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吹雪一共只说了四个字!
洪涛问他的来意时,他只说了两个字:“杀你!”
洪涛再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又说了两个字:“赵刚!”
洪涛问他:“阁下是赵刚的朋友?”
他只摇了摇头。
洪涛又问:“阁下为了个不认得的人就不远千里赶来杀我?”
他只点了点头。
他是来杀人的,不是来说话的。
洪涛脸色已变了,他已认出了这个人,也听说过这个人的剑法和脾气。
西门吹雪的脾气很怪,剑法也同样怪。
他决心要杀一个人时,就已替自己准备了两条路走,只有两条路:“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现在洪涛也已发现自己只剩下这两条路可走,他已别无选择的余地。
西风吹过长街,木叶萧萧落下。高墙内的庭园里,突然有一群昏鸦惊起,飞入了西天的晚霞里。
洪涛突然拔刀,闪电般攻出八刀。
赵刚就死在他这“玉连环”闪电八刀下的。
可惜他这“玉连环”也像世上所有其他的刀法一样,也有破绽。只有一点破绽。
所以西门吹雪只刺出了一剑,一剑就已刺穿了洪涛的咽喉。
剑拔出来的时候,剑上还带着血。
西门吹雪轻轻的吹了吹,鲜血就一连串从剑尖上滴落,恰巧正落在一片黄叶上。
黄叶再被西风舞起时,西门吹雪的人已消失在残霞外,消失在西风里……
2剑神武功
陆小凤拾起了一片,只看了两眼,掌心忽然冒出了冷汗。
柳青青立刻发觉了他异样的表情,立刻问道:「你在看什么?」
陆小凤指了指落叶的根蒂,道:「这不是被风吹落的。」
叶蒂上的切口平滑和整齐。
柳青青皱起了眉,道:「不是风,难道是剑锋。」
陆小凤道:「也不是剑锋,是剑气!」
柳青青的脸色变了,谁手上的剑能发出如此锋锐的剑气?
陆小凤又从草地上拾起了一根羽毛,也是被剑气摧落网。
林外有飞鸟,飞鸟可充饥。
可是天下又有几人能用剑气击落飞鸟?除了西门吹雪外还有谁?
柳青青已不再笑:「他还没有走?」
陆小凤苦笑道:「他一向是个不容易死心的人。」
柳青青垂下头,道:我知道他是个怎么样的人,我见过他。」
她忽又抬起头:「可是我们用不着怕他,以我们两个人之力,难道对付不了他一个?」
陆小凤摇摇头。
西门吹雪早已把全身心浸入了对剑道的追求,从他的一举一动,生活方式无处不透出对于至美的追求,剑,对他来说,已不是一种武器那么简单,在他来说,这是一种艺术;西门吹雪可以说是理想化的,是唯美的;假如剑道一途,果然有着所谓剑神;那么西门吹雪无疑是最接近神的人。
他所住的地方,只有鲜花,他所着的衣服,永远雪白。 他从不求人,也从不接受别人的请求,因为在强者的眼中,他只接受能力与他可以匹敌的人。
强者的眼中没有弱者,因为他们没有悲悯人的心情。因为他要做的事,没有做不到的,如果他做不到,别人更不可能做到。而他愿意做的事,不需要别人恳求,不愿意做的事,别人恳求也没有用。 他就是如此。
西门吹雪诚于人,故能赢得陆小凤这样千金难易的朋友和孙秀青那样一往情深的爱人,因为诚,故能做到无求无欲,问心无愧。无欲则刚,无愧则纯,是以达到人剑合一的剑道之颠峰。
友情与爱情看似一种羁绊,让有了情感的西门吹雪的剑招失去了往日的犀利,但也正是这种羁绊给了他必胜的信念与强大的求胜欲望,因为他知道无论如何,天涯尽头总有一个人、一种目光在注视着自己,让他知道西门吹雪不再是孤独的,即便只是为了那个等候的身影他也要好好地活着。
西门吹雪也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笑有义有情的人,也有人的各种情感,只不过他从来不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而已。
他可以单骑远赴千里之外,去和一个绝顶的高手,争生死于瞬息之间,只不过是为了要替一个他素不相识的人去复仇伸冤。
可是如果他认为这件事不值得去做,就算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朋友,陆小凤去求他,他也不去。
他甚至还有一点幽默感。有一次,他心里明明故意去替陆小凤做一件事,可是偏偏还要陆小凤先剃掉那两条不像胡子却像眉毛的胡子。总而言之,这个人是绝对令人无法揣度的。 [2]
他所住的地方是在塞北的一个叫“万梅山庄”的地方。
这就是他,西门吹雪,一个神一样的男人。
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他剑锋上的鲜血。
