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育乾坤(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有些东西,是生来的天赋,是肉眼可见的差距,是一种悲喜交加的哀怨与狂喜.....

责子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若是能坦然接受孩子的普通和平庸倒也不会彼此遭罪,最怕便是彼此僵持还互相怨恨。

《责子》诗作于陶渊明四十多岁时,反映了诗人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诗人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天运苟如此,又何必抓持着不放,虽说陶渊明此话中颇有些无奈之情状,无为之风格,却不妨一想,放手与淡然何尝不是双方最好的一种解脱。

不止是你,教授也曾痛苦默认自身的平庸与无奈;

6岁会背整本《新华字典》的丁延庆,被称作“神童”,和妻子都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现在还是北大博士生导师和副教授,培养过不少精英人才。

图片

但唯独培养自己女儿,让他心力交瘁——

重庆大学博导张小强说自己堂堂指导过70个研究生的博导竟然教不好自己上补中的女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