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通天霸天干西 ”查找最新章节!

洛城春晚。

垂杨乱掩红楼半。

小池轻浪纹如篆。

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

关山有限情无限。

待君重见寻芳伴。

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西都三月,客舍外,垂丝的杨枝杂乱无章地遮盖了华美楼房的一半,那小池中轻风吹起的波纹都成了条条花样图案。曾记得,夫妻二人,烛光下共读,梅花前欢会,多么浪漫!尤其那以歌劝酒,由饯而醉而别的热情还在心田。

她是一位聪明而文静的女子。我二人青梅竹马,情深谊笃。而今面对着的是离别之后风流云散的现实。纵然关隘山岭阻隔我俩的身子,但爱情则是无法隔断的。我们总有一天能度关山。等到你我重在“烛下花前”见面,踏青游赏美景再次结伴同行,不分别了。你要我说相思得如何?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望呀望呀,一直望到看不见我们昔日居住的西楼前,你那身轻如燕的倩影。

图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图片

【创作背景】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苏轼与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16岁的王弗结为伉俪。《一斛珠·洛城春晚》约作于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闰三月。苏轼自蜀赴京道关中,经洛阳时苏轼怀念妻子王弗所作。

图片

【整体赏析】

上片即景生情。写嘉佑元年春苏轼赴京(今河南开封市)应试,路宿洛阳城的景物与由此引发的情感。“洛城春晚”,点明写词的地点“洛城”、时间晚春,颇有“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烁梅花草棘间”(《梅花二首》)的暮春寒意。“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写眼前景物。“乱掩”二字绘形绘色,“如篆”二字恰切传神。仿佛苏轼心灵上蒙上了一层层不完美的阴影,似有“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清代洪异《长生殿》)的孤独味。“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触景生情,即由眼前的“红楼”引出了与远在千里关山外的贤妻别离前之幽情。当年夫妻二人可谓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刻骨铭心。上片五句27字,即景生情,体现了苏轼登高远眺、遥思爱妻的心态。

图片

下片写苏轼思绪绵绵,神态痴呆,由情入景,情景交融。“自惜”二字统帅下片,一气贯通。“自惜风流云雨散。”写苏轼特别珍惜昔日的风韵美好动人的幽情:“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她挑灯伴读,“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辄能记之”并提醒;苏轼“问其他书”,她“皆略知之”。“关山有限情无限。”写苏轼与王弗的贞情。“待君重见寻芳伴。”写苏轼的幻情。“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写苏轼的相思深情所照应的景。天各一方,心愿难圆,情丝绵绵。下片五句30字,由情融景,将苏轼与妻子那恩恩爱爱,一往情深,注入字里行间,令人回味。

全词由景到情再到景,情景交融,构成一种结构的回环美。苏轼与妻子的情爱可谓牵肠挂肚,催人泪下。在封建社会里,这种爱情殊属难能可贵。它反映了苏轼的一种美好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关系,在古代只是在官方社会以外才有。”苏轼的《一斛珠·洛城春晚》就提出了一个突破传统观念新的道德标准:他与妻子的爱是以“相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所以才“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

图片

往期精彩

301.《沁园春·恨》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

302.《汉宫春·立春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303.《满庭芳·小阁藏春》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304.《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305.《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306.《鹊桥仙·立春除夕》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307.《立春日感怀》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308.《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309.《行香子·树绕村庄》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310.《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311.《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14.《减字木兰花·乙亥上元》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315.《伤春怨·雨打江南树》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

316.《好事近·梦中作》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317.《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318.《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319.《春雨》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320.《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321.《好事近·春雨细如尘》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322.《水调歌头·游览》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323.《迷仙引·才过笄年》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324.《春光好·天初暖》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325.《秦楼月·浮云集》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326.《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327.《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