说他无情,并不是真的没有感情。他也曾娶妻生子。他不只会杀人,他甚至曾经救了一心想要杀他的人。他说这世上有许多感情远比仇恨更伟大。他极少笑,可是偶尔展露笑容,就如同春风吹过大地,连远山上亘古的冰雪也会融化。他一向独来独往,却也有朋友。他曾经奋不顾身为朋友挡住极厉害的仇人的追杀。他们的交情如同君子相交般平淡如水,平淡下却是两颗诚挚的心。说他无情,也许只不过是因为他从来不愿显露感情。因为他已决心将更多的生命专注于他所信仰的“道”,他的“道”,就是剑。
远山上冰雪般高傲的性格,冬夜里流星般闪亮的生命,天下无双的剑。
他的剑法只有一种——杀人的剑法。他轻轻吹了吹剑上的血,血珠轻轻地在空中划了道弧,落在地上,渗入泥土中,转眼只剩下淡淡的痕迹。剑依然如雪般闪亮,映出一张苍白落寞的脸。他的眼神说不出的疲倦说不出的寂寞。
与叶孤城一战,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一战。两人虽是对手,却同样是知己。同样绝世的剑法,同样孤高的性格,同样的寂寞。仇恨并不是他们全部的感情。仇恨中包含了了解与尊敬。而这仇恨本身也是先天的,被动的,无奈的。也许叶孤城恨的只是既然生了叶孤城,为什么还要生西门吹雪。也许西门吹雪恨的也是一样。这一战并没有失败者。若一定说有,那就是叶孤城败给了自己,败给了自己的名利之心。或者,是因为他已不忍寂寞。
西门吹雪了解叶孤城。所以当叶孤城本应有把握的一剑忽然出现偏差时他就明白了。“既然要死,为什么不死在西门吹雪剑下?能死在西门吹雪剑下,至少总比别的死法荣耀得多。”到最后,叶孤城是感激西门吹雪的,西门吹雪是尊敬叶孤城的。“我用那柄剑击败了叶孤城,普天之下还有谁能配让我再用那柄剑?”西门吹雪成全了叶孤城,叶孤城至少得到了他最后想要的最干净最荣耀的死法。可是西门吹雪自己呢?这种成全的代价,是以后永远独自品尝孤独的寂寞。
“西门吹雪至少有一点是别人学不像的。”
“他的剑?”
“不是他的剑。是他的寂寞。”
远山上冰雪般寒冷的寂寞,冬夜里流星般孤独的寂寞。
古龙说只有一个真正能体会到这种寂寞,而且甘愿忍受这种寂寞的人,才能达到西门吹雪已经达到的那种境界。
这也许也正是叶孤城与西门吹雪的差距吧。他已体会到寂寞,却终于不甘忍受。
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本就只有身在高处的人才能体会。西门吹雪就是那种“明知高寒,偏爱高寒境”的人吧。
有人说“假如人的品德能像雪那样洁白,而心地不像雪那样冰冷,该多好”。可是有些洁白,却正是用冰冷表现的。人们总是责怪雪的冰冷,雪不解释,他只用洁白答复一切。
如雪苍白的衣袂。
如雪苍白的剑锋。
如雪苍白的侧脸。
如雪苍白的寂寞。
这位一代剑神,乃万梅山庄庄主,而且更是个医药大行家。他总是穿一身白衣,脱俗出尘,气质胜仙,不但轻功卓绝,剑道更达至“无剑境界”的巅峰。这位剑神是一个寓言人物(allegorical figure),在中世纪时期,流行用人物来表现罪恶或优良品格,如七宗死罪(seven deadly sins)便是寓言人物。而西门吹雪他的人与剑已合二为一,他是“剑”的化身。古龙便是透过西门吹雪这个崇高(sublime) 人物表达他的艺术理想。当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油然而生敬慕之感,这类作品所创造的审美价值便是崇高。 古龙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崇拜的情感,描绘的是具有现实生活特征的崇高型的人物,成功令西门吹雪在读者心中产生崇高的美感。崇高型人物往往高出一般人很多,令人敬畏崇拜,更令人产生由崇敬仰慕而来的恐怖感和惊奇感,并激发起人自身的豪壮感情。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当人的“自我保存受到威胁就引起恐惧,恐惧就是崇高感的主要内容。” 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师康德亦认为在人心中先引起恐惧接著就会引起崇敬。西门吹雪总是给人望而生畏的感觉,他的名字已令人联想起一幅西门外,北风吹起漫天雪花的图画。他白衣如雪,他的心也冷如雪。他的人与剑都令人心寒,他与世人有很远的距离,却给人一种恐怖的美感。这里也表现了古龙对强者的崇拜,有评论家甚至认为古龙对强者的崇拜超过对于“善”的肯定。而且的确,古龙笔下的西门吹雪在江湖上是无人不惧的。在《剑神一笑》中,古龙便透过绝顶杀手绣花鞋听到西门吹雪的名字之后的反应,表现出西门吹雪的可怕:
