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表态(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23 字 4个月前

天上掉馅饼的陈兰亭迷迷糊糊的带着第廿一军前往徐海就任省主席一职了,可是他这么一走却把继任第十五军团军团长的郭昌明及同为新黔军大佬的第十四军团军团长唐式遵害苦了。

脱离蒋系控制后的新黔军各部最终编制为2个军团4个军7个师,总兵力约为3.6万人,平均每师不足5000,是西北体系下单个师兵力最少的部队。

而为了坐稳省主席的宝座、同时也是为了能有效的防御周遭日军可能的进攻,陈兰亭与兰州方面心照不宣的达成了默契,于是以充实第廿一军的名义对新黔军实施了调整。

结果第廿一军充实为每师9000人、全军20000人,这样一来,剩下的新黔军2个军团3个军5个师拢总只剩下1.6万人,平均每个师还不足3000人,成为了西北系统内彻彻底底的笑话。

既然是笑话,西北国防政府自然毫不客气的动起手来。

1943年12月23日,西北军政委员会下令撤销第十四军团、第十五军团、第廿五军、第四十七军、新编第三军、第一零四师、第一四六师、第一四八师、第一六四师、第一七八师等新黔军各部番号,新黔军各级官兵就地解除武装准备复员。

随后西北军政委员会又下令将第廿五军番号授予晋军预备第二军,第四十七军番号授予东北军预备第十六军,第一零四师番号授予晋军预备第卅一师,第一四六师、第一四八师番号授予第十九集团军孙连仲部预备第廿一师、预备第廿二师,第一六四师番号授予川军预备第1师,第一七八师番号授予第八军团曹福林部预备第三师。

各派都从新黔军的解体中获得了利益,自然乐得闷声发大财,但西北军委会的决议却在新黔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自唐式遵、郭昌明以下各级将校都怒不可遏决议拒不接受西北的乱命。

不过新黔军并不是铁板一块,第廿五军军长蒋在珍、新编第三军军长侯之坦等都是老黔军的出身,与刘湘旧部唐式遵等人本来就有矛盾,所以在西北的分化下最终选择接受免职命令,听候西北重新安排。

而部署在新黔军周围的西北军、晋军、鲁军各部也在西北的严令下进入战斗状态准备武力解决第十四、十五军团各部。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唐式遵等人坐困围城,最后只好请主动加入西北并得到重用的老朋友、老同僚潘文华等人进行调解,这才得以用主动解除武装的手段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解除了新黔军的武装后,为了明确区别服从与抗命之间的待遇差,1944年1月4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任命蒋在珍为兰州衞戍司令、侯之坦为第二零九师师长,而郭昌明、唐式遵、范绍增、张邦初、陈万仞等只落得一个军委会委员、参谋本部参事厅高参的虚衔。

至于公然号召部下武力抗拒的第四十七军军长罗泽洲,则从敌占区走私烟土的罪名实施逮捕,并被山西军事法庭判处十年徒刑。

所谓按下葫芦起了瓢,山西这边刚刚搞定了新黔军,西藏那边就又出了问题。

英国人不甘心丧送在西藏的特权,因此,在无法使用武力直接威迫西北就范的前提下,动用潜伏在西藏的各路间谍扰乱西藏,市面并勾结噶厦中亲英分子准备制造混乱局面。

面对一度十分紧张的西藏局势,根据兰州方面的指示,西藏边防军参谋长段云峰段伟霄中将第一时间控制并解除了藏军各代本的武装,并着手开始甄别清理藏军中高层干部。

同时,西藏边防军开始封锁印藏边境,排查来往商旅,抓捕英国间谍。

1944年1月18日,奉兰州指令,西康边防军开始向昌都一线增兵。

第二天,青海边防军也向玉树地区增调了2个独立骑兵团。

1月23日,有枪杠子撑腰的西北驻藏代表张克侠下令武力包围布达拉宫。

三天后,张克侠又强行将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身边的经师、侍从等全部撤换,并公开向拉萨上层宣称:“达赖坐床,未经金瓶掣签,正当性和权威性存疑,当由蒙藏委员会补办相关仪式。”

张克侠的蛮横举动,令衞藏各阶层一片哗然,僧俗各方势力相互串联,拉萨局面大有一触即发的可能。

面对严峻的局面,西藏边防军参谋长段云峰中将于1月24日宣布在拉萨实施戒严,面对大街小巷荷枪实弹的西北军官兵,被解除了藏军武装的噶厦束手无措,只能坐困围城。

只是西藏上层人士对西北的恶感并未削减,为了尽快稳定衞藏局面,因此,在宣布拉萨戒严后的第三天,张克侠莅临噶厦發表名为《西北对衞藏政策》的演说。

演说中张克侠依照西北国防政府的要求,强硬的向在座的噶伦、三大寺堪布和贵族代表宣布镇压叛乱的五项规定,其中包括掳夺叛国者全部财产、解放叛国者名下朗生(即奴隶)、分配叛国者庄园和牛马给农奴等令西藏僧俗贵裔们胆战心惊的内容。

西北国防政府的态度是严厉而又明确的,与会的衞藏权贵们显然是又气又急,但由于共产党长征入藏时解放奴隶的政策曾给西藏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带来过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