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强硬(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597 字 4个月前

1943年12月1日,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对外宣布英国政府将向贵阳国民政府提供1500万英镑的财政贷款,以平准法币币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西北单方面宣布废除中英间两个拉萨条约的还击。

然而英国人的做法不但没有解决与西北的冒犯,反而引发了西北进一步的反弹。

12月2日上午十时正,西北国防政府外交委员会委员长陈友仁召见英国驻兰州总领事奥格登,向其宣布西北不承认英国与国民政府就江心坡问题达成的所谓“1941年线”并宣布依照年初中英达成的《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之条约与换文》收回永租给英缅政府的勐卯三角区及南坎地区。

对于西北方面绝不接受英方与贵阳达成的“1941年线”,却依照英方与贵阳达成的《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之条约与换文》收回永租给英缅政府的勐卯三角区及南坎地区的举动,英国方面表示万分不满。

伦敦随后通知华盛顿:“中国某个地方政府正在有条不紊的撕毁中英之前达成的各项条约,这是违背国际法的行为,华盛顿不应该纵容事态的发展,使得我们的联盟处在危险的环境中。”

美国方面很快把英国的态度反馈给西北方面,对此西北国防政府外交委员会严肃表态道:“不平等条约是殖民主义的残余,是亚太各民族独立自主的障碍,英国坚持不平等条约的态度甚至不如日本军国主义者提出的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主张,是逆历史潮流的,将会被民族主义、共产主义分子所利用。”

由于美国政府希望西北方面尽可能的牵制在华日军以减轻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威胁,同时也由于美英在战后殖民地问题上的一贯冲突,因此,美国方面在得到西北国防政府的回应后并未依照英国政府的态度削减对西北的军事援助。

感到极端不满的英国政府便授意英印方面制造障碍,限制军援物资通过驼峰航线进入中国。

不过驼峰航线并非是有着完整军工生产能力的西北方面的生命线,恰恰相反,驼峰航线一旦停摆,感到致命危机的只可能是受到英国政府力挺的蒋系国民政府。

因此,时间仅仅过去一周,英印方面的迟滞行动就因为美国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反对而宣告破产。

一计不成,英方再生一计。

是年12月17日,英国驻美大使代表英国政府向华盛顿提出:“在未来的四强国首脑会议中,王国政府坚持认为,首相只能与中国政府的合法首脑会面,任何中国地方政权或副首脑都不能代表中国与会。”

英国排除戴季良参加四强首脑会议的决定传到兰州,西北国防政府立刻向美国驻西北的军事代表团表示:“西北国防政府不承认非法的《西拉姆条约》和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一旦条件许可,中国军队将向藏南之固有国土进军。”

这个决定传回英国,英方当即决定:“彻底中断中印公路之建设许可。”

眼见得西北方面与英国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西北国防政府内部有些人坐不住了。

12月20日,阎锡山来到戴季良的办公室。

“主席,关于内政委员会与军委会联合举办政务培训班和警务培训班,我个人有些建议。”

阎锡山拿出一个不错的话题作为开头。

“从国际形势来看,日寇的实力已经逐渐趋减,盟军大规模反攻就在眼前,我想国内的反攻也会很快跟上,这就造成对地方干部的数量上的缺乏。”

阎锡山侃侃而谈道。

“如何解决地方干部问题,不能单靠日后裁减下来的军队干部转业,有必要现在就把问题抓起来。我最近翻了一些文件,发现主席当初搞得影子部队,我看完全可以在政务方面进行仿效,一岗多人,等到光复后直接安排到所需的地方,也不会急促无章。”

晋系在军委会有副主席黄国梁,在军史馆里也有一两个研究员,因此,了解一些非关键的解密信息并非不可能,所以,戴季良对此没有多想什么,反而对阎锡山的提议表示兴趣:“百川兄的建议不错,不过公务员队伍扩大,财力上能否支持。”

现在西北票的通货膨胀率虽然不如法币那么高,但就对比战前来说也是惊人的(以1938年的物价指数为100,则1943年12月的物价指数为1420)因此,要短时间扩大公务员队伍编制,戴季良的确是有些担心的。

“即便公务员规模扩大一倍,相比军费和教育费来说也还是小数目。”

虽然西北国防政府财政委员会掌握在副委员长司马的手中,但财委会的委员长毕竟是东北军系统的刘尚清,阎锡山通过他弄一点大致的开支数字还是做得到的。

“实在不行,各级办公厅削减一下支出,多多少少能解决一点问题。”

“这倒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