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滇西战役(十)(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607 字 4个月前

1943年3月27日,松山佑三中将抵达中缅边境的瑞丽,正式接过下村茂少将的指挥权,统一指挥第五十六师团及第十八师团一部。

此时,第五十六师团已经全部开到龙陵附近,只是西北军已经截断了龙陵通往腾冲的道路,日军只能在固守龙陵的同时向西北军已经占据的外围阵地实施大规模的反击。

然而对日军不利的,龙陵前线的西北航空兵依旧十分活跃,日军的进攻要顶着“铁鹰”投掷的重磅炸弹及“猴面鹰”携带的25kg轻型炸弹进行,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在受到大量杀伤后,被迫再度转攻为守。

3月28日,在延期2天后,怒江简易桥通车,以炮弹为主的大宗补给物资及相当一部分重型武器迅速通过怒江简易桥抵达前线。

当晚,凭借着倍增的火力,西北军第二三二师第二团3营攻克腾冲城外要点来凤山,总兵力只余2000余人的日军只能退守腾冲城区固守。

腾冲城是滇西要津,城墙全系青石垒砌,极其坚固,足以抵御75mm口径炮弹的射击。

日军在占领腾冲后更大肆建设堡垒及强化城市防御工事,因此,一早就号称:“固若金汤”等到西北军反攻松山,第五十六师团第一批援兵抵达后,日军又对腾冲城防做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增筑,真要用常规方法进攻的话,中国军人必将付出极大的代价。

好在,西北空军还有“铁鹰”近程俯冲轰炸机。

这种源自德国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的西北版本号称可以将炸弹直接投入篮筐,其精准程度就连美军联络团也表示震惊,而500公斤航弹的威力远超西北军装备的280mm攻城臼炮及210mm列车炮,因此,日军在中国屡屡得手的负隅顽抗此刻就变成了自取灭亡。

3月29日上午9时起至当日中午11时40分,西北航空兵分三波共投下30余枚重磅炸弹,彻底夷平了腾冲城外东方医院、云南第一殖边督办衙门、电信局、海关税务司、英国领事馆、瑞典福音堂等坚固的中西式建筑,并把日军设立在南城外商端口的街堡一扫而光。

随后,第二三二师开始肃清城外残敌。

“小心!”

中士班长谢国治一把拉住正往前冲的一等兵唐少白,几乎同时,一发流弹掠过唐少白的身边,打在一旁的残垣断壁上,溅起一撮石沫。

“趴下!”

“那边!”

身后的二等兵邓鹏手指不远处尚未在轰炸中垮塌的楼房喊道。

“上面有鬼子!”

班里的机关枪随即对准了楼房一阵扫射,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却没有听到任何的动静。

谢国治拍了拍唐少白,唐少白会意的和另一名士兵从瓦砾堆里爬了起来,弯着腰,小心翼翼的向楼房摸去,班内的2个机关枪组紧张的注视着他们的行动及楼房处可能出现的反应,随时随地准备提供火力掩护。

这是一座二层的沿街楼房,看上去是一个商号,没有烧尽的招牌斜斜的挂在墙角一隅,随风拍动着,啪啦啪啦的声音与不远处时不时响起的枪声爆炸声应和在一起,形成一种诡秘的气场,仿佛一切都静止了一般。

顶着钢盔的唐少白慢慢的挪动到敞开的店门口,探头往内一看,没有人,再看一次,找到了楼梯的位置,于是衝着同伴点点头,两人一前一后的冲了店内,在楼梯口停了下来。

唐少白掏出一枚手榴弹,截短了引信,然后用力往上层一丢,爆炸声骤然响起,气浪推动着室内的灰尘向外膨胀,几块地板也被炸得稀烂。

两名西北军士兵不待灰尘落地,旋风般冲了上去,只见二楼上倒着一名日军士兵,身上不但有机关枪弹射入的弹孔,更插满了手榴弹爆炸的碎片,却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唐少白松了一口气,刚想转身到窗户口跟谢国治他们打个招呼,突然一声枪响,他猛然回头,就看见一名日军士兵举着刺刀撞烂了木质墙壁从邻间扑了过来,而刚刚还并肩而立的战友已经捂着肚子萎顿在地。

唐少白来不及后怕,下意识的就将已经垂下的步枪抡了起来狠狠砸向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