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教育问题,他们说——他只是不认真不懂事而已。懂事,就得体验生活,于是带着孩子搬砖的,捡垃圾的,烧菜的父亲便层出不穷,,,,,,,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出自宋代张耒的《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这首诗的题目很长,原文是:“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写给他的两个儿子“秬”和“秸”看.卖饼之人,月落霜降,五更而出,单衣薄束出饼摊,此等劳动吃苦教育,倒是得到些时代的延承。
有时候,承认孩子的平庸着实很难,只是莫把此等怨恨留作一种戾气,爱之切之.....孩子,万种的可能性,是说不清的能量源,此消彼长,谁知会以何种方式惊艳全球呢?
金泽心相研究,再谈什么是智慧
图片
昨天两个朋友过来金泽工作室喝茶,就聊到了智慧。其中一个朋友说读了金泽上一篇文章《什么是智慧》后,模模糊糊有了一些认知,但还是若有若无的,找不到一个根本。金泽回答到,那就对了。《道德经 二十一章》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老子说,很小的很细微的表现也是天地智慧(道)的发挥。天地智慧(道)如果要表现为物的话,就是模模糊糊,若有若无的状态。若有若无这里边就有了相。模模糊糊这里边就有了东西。这幽暗深邃当中,确实存在了精华实质。这个精华实质,确实真实存在。从古到今,天地都不改他的名相,所以能观察到事物刚初始的真正原因。为什么能找到万事万物的起因呢?就是因为有这个天地智慧(道)的存在。什么意思呢?金泽解释说,中国人的语言是模糊表达语言,也就是说表达“有”或表达“无”,大家都能听懂在说什么。比如说,6月16日中国国足大胜叙利亚,这是说中国队赢了叙利亚。可也有报道说,中国队3—1大败叙利亚,一雪前耻。无论说“大胜”,还是“大败”,中国人都会明白一个事实:中国队赢了!这就是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很小的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被认为是有原因推动力的。所以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我们想表达一个事物,总是说说左边,说说右边,说说上边,说说下边。所以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什么是恍惚?恍是从黑暗进入光明的刹那,惚是从光明进入黑暗的瞬间。也就是说从空到有的瞬间是恍,从有复归于空的刹那叫惚。恍惚就是空有之间存在的状态,金泽说道就是这个状态。一阴一阳之谓道,完全真实和完全虚妄都不是道的状态。所以在这有无之间,有物、有象、有精。而且依次可以观察到,从无到有的起因,或从有到无的必然条件。这才是天地智慧的精微所在。
图片
由此可见,智慧也是这惟恍惟惚的状态,是研究万事万物起因条件的道具。只有智慧可以出有入无,起死回生。智慧可以转变万事万物的状态。那什么是智?什么是慧呢?智是有,慧为无,智可以学而得,慧不悟不生。智是小我之念,慧是大我之心。智如远航之巨轮,慧如广袤之大海。智如明灯,慧如太阳。智存有,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微。慧存无,越来越少,越来越空无。智可教条而成规矩,因守戒而成功德。慧因清除涤荡而彰显,因恍然之悟而作用。小人因我而生智,故小人智过君子。君子因天地高远而生慧,故君子大智若愚。或曰无中生有为智,化有入空为慧。比如穷人想改变贫穷状况而努力创富,这种力量需要靠智。而身体得了重大疾病,需要化疾病灾害险难入于空无状态,这个力量需要靠慧。万事拿得起需要靠智,但放得下一定靠慧。智与慧虽一阴一阳,一有一空,但智与慧不可独大。智大而慧浅者,虽精明但不得长久。慧大而智浅者,迂腐难化,冥顽不灵,愚昧不通之气也。智者表现偏于聪明,在于博闻强记,在于敏于行。