
当初,倡有男有女。但经过淘汰法则,自然是从业的女性居多,故而给换一个偏旁而成了“娼”。一旦这样,就意味着“倡”本身专业歌唱性质的崩盘,取而代之的纯粹就是假模假式地“唱”,实际上就是“玩”。唱完后,可能什么也不做,也可能什么都做;而低级趣味的聚会上请的倡,则兼备了陪唱和被摸两种性质了。
由此可见,倡最初就是会唱歌的人。“昌”义为“街市热闹”,“女”和“昌”一旦联合起来,就表示是“站街女”。本义:在大街上揽客,以提供性服务为生的女子。
再说一下“妓”字。妓,古时同“伎”,表示技巧、才能的意思,以歌舞为业的人叫伎。
娼妓两者有何区别?
第一、含义不同。
“娼”除了指伎女之外,原是指古时唱戏的女子;“妓”除了指以卖身为生的女子外,主要指表演歌舞的女子。
第二、知识技能不同。
“娼”没有取悦男性专门知识和技能,多为中年女子,俗称“娼妇”;“妓”者,顾名思义,受过专业训练,有专门的技能,比如琴棋书画,会吟诵唱和。
“娼”不需要那么高的艺术修养,她们大多都是被生活所迫,半路出家,也没有专门的经纪人(老鸨)对她们进行全面的包装设计。如果说“妓”卖的是才艺,那么“娼”卖的就是肉身了。而且,在古代“官妓”是合法的,而“暗娼”不但需要偷税漏税才能生存,还会受到官府打压。
第三、服务对象不同。
“娼”在街市热闹处揽客,服务对象多为社会底层劳动者;“妓”服务的对象多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
第四、社会地位不同。
“娼”是出卖身体的,属于下九流,和现代意义上的伎女大致一样;“妓”是卖艺不卖身的,属于中九流。
在唐宋以前甚至到元,妓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妓不仅需要长的绝色倾城,而且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收费昂贵,不是一般人能请的起,相当于现在的明星名嫒。这些女子只不过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才艺,并非人们想的从事那种下贱营生,只是陪酒、吟诗作对、弹琴作画,遇到喜欢的人还可从良。
现如今我们很少单独用娼字,而只会用妓字,并且基本上将妓等同于娼。造成这种混淆的原因,大概就是这年头卖艺不卖身的活没赚头,所以说到妓,那就是卖身的,于是妓就等同于娼了。
(3)优伶
优伶是指具有身段,且本事突出的演艺人员。优是男演员,伶是女演员。现在伶人或伶多指戏曲演员。有时,中文里也会把外国传统戏剧演员称为“伶”,如西方歌剧演员等。
“优”字原先的右侧不是“尤”字,而是多愁善感的一个象形字,也就是说,优者,忧也。一种观点认为,优是戴着裹布哀伤矗立的人,是被雇主雇来在葬礼上吹奏、表演的人,这是传承了数千年的职业,在农村被叫做“吹鼓手”。比如《马大帅》里,“优”就是专职被雇来在葬礼上帮人哭爹的,这就是典型的“优”了,所有的悲伤都是演出来的。
所以,“优”即“俳优”,其本意就是“演戏”,也指多愁善感的美貌演员。“优”分男“优”和女“优”,现在在中国这个词已经不用了,但在日本还在用。
“伶”指乐工,也指乐官,既掌管乐队,又负责乐器和演出安排,自己更是精通音乐之人;也指戏曲演员。
(4)佐酒文化
古人饮酒,虽然是以酒为中心,但仍需菜肴、果品、点心等食物或是歌舞、美人、美文、美景等风月之物佐酒。
no.1乐舞佐酒
周朝时就已经有了音乐佐酒的习俗。《诗经.唐风.山有枢》中说:“子有酒食,何不鼓瑟?”
到了汉代,宫廷宴会上,不但有正统的“雅舞”,还有来自民间的“杂舞”,并配以乐曲。以后,用音乐歌舞佐酒的风习,一直盛行不衰。
魏晋时期,琴酒之趣成为文人风雅,又尤以“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为代表。历史记载,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得琴酒之趣,忘土木之行。
唐代以舞佐酒之风更甚,杨玉环等皆以舞蹈成名,深受君王宠爱。
到了宋代,又兴起了杂剧佐酒之风。《宋史.乐志》中记载,朝廷还专门训练出“小儿对”、“女弟子队”,遇有大宴时即令“各进杂剧队舞及杂剧”。
no.2以花佐酒
唐宋以后,梅花作为一种意象,沉淀了历代文人集体的审美经验,梅花佐饮也成为一种风俗。
南宋陈与义的《腊梅》就描述了对这一意境的独特感受:“智琼额黄且勿夸,回眼视此风前葩。家家融蜡作杏蔕,岁岁逢梅是蜡花。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只悉繁香欺定力,薰我欲醉须人扶。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
李清照的咏梅词在她的赏花词中所占比例最大,表现了以梅佐酒的高雅情趣。如《殢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no.3以书佐酒
古代许多文人一边读书,一边饮酒,以书佐酒,传为美谈。
宋朝的进士苏舜钦平日喜酒,他年轻时住在舅父杜祁公家中,每晚读书都要以酒相佐,量至一斗。杜祁公曾悄悄去看他读书,听见他读到张良使人袭击秦始皇与博浪沙时,可惜道:“惜乎,击之不中。”满饮一杯。接着又读到张良初遇刘邦于下邳,又感叹道:“君臣相遇,其难如此。”接着又饮一大杯。杜祁公大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以书佐酒,何等高雅!
no.4以月佐酒
月下饮酒作诗最有心得的要数李白了,他有一系列有关月亮和酒的诗歌。《自遣》:“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no.5美食佐酒
袁宏道在《觞政》中总结道:“下酒物色谓之饮储。一清品,如鲜蛤酒蟹之类。二异品,如熊白、西施乳之类。三腻品,如羔羊子鹅炙之类。四果品,如松子杏仁之类。五蔬品,如鲜笋旱韭之类。”
《东京梦华录》卷四记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虽一人独饮,碗遂亦用银盂之类。其果子菜蔬,无非精洁。若别要下酒,即使人外买软羊、龟背、大小骨、诸色包子、玉板鮓、生削巴子、瓜姜之类。”历史上晋人毕卓更是“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为后人所乐道。
no.6美色佐酒
在一千多年前,一些美女们就已经开始进行酒业促销、陪酒业务。宋代的大酒楼多以美色佐酒。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记官营酒楼用官妓陪客:“每库(酒楼)设官妓数十人……饮客登楼,则以名牌点唤侑樽,谓之‘点花牌’。”
私营酒家亦用私妓佐酒:“每处各有私名妓数十辈,皆时妆袨服,巧笑争妍。夏月茉莉盈头,春满绮陌,凭槛招邀,谓之‘卖客’。”
宋代官场失意的大词人柳永的大半生都是在“美色佐酒”中度过的。他曾写过《鹤冲天》一词,抒发自己的感慨:“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