她从未想到只凭一个人的名字也能让她这么害怕,她这一生中好像从来也没有怕过什么人。
甚至身为西门吹雪唯一知己的陆小凤,他在酒后亦在老实和尚面前承认只有在西门吹雪面前他从来不敢胡说八道,因为在世上只有西门能杀他,到他真正危险时也只有西门能救他。西门吹雪的剑使他与世隔绝, 令他全身全心更孤冷、更寂寞、更专注真诚,成为万人敬畏的一代剑神,同时也是“杀气”的典型化身。
“剑痴”
西门吹雪是剑的化身,是剑的拟人法。古龙赋以他剑痴的特性,使他成为一个寓言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中,蒲松龄是写“痴人”的高手,他的《聊斋志异》中便创作了不少花痴、书痴和情痴,如〈黄英〉中的花痴马子才、〈书痴〉郎玉柱和〈阿宝〉中的情痴孙子楚等。古龙亦承继了他的传统写了西门吹雪这个剑痴。西门吹雪以追求剑道最高境界为人生中最大、也是唯一的目标。他对剑的爱好达至痴迷的程度,只有性痴之人才会不顾一切做自己所好之事。如要在所追求的道上达到顶峰,就必须对追求的“道”有一种狂热的爱好,西门吹雪的“道”就是他的剑。
这些“痴人”在寻常世人眼中,他们行为乖僻,难以理解。他们对嗜好的执著,其实是一种纯粹无垢的高尚情操。蒲松龄对“痴”便有很精辟的解释: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所谓性痴其实是种“雅癖”,是天真无邪的嗜好,不存在半点利欲私心,是一种愚而不蠢、慧而不黠的气质。西门吹雪这种“痴人”显然是与世隔绝,他敢做世人之不敢为, 但不善世务。他保持著纯洁的心与世俗对抗,亦就是这份“痴”与陆小凤的“真”正好互相呼应,所以他们可成为莫逆之交。其实作者古龙也是甚为“性痴”的,他性情怪诞,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他对武侠小说的热爱与西门吹雪对剑的狂热同样炽烈。所以在古龙心目中,只有西门吹雪这种对剑执迷、不懂人情世故的“痴人”才有资格成为剑神。古龙就是这样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 把自己“狂痴”的精神注入西门吹雪的心中。
西门吹雪这名字已隐喻了他出尘脱俗、傲岸不群的冷峻性格。他把生命奉献给剑道, 他认为杀人乃最神圣的事, 所以每次在他杀人之前必会斋戒沐浴。在《金鹏王朝》里他把杀人说成是一种艺术:
这世上永远都有杀不尽的背信无义之人,当你一剑刺入他们的咽喉,眼看著血花在你剑下绽开,你若能看得见那一瞬间的灿烂辉煌,就会知道那种美是绝没有任何事能比得上的。
他虽然视杀人为他一生最重要和最禁忌的事,但他并不喜欢杀人,杀人并不能为他带来快乐。他杀人后总是轻轻吹去剑峰上的最后一滴血,那一刻有著无尽的寂寞和苍凉。他为剑而活,摒弃世俗之气,痴于武功而痴得清灵。他这份“痴”是深情执著,慧黠而过,基于“志凝”这种人格精神,他把握著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物所动,不容自己的进取,直到臻于完满的程度,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向理想前进的自觉。这种“自觉”便成为他达到至高至极的剑道境界的途径。他不时出手相助好友陆小凤,但其实帮忙只是一种形式,他只是干自己喜欢的事。陆小凤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称西门为“半疯半痴的神”。西门吹雪亦说他练的是杀人的剑法,在他剑下没有点到即止,只有你死我活。就是由于他的执著,虽然他所杀的大多是该死的恶人,但也有不少为了逞强而挑战他的人无辜死于他的剑下。像好胜的峨嵋少侠苏少英,西门吹雪明知他并非奸邪之徒, 但既然他要向自己挑战,西门便只有杀死他,因为西门是为剑而活的。所以就算他明知自己心中有牵挂,很大可能会死在叶孤城剑下,但他还是要与叶孤城决战。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剑神可以死,但不可以败。正如米艾斯(h. a. myers)所言悲剧英雄“宁愿死亡、宁愿作出任何牺牲亦要得到他心目中所追求的东西。”
正正是这种对“剑”的痴狂, 使西门吹雪在剑道上达到巅峰, 成为古龙武侠世界中最为尊贵的一代剑神。“剑”虽然令他在武功上成为无敌,但同时亦使他远离人世。其实这位剑神是经历过一段人世间的历练的,这个历练过程亦是古龙为了造就剑神的诞生而精心安排。(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