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日美开战(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584 字 2个月前

野村·赫尔谈判即将破产,在这种背景下,1941年9月6日,日本大本营举行御前会议,会议上作出决定,如果日美谈判不能获得成功,日本就对美国开战。

为此,第三次近衞内阁做好了一切应变的准备,只是近衞本人不愿意承担开战的责任,并提出了辞职。

10月中旬,经过一番幕后运作之后,东条英机内阁成立。

曾经担任过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英机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狂人,他一力主张日美开战,并表示“人生一世,下这么一次置生死于度外的决心是必要的”然而美国早就破译了日本政府给驻美使馆的密电,对于日本的动向了如指掌,为了进一步逼迫日本挑起战争。

11月26日,美方正式提出《赫尔备忘录》否认满洲国和汪兆铭伪政权,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对日本施压。

至此,日美谈判事实上已经宣告破裂,只是日本妄图以谈判来掩饰其即将发动的突然袭击。

与美国开战,日本的底气自然是依仗着他所谓世界第三的海军,不过与之美国来说,日军海军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单舰质量上都处于下风。

如何赢得对美海军的胜利,是自从日本海军1907年在《明治四十年国防方针》确定美国为头号敌人之后日本海军的最大课题。

日本海军依照1904~1905年日俄之间海战的经验教训,以及马汉《海权论》的部分论述,总结出一套“攻势防御、渐减邀击”的作战方针。

所谓“攻势防御”就是要在开战之初占领美国在亚洲的主要军事基地,并同时强化日本在中太平洋岛屿上的防御工事,等待从本土西海岸赶来的美国舰队主力发起进攻。

所谓“渐减邀击”就是要利用海基、陆基航空兵及远洋潜艇、高速驱逐舰和大型巡洋舰等新式武器,在美国舰队西进的过程中发动不间断的遭遇战,使本来占有数量优势的美国海军消减到与日本海军主力大致相当的水平,以便最后在日本选定的战场上决战。

但这是一个近乎荒诞的理想化的方案,大海是如此广阔,美国人为什么非要依照日本规划的行军线路进军,从而将自己的舰队置于日军游击部队的层层阻击之下。

而且即便美国海军沿着日军规划的行军线路行军,日本人又怎么保证己方的游击阻拦部队一定能达到“渐减”的效果。

更不要说美国人会不会采用多批次,小型舰队出击的战法。

也不要说,美国人会不会如法炮制对日本海军也来所谓的渐减。

正是因为渐减战法的不确定性太太,因此,时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山本五十六便决定对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大本营珍珠港进行偷袭,以实现所谓的“一击媾和”的设想。

要实现偷袭珍珠港,在最短时间内打垮美国太平洋舰队,笨重迟缓的战列舰显然不是最好的工具,因此,身为一名精于计算的赌徒的山本五十六便把目光投向了海上航空兵。

山本五十六决定出动两个航空战队4艘大型航母及若干潜艇,千里奔袭珍珠港,力求歼灭在泊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并摧毁珍珠港的港务设施,使得美军在短时间内不能修复和利用,借此拖延美国反攻的速度,以保证日本按时建立自给自足的“大东亚共荣圈”1941年4月,时任第十一航空舰队参谋长的大西泷治少将与联合舰队先任参谋黑岛龟人中佐拟定完成对夏威夷的作战计划。

1941年9月11日~20日,在东京目黑的日本海军大学举行了夏威夷作战特别兵棋推演,山本五十六亲自执掌“红军(注:日军)”对“青军(注:美军)”的进攻,推演结果表明,虽然机动舰队最后全军覆没,但美军太平洋舰队也将不复存在。

虽然对战斗的结果不少日本海军高级军官都表示质疑,但山本却强硬推进该计划的执行,恰逢此时,日军航母翔鹤、瑞鹤两舰入役,日本海军内部反对山本计划的声浪随之消失。

日军大本营随即据此下达了12月8日开战的决定。

军部作出12月8日开战是考虑到7日夜间是下弦月,7日、8日又是夏威夷时间的周末和周日,便于日军偷袭,一旦错过这个日子,不久太平洋上的季风气候将导致日军预定通过的北部海域难以航行。

而且日本的石油储备不足两年,战事已经无法拖延下去。

日本军部此举看似颇有韬略,然而也是孤注一掷。

日本上层人物明白,即便战事顺利,日本也无法登陆美国本土迫使美国投降,唯一的结果就是体面的议和,以此保证在中国的侵略果实,至于战事如果不利,那么整个神国也没有必要存在了11月26日,以六艘主力航母为核心的日军机动舰队秘密从南千岛的单冠湾出发,浩浩荡荡开赴不可预测的未来。

次日,美国根据其收集的相关情报及当前形势分析,作出日美开战在即的判断。

美国军方随即向有关方面发出“战争警报”指出日本极有可能在近日对菲律宾、泰国、马来亚、婆罗洲等地发动进攻,但上述地区中并不包括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