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反攻(十七)(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611 字 2个月前

1945年4月6日,华军中央集团军群一部攻克归德,日军第六十三师团所属步兵第六十七旅团旅团长佐久间盛一少将以下3500余名日伪军悉数被歼。

4月8日,徐州也得到光复,第一一五师团师团长杉浦英吉中将和独立混成第九十二旅团旅团长内田宽少将在指挥部内自戮身亡。

第一一五师团参谋长村中嘉次郎大佐和步兵第八十五旅团旅团长三宫满治少将率司令部参谋做自杀式反击时先后被华军子弹打成了马蜂窝,仅有守备连云港的步兵第八十六旅团旅团长山田三郎少将率残部300余人在日军舰船炮火的支持下,逃出生天……

2个师团次第覆灭、2个师团仅剩了最后一口气、师团长级别的将领阵亡、山东局势危急,一连串的噩耗让日军大本营的态度出现了转变。

4月9日,东京下令从关东军中抽调第一三九师团、第三二零师团、独立混成第一三二旅团、独立混成第一三四旅团、独立战车第一旅团、铁道第四联队等部共计5万余人、60余辆战车、110余门火炮及第十三飞行师团所属第二飞行团40余架战机入关增援。

接到东京命令的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虽然对削弱关东军防御力量的命令有所不满,但最终还是遵照东京的指令下达的调动命令,并额外调拨4个辎重队、5个工兵队、1个自动车队(汽车运输队)、1个高射炮队、3个通讯队在内的近万名伪满洲国军南下助战。

4月10日,鉴于山东局面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山田乙三大将又下令将正在滦东护衞铁路线的伪满洲国军铁石部队1.6万人调往济南参战。

但日军大本营的举措已经为时晚矣,就在4月10日当天,华军河洛集团军群北进部队前锋抵达邹城外围,大有配合正面突破京杭运河的中央集团军群将日军第廿七师团、第卅七师团等部合围在济宁、兖州一线的架势。

迫于华军的兵锋,已经疲惫不堪的济宁日军在破坏了重装备后,急速向济南方向逃窜,最终遁入济南城区与从平西方向增援上来的日军第一一四师团、驻守济南周边的第五十九师团等部实现汇合。

此时,日军在济南周边已经集结起近5万人的部队,虽然火炮、战车、飞机等技术兵器奇缺,但日军妄图依托早就建成的堡垒负隅顽抗,实现以拖待变的目标。

华军方面自然也洞察了日军妄图死守济南,死守黄河以南桥头堡,迟滞华军主力反攻进程的打算。

4月11日,在彻底收复菏泽,歼灭日军第六十五师团及第13独立警备队残部,毙俘第13独立警备队队长齐武秀人少将、第六十五师团所属步兵第七十一旅团旅团长村口一男少将以下4200余日伪军的当天,已经将指挥部迁至开封外围的国防军副总司令马康在征得兰州总司令部、参谋本部的同意后下令调整济南会战作战序列:河洛集团军群以所属第十军为主力,加强若干独立炮兵集群、独立航空队,负责正面攻击济南、长清。

其所属第二军抽调2个师为第十军预备队,以1个师守备连云港、日照等地,以2个师进军诸城、胶县,盯防青岛、威海之日军行动,剩余1个师负责光复胶济铁路沿线各县及莱芜、新泰等地,并最终进军胶东半岛,光复蓬莱、烟台、威海等地。

中央集团军群各军在平阴以西地段渡河北进,其所属第十三军及配属战车部队在光复濮阳、聊城等地后向德州、天津一线攻击前进。

所属第七军以4个师的兵力向齐河、禹城、济阳之线前进,彻底封闭济南日军北撤道路,配合河洛集团军群围歼济南日军……

就在济南会战一触即发、开封战役进入最后的倒计时之际,刚刚改任第一集团军群司令官的原苏徐鲁豫皖战区司令长官于学忠上将,心事重重的走进了蚌端口城内的国防军江淮前方指挥部,与出门相迎的前指总指挥何光夫上将握手致意。

“孝侯兄,不要想得太多了。”

看着一脸不爽的于学忠,何偶才劝慰道。

“虽然老兄对山东是有感情的,但是一切还要顾全大局才好。”

什么是大局?国防军几十万大军涌入山东,尽管后方屯着早就准备好的粮食,但送上去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于是就有必要就地征粮。

这个时候,自然就不能再让霍守义的第十二军团及亲附东北军系统的那些地方保安团队虎口夺食了。

而清除东北军系统在山东的影响力,将省权归于国防政府掌握,只是顺手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