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a1095

【……1258年,宪宗征蜀,耶律铸奉诏率领侍卫从征,屡出奇计,攻克城邑。1259年,宪宗死于合州,阿里不哥据漠北与忽必烈争夺汗位,他不顾妻、子在漠北,毅然归向忽必烈。中统二年六月,忽必烈拜他为中书左丞相。这年冬天,扈从忽必烈自上都北征,败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其诗《雪岭》记此役:“折扬霆雷决雌雄,霆激狂峰电埽空,如席片飞何处雪,扑林声振海天风。”……】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耶律楚材死后,是次子耶律铸继承了家业,并且一直干得相当不错,其中虽然小有波折,但是却一直青云直上,而且耶律铸的眼光也不错,两次下注都买对了胜盘,一心一意的跟着忽必烈帝,终于算是一路胜局!

……至元元年耶律铸任中书左丞相;

……至元二年八月,罢中书左丞相

……至元四年三月,复为中书左丞相

……六月,改任平章政事

……五年,又复为中书左丞相

……七年,再罢职

……十年,起任为平章军国重事

……十三年,受命监修国史。“朝廷有大事,必咨访焉”。

……十九年在阿合马被杀以后,再复为中书左丞相

如此官场起伏,作为先朝旧臣,耶律铸在忽必烈即位后屡罢屡起,是当时政局多变在他身上的一种反映,不过耶律铸虽然继承其父“以儒治国”的家教,倾向推行汉法,但是他与汉法派主流人物似乎只有同盟的关系,即使在台上他也位高而权不重,这又与他不在意于积极用世有关,他后来宁可醉酒赋诗以自娱自得,不过对于对于阿合马之流,他是执意反对的。其《杂咏》一诗表示:“我虽不解事,知时莫如我,须为扇仁风,吹灭权门火。”

到了至元二十年十月,因“坐不纳职印、妄奏东平人民聚谋为逆、间谍幕僚、及党罪囚阿里沙”,耶律铸终于彻底罢职,两年后也就是至元二十二年卒,有子11人。

至顺元年,封懿宁王,谥文忠……

为官如他,虽不能说是无憾,但是终究是收住了楚材公的一世英名!

…………………………………………

………………………………

…………………

如果是这样的话,情况可有些复杂了啊……

缓缓的摸摸鼻子,张煌不是轻狂之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非常善于纳谏的主君,相应的自己的脑子也挺好用的,至少张煌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他可不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好笑的地方,反而变得忧心忡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