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反攻(二十)(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600 字 4个月前

为了平衡海陆军之间的关系,美国政府在太平洋战区分别设置了以麦克阿瑟为指挥官的西南太平洋盟军司令部和以尼米兹为指挥官的中太平洋盟军司令部。

只是司令部虽然有两个,但由于美国的战争物资更多的是投向了欧非战场,所以,两个盟军司令部只能轮流使用美军在太平洋上的舰队和运输船只。

1945年1月,麦克阿瑟指挥的吕宋战役结束,轮到使用太平洋舰队的尼米兹海军上将便迫不及待的发起了硫磺岛战役,结果却没曾想一头撞上了铁板。

日军在硫磺岛上的兵力并不算太多,海陆部队相加共约2.3万余人人、飞机30余架,但负责统一指挥海陆军的第一零九师团师团长栗林忠道中将却是一个相对优秀的指挥官,他决心利用元山和折钵山坚固的地下工事长期坚守,并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这就给美军的进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使硫磺岛之战变成了太平洋战争中最残酷、最血腥的登陆战役。

战至3月末,美军虽然歼灭栗林大将以下全部岛上日军、成功结束了硫磺岛战役,但也因此,付出了死亡6821人、伤病21865人的巨大代价。

巨大的伤亡数字,让美军上下对登陆日本后可能面对的艰巨局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得相对一部分美军官兵对接下来的战斗出现了畏难的情绪。

这种情绪传导到美军上层及美国政界,立刻造成了极大的反响。

迫于美国军政界的压力,早在罗斯福生前,便通过相关渠道要求华军能够抽调力量,加入太平洋战区作战。

美国人希望减少自身的伤亡,却把中国军人当做炮灰的做法,自然遭到了兰州的拒绝,只是美国人是盟国方面的金主,国防政府也需要美方提供海量的物资,因此,在拒绝的时候,措辞十分婉转,主要是用中国战区战事紧张及华军在沿海没有力量之类的说辞搪塞美国人。

根据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发回的报告,国防政府并没有过多的糊弄美方,因此,当时的美国政府虽然对华军不能出海助战有些失望,但远没有到不满的境地。

然而随着冲绳战役的打响,面对十万日军的坚守和铺天盖地而来的日军神风敢死队,再度刷刷上涨的伤亡数字,让美方又一次找到了国防政府门上。

这一次的情况有些不同了,除了北方战区依旧在激战当中外,桂南、湘中、鄂中等国内其它主要战场已经重新形成了对峙,国防军虽然依旧没有太多的余力向海外投送,但至少是有精力分心组建一支海外作战军了。

再加上刘建绪、陈仪、李世甲等人已经控制了福建晋江至浙江宁海之间的沿海地带,使得最关键的部队下海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因此,美国人认定国防政府这回是有能力为美方分忧的。

美国人近乎强迫的态度,理所当然的引起了中方的反感,但好歹美国人抛出了杜鲁门总统希望在合适的时间与戴季良主席会晤的香饵,使得在国内经济问题上、战时物资供应问题上、战后对苏立场上急需美方支持的国防政府不得不认真考虑……

“陈长官,刘司令,兰州方面有紧急电文送达。”

向陈仪、刘广济报告的是兰州驻浙省代表、交际处第一(行动)课浙江股副股长秦志远,他与国防部派来担任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的唐闻生同是西北陆校四期毕业。

并因此,被陈仪、刘广济身边人唤作“西北来的文武两监军”陈仪接过电报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随即脸色有些古怪的将电报交给刘广济。

刘广济则不明所以的拿起来,一字一顿的读道:“浙江陈省长仪、保安司令部刘司令广济:近日,美国盟方再三要求我组建海外作战部队协同美军在冲绳诸地作战,现经国防会议讨论决定,以浙省保安司令部为基干,组建第十集团军群司令部,任命国防部兵役司方司长策为第十集团军群总司令,浙省保安司令部刘司令广济为副总司令官,并于方总司令抵达之前负责组建第十集团军群……”

刘广济读到这,抬起头看了看陈仪及一边的秦志远:“第十集团军群?帮美国人打仗?兰州这是准备借刀杀人吗?还让我在方总司令抵达之前负责组建第十集团军群,这不是开玩笑嘛,难不成兰州的诸公都以为国民革命军那边都是傻瓜吗?”

秦志远淡定的笑道:“刘副总司令不必着急上火,电报还没读完呢。”

刘广济按耐下心中的不满,低头继续读到:“第十集团军群薪饷由美方承担,按美军标准半数发放。啊?按美军薪饷半数发放!”

刘广济砸吧砸吧嘴,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道:“这倒有些意思,秦参事,你知道吗,美国人一个月的军饷有多少钱呢?”

“这可不好说,从将军到士兵,这薪饷可有大区别的。”

秦志远当然明白刘广济的意思,因此,随后便报出了一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