慧者表现偏于谋略韬略,深思熟虑,长于变通之术,长于讷于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此谓之为智;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此谓之为慧。故智者偏于机敏,而慧者偏于愚钝。人不可以智多慧少,让人觉得贼眉鼠眼。更不可慧多智少,让人感觉呆若木鸡。最好的状态就是中庸之道:不可太聪明,也不可太愚蠢。不可不聪明,也不可以不愚蠢。该聪明时一定要聪明,不该聪明时一定会表达愚蠢。聪明是生长力,愚蠢是保护力。不能只生长不保护,更不能只保护不生长。所以智以无中生有的生长,慧以戡乱化忧的护佑,此谓之智慧之理也。恍兮惚兮,其中有智。惚兮恍兮,其中有慧。窈兮冥兮,其中有真知也。所以智教人从无到有,由贫致富 。而慧教人从纷乱到稳定,从短暂到长久。所以万物天地只有智慧才可以从小到大,从纷乱复杂到长治久安的状态。
《说文解字》智:从白从亏从知。这就是说在空白的地方找到所需要的力量。在亏欠之处生起补足之能,并且恍兮惚兮的明白(认知)起因结果,这种状态概念叫智。而《说文解字》慧,从彗从心。彗者, 扫帚也。由此可知慧乃扫除内心也。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急中能生智”。为什么“静定能生慧”?急中必然亏欠不足所以生智。静因心除躁,无躁则定境,自然生慧。所以金泽说,智慧者,生死之事也,智以生而慧以死。人每天都有生死之事,只是需要什么生,什么死而已。没钱则钱可以生,然钱生则内病外灾则顺生也。故必然要生慧以化空病灾之害为吉祥也。所以说人的身体生命是很智慧的,身体非常知道什么需要生长,什么需要消除。而身体智慧失衡了以后,就会各种紊乱,该生的不生,该消除的不能消除。比如糖尿病,细胞需要得到的营养却得不到,而身体血液中多余的糖分却不能消除,所以智慧失衡,危及生命。高血压、高血脂、血液病、心脑血管意外、癌症等等,哪个不是身体失去智慧而无法圆满运行的结局呢?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对身体养生而言,就是养身体的智慧,让身体尽量在自己的智慧状态下自主运行,才是最好的养生。然而当今流行的养生观,却是不按身体智慧要求去变化,去疏导而养生。而是偏激的认为自己缺什么就补什么,吃各种补药,殊不知这其中很多是不合乎身体智慧之举也!所以养生不智慧,那就是催命之符,追魂夺命之根也。那什么是身体的智慧呢?《道德经第十章》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金泽解释说:形体和精神合一,却也有分离状态。身体养生最智慧的模式就是让气息合一,如同婴儿刚出生一般。而清除洗涤的慧力,也有遗漏的地方。所以爱民治国,爱身体调理性命,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过多的横加干预。只有这样,身体智慧的天门,才能生起足够力量。这时才明白智慧无处不在(明白四达),可以驾驭于无知之上。所以生却不拥有,成就却不依赖,主控却不宰割分享,这才是大智慧(玄德)。所以对待养生,我们要做到就是生之畜之(创造他养育他),生而不有(不拥有身体,才会珍惜照顾身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才是真正的养生,才是大智慧的人生。
图片
话归正题,什么是智慧?智者为阳,是生长、高大、荣耀、富贵、喜悦、幸福等等。慧者为阴,是清除衰退、弱小、晦涩、贫瘠、悲愤、不安也。拿得起是智,放得下乃慧。智慧者,道之异名,天地之同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智慧者不能须臾脱也。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智者知先,慧者明后,智慧知所先后,所以近道也。智慧通达天地人三界,通达精气神精微。所有世间成就必因智慧而得,所有灾害亦必因失去智慧而生。乱因障起,治因明生。智慧就是呼吸之间的协调,动静之间的安顿,生死之间的承续也。智慧如海,非片言只语可以说尽,恍兮惚兮,智慧全在生命感悟之间,看官当觉悟方知也!
图片
~金泽心相天下,大道化育乾坤~(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