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也是,自己一个初来乍到的降将,一身肩挑两个乙种集团军群的司令官,这得挡了多少人的路啊。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眼下固然因为戴季良的力挺,受到万众瞩目,但日后呢?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向来可是功高盖世不赏的。
然而一肩挑的决定是由戴季良亲自做出的,薛岳就是想拒绝也是做不到的,不然就成了不识相了。
不识相的后果是什么,曾经在蒋中正手下熬了多年的薛岳当然是清楚的。
所以,沉默了许久的他最终还是默认了这个事实,以集团军群司令官的身份在电话里向何光夫提出合理要求:“总指挥,下面报告,不怕日军的大炮轰,就怕日军的飞机炸,我知道,国防军有庞大的对空作战部队,能不能给皖中战区紧急调配一部分呢?”
按照国防部的编制表,乙种集团军群和乙种军团都辖有1个炮兵团和1个辎重团。
此外,乙种集团军群及部分乙种军团还编有独立的工兵团,没有工兵团的乙种军团则有补充团一类的编制。
而乙种军则有直属炮兵营、特务营、辎重营各一。
乙种师也有炮兵连、辎重连各一。
据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组成乙种集团军群的杂牌部队除了拥有一定的炮兵力量外,严重缺乏反战车及对空作战的支援部队,工兵、辎重兵等辅助力量也显得不足。
好在随着国防军开始大量装备民卅四式75mm无后坐力炮(仿美式M20无后坐力炮)原本装备的仿德式37mm战防炮开始逐步淘汰。
这些被淘汰的三七战防炮虽然无法对付苏军厚实的坦克装甲,但在500米的距离上正面对决薄皮大馅的日本战车却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便以营连为单位拨付给各路乙种集团军群和乙种军团。
由此,各路杂牌也初步拥有了抑制日军战车、装甲车部队肆虐的能力,这不,在正在进行的第二次皖中会战中,日军战车部队就遇到华军的有力阻击,至今已经损失了至少20辆的各型战车,让原本就不满员的战车第十三联队雪上加霜。
不过兰州在防空武器的控制却比三七口径的战防炮更加严密,以至于各路杂牌力量只能改装老式水冷机枪来执行防空任务,效果自然是不佳的。
原本这也没有什么,毕竟在中美空军的打击下,负责中国战区的日军第五航空军早已经名存实亡了。
但问题是,这回冈村宁次把菜鸟都派上阵了,一下子打中了华军的软肋。
可以说,国防军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为杂牌提供空中掩护及对地支援,一众杂牌只能靠自身力量来对抗日军的空袭。
正所谓烂船还有三斤铁,尽管独立第一零五教育飞行团只是新机师养成及新机师熟悉机型的所在,但刚刚完成30个飞行小时以上训练的日军菜鸟飞行机师还是给缺乏防空力量的二、七集团军群各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当然,日军菜鸟机师们一路追炸没有足够防空能力的华军各部得手后,也曾试着轰炸蚌端口一线的国防军皖中集群,结果却撞上了铁板。
皖中集群虽然也没有获得国防军空中力量的支援,但各甲种师本身就下辖有防空单位,再加上东进时,参谋本部又调配1个装备部分40mm仿卜福斯高炮的独立防空炮团提供对空掩护,因此,并不是二、七集团军群的杂牌可比的。
不知情的日军菜鸟们欢天喜地的扑上去,却在排炮中先后折损了十数架九九式(Ki-51)急降爆击机(俯冲轰炸机)和九九式(Ki-48)双发轻爆(轰炸机)就再也不敢捋皖中集群的虎须了。
薛岳作为华军高层,是能了解国防军的战报的,因此,比较己部的损失后对国防军的对空作战部队印象深刻。
此时,趁机提出要求来,倒是让满口许诺的何光夫无法回绝:“防空部队?现在成建制调拨防空部队似乎有些来不及了,这样吧,我协调一下,先从皖中集群调几个防空炮连配个第二集团军群,至于更多的防空部队,应该来不及调动了,好在济南战事差不多要收尾了,我向总部申请一下,或许能安排六航队一部南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