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房地产(1 / 2)

午后的大街行人很少,明晃晃的阳光太热情,大家都躲在家里消暑。车窗外偶尔掠过树荫下卖瓜的摊子,红瓤的西瓜一块块切着摆在显眼的位置招揽顾客,这时候买的人少,摊主也没心情大声吆喝,拿个板凳做着脑袋鸡啄米般一下一下打起了瞌睡。

大山怔怔望着车窗外的风景,明明看进眼里,却又仿佛视而不见。想到张凤桐的建议,脑子仍然有点乱。

“祥子,先不忙回家,你从这条路拐过去——对,再从前面的十字路口左拐,咱们顺着二环和三环转转。”他对田志祥交代,“开慢点。”

车里开了空调,气温比外边要舒服的多,但,为了看的更清楚些,大山摇下车窗。

空气中没有风,田志祥放缓车速后,外面闷热的气温立刻袭卷而来。大山仔细打量两边的楼盘。

大多数是老楼,时不时要经过一片平房区的民宅,为了尽可能多的宕宽居住面积,或者是家里儿女长大了结婚嫁娶用,或者想租给来京工作的人换些费用贴补生活,很多人在房前屋后、院子里、厢屋的房顶上动脑筋,建起一个个鸽子笼一样的小房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邻近一些新起的高层建筑,相互映衬下,实在不是很谐调。也有正在建设中的建筑工地,许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在外面劳作的人不多,但半成品的胚房窗口时不时晃过工人的身影……

大山总体印象是:新起的用于居住的楼盘少,而且夹杂并散落在旧居中,没有连成片不说,规格模式高度等各有特色,整体谐调感差,没有考虑到周边环境等相关因素。与他在国外所见所闻高下立见,就像张凤桐说的:缺乏规划。

大山向后靠到椅背上,抹了把额头,“回家!”

田志祥不解的从后视镜打量他一眼,暑气仍然从车窗外不断袭来,冲淡空调制造出的有限的凉气。他嘴唇动了动,想要提醒是不是要摇上车窗?但大山眉头微锁,正在思考问题的模样。

田志祥摇摇头,方向盘一打,提高车速抄近路往家赶。

周日大家休息,前院的客厅里聚了一群人。

杨烨、唐春燕等人都在,还有一些素日往来比较多的熟面孔。

宽敞的客厅安装空调后,这样的天气屋子里一样舒适的很。空气中飘着咖啡的香气,一些果碟、点心盘放在茶几上,几个人正低声说笑,姜红叶和董洁坐陪。

董洁虽然不是多么擅长交际的性子,但她好客,且与人为善,另外姜红叶在京城的女人圈里也算是名人,服装和打扮是不需要为生活操心的女人极关注的问题,李阿姨又时常煲一些美容养颜的养生汤,家里的小型聚会因此常年不断。

常来常往的都是一些老朋友,新朋友也是她们陆续介绍过来的。董洁不必一定陪在一边,很多时候只管提供一个场地就好。

她曾经跟大山开玩笑道:干脆在前院开一个咖啡馆算了,客源一定不用愁,这块一年下来说不定会有大笔赢利呢。

玩笑归玩笑,董洁却没有不耐烦的意思。她把客厅收拾的更适合休闲聊天,酒柜前弄了个完整的小型吧台,调酒、磨咖啡、展示茶艺等,给来这裏的客人提供更多一些打发时间的方法。赶上饭点,她们也会留在这裏吃些东西,完全免费。

钱不钱的大山不在乎,这种聚会,到底能给董洁枯燥的居家生活带来些许快乐。而实际上,也无所谓赔钱与否,这些人都是公司品牌的忠实拥护者,她们的服装大多是订制,由董洁或者公司的设计师量身打造、然后交由成衣制做班底完成。她们时常送来各种各样的礼物,本身又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交游广阔,间接带来不少客户。

天气十分炎热,到家下车之后短短几步路大山已经出了一身汗。

他跟厅里的人一一打过招呼。这种女人间的聚会,他参与的时候不多。董洁低声跟旁边的人说一声,跟了出来。

兄妹俩一起回后院。“小洁,今天中午没睡会儿?”

董洁摇头道:“不困。小峰和璐璐睡了有一个小时啦,这会儿还没醒呢。”

“在我们屋里?”

“没有,咱们屋里没空调,嫌热,在客房。”

去年大山请人过来安装了多台空调,董洁吹空调老觉得胸口憋闷,时间长了还会头晕,他们的卧室因此没有装。天气实在热、风扇也不管用的时候,就在屋里放大块的冰来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