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艰难(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604 字 3个月前

如果说白崇禧、余汉谋等桂粤军将领还有底气跟兰州讨价还价的话,困顿在湘南的薛岳就日子难过的多了。

衡阳战罢,四战区虽然还辖有陈大庆第十九集团军、李仙洲第廿八集团军、王仲廉第卅三集团军及侯镜如第九十二军、刘嘉树第八十八军、陈公侠第六十四军、欧震第四军、黄涛第六十二军等部10余万人。

但各军俱都残破不堪、械弹两缺、急需整补,然而西北突然出兵湘黔桂,不但打破了四战区依靠贵阳政府之力补充的既定规划,更导致四战区陷入日军及宣布亲附西北的粤军、湘军的合围之中。

虽然还从所控制的郴县、桂阳、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永兴等湘南各县获得一部分的粮饷,但根本不足以让数万蒋军官兵维持下去。

薛岳当然也可以引兵东进,至少刘峙就曾多次致电薛岳,要他率部与己汇合,夹击李宗仁所辖之“叛军”但薛岳一方面不愿意在国难当头之际同室操戈,另一方面也不想离开湘南的根本之地,到赣南去当刘峙的副手。

在左右为难之时,兰州的来电又火上浇油。

国防政府军委会许诺只要薛岳率部易帜,薛岳本人可以升任参谋本部排位第三的副总参谋长,而其麾下的蒋军各部在经过点检之后,可以充实调整为1个军团2个军4个师6.5万人的规模,自此粮饷枪弹都由兰州包了。

对于这样的条件,黄埔出身的陈大庆、李仙洲、王仲廉、刘嘉树、侯镜如、顾锡九、石觉、赖汝雄等一线主官坚决不同意。

而由汤恩伯引入蒋系的第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和陕西华阴人,由现在西北隐居的于右任介绍进入黄埔一期就读的第廿九军军长马励武。

虽然有些犹豫,但在周遭都是蒋军骨干的情况下,也不赞成投靠国防政府。

这就绑架了薛岳,让他只能在留、走之间继续徘徊不定薛岳还可以犹豫,率部身在桂东北钟山、贺县方向的李默庵就没得选择了:日军、桂军、粤军将其所属第卅二集团军与四战区的蒋军主力分割开来,使之处在孤立无援四面皆敌的状态之下,军心早就不稳。

其麾下的第六十七军因为是王瓒绪的旧部改编而来的,在听闻蒋被抓后也有异动;而第卅二集团军所属的第八十六军虽是蒋军嫡系,但军长莫与硕也出了问题。

莫与硕虽是黄埔二期出身,但因为本身是广东人,跟粤系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因此,在粤系的拉拢下,有良禽择木而栖的动向。

因此,在内外交困之下,李默庵无路可走,只能无可奈何的对外宣布愿意接受兰州的领导和整编,成为黄埔生中第一个背叛蒋的人与李默庵处境相似的还有第廿集团军总司令霍揆章。

霍原来率部在洞口、武冈方向阻挡进占宝庆之日军第五十七师团对靖县的进攻,然而胡宗南兵败、杜聿明西逃后,霍部等于被抛弃在了湘西南、陷于西北国防军与日军的包围之间。

此后进犯靖县的日军第十一军所属第卅九师团虽然在华军的威胁下撤回桂柳,但霍部依然处于华军第八军与日军第廿军夹击的状态下,形势并未有所好转。

再加上湘黔桂边各县极度贫瘠,根本不足以维持第廿集团军;其所属第七十二军韩全朴部也是川黔军余脉,在国民政府完蛋后几次发生哗变闹饷事件,使得霍无计可施。

此时,见到同为黄埔一期的李默庵也“弃暗投明”了,只能东施效颦的跟着通电宣布接受西北的领导和改编。

结果通电已经发了,霍手下的第六军军长黄杰还搞出了一个兵谏,要求霍收回电文保全黄埔军人气节,好在兵败后被霍收拢的第二军军长李延年出面以蒋已经在西北控制之下,过激行动或将危及蒋生命为由,给了双方台阶下,这才将闹剧收场薛岳、李默庵、霍揆章的处境再艰难,比起胡宗南的残部罗烈、李正先、李铁军、罗历戎、袁朴及隶属杜聿明的邱清泉等人来说,都已经算是好的了。

这些好不容易从日军炮火逃生的蒋军干部,才千辛万苦的从湘西大山里转出来,站在他们面前的却是已经占领靖县、通道、绥宁等地的华军荆江集团军群,缺乏弹药又饥寒交迫的他们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被逐一缴械。

即便有人侥幸的逃到西北国防军还未占领的城步、新宁、三江等地,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连落草为寇都很困难同样无法选择的还有熊式辉,别看眼下他大权独揽。

在蒋的设计下,军权是掌握在顾祝同手中的,但顾祝同远在赣西北的铅山,一时半会无法赶到赣南的泰和来主持临时军委会,而身为国府主席的邵力子又只是个摆设,因此,掌握有江西省政府这个现而今国民政府最大的钱袋子的熊式辉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目前国民政府最有权力的人物。

但因此而来的财政压力、外交压力和军事压力,也让他夜不能眠。

Tip:收藏+分享我是军阀Ⅱ,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