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两个皇帝零距离(上)(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加我微信公众号“猎户星座”可以免费收到手机推送的历史故事哦。)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尼采

回看统万战役,拓跋焘赢得确实侥幸。有人也许会怀疑那个投降赫连昌的罪犯是拓跋焘故意派出的间谍,这一切都在拓跋焘算计之中。我看不像:

首先,如果这是北魏派出的间谍,长孙翰就不会劝拓跋焘避战,因为北魏骑兵必然已经做好准备,严阵以待了;

其次,从战役过程看,拓跋焘险些命丧阵中,说明此时北魏骑兵确实人困马乏,战力不足,否则第一次统万之战时拓跋焘赢得那么轻松,而第二次赫连昌在派出2万精骑南下长安的情况下,用3万步骑和拓跋焘几乎打个平手,其中的差异也许就是北魏确实断粮了;

最后,赫连昌又不是傻子,军事决策都是综合战场各方面情报所作出的判断,这个罪犯提供的信息应该也只是个佐证而已,赫连昌不可能把决策基于这个不知根知底的罪犯身上的,赫连昌应该从种种迹象和情报中了解到拓跋焘确实军中断粮,已是强弩之末了。

但战役的结果却是北魏军笑到最后,拓跋焘的临危不乱和逢敌亮剑的气质主宰了整个战役的走向。

2015年春节刚过,我正好去陕北靖边县出差,工作之余顺便实地游览了统万城的遗址。当年巍峨的统万城现在只留下几个夯土城墩子以及一段残破的南城墙,由于统万城用泥土和米浆夯筑而成,颜色发白,所以当地人叫这里“白城子”,由于陕北话白城子听起来像“白城则”,所以当地政府干脆命名统万城遗址旁边的村子为白城则村。

统万城建筑在陕西常见的一种地形--“塬”上,“塬”其实就是一个台地,台地往北是著名的毛乌素沙漠,台地南面是无定河上游的一个支流红柳河冲击出来的谷地,统万城的南城墙基本沿台地边沿建造,俯瞰着这一片谷地。

从军事角度讲,从南面进攻统万城或者通过控制水源来威胁守军都十分困难:红柳河是个天然护城河,而河流冲击出来的谷地是难以逾越的堑壕,城内因为紧邻河流,在城中开挖深井就可取水,进攻方也很难对河流动手脚,否则会被居高临下的守军射成筛子,而城堡在高高的台地上面,想引水灌城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进攻统万城只能选择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强攻,而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统万城西南城角堡垒的高度就超过了30米,而最不需要加强的南城墙遗址也高20米左右,可以想见西、北、东三个方向的城墙和堡垒只会更高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