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给我轰掉老毛子的机关枪。”
丢下手中的电话,一零一支队指挥官、第二四一师副师长刘传坤举起望远镜死死的盯着远处的战线,那里枪声密集、爆炸声此起彼伏、隐约间还传来中苏两国军人厮杀时的呐喊声。
“通讯兵,命令第18战防炮营立刻想办法消灭俄国人的突击炮,另外再催一下空军方面,支援的铁鹰什么时候能到?”
别怪刘传坤焦躁,眼前的这场战斗其实是中苏两国军人在十几年后首次交锋,饶是刘传坤曾经参加了民国二十一年的蒙古战争,如今再和苏军一碰,立刻就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是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已经命令苏军攘挟赛音山达周边的蒙古居民后撤至达兰扎尔嘎朗一线,但就这么直截了当的将这座要隘拱手让给中方,必然会让中方觉察到苏军方面的意图,因此,打一场三心二意的阻击是顺理成章的事。
只是苏军并不坚定的阻击还是给刘传坤以相对的震撼,没错,第十五集团军虽然不是苏军中第一流的部队。
但却是苏军中第一批采用1945年新编制的部队,根据苏军1945年编制。
赛音山达一线的苏军步兵第338师,下辖1个拥有20门76.2mm加农炮、20门122mm榴弹炮和20门160mm迫击炮的三团制炮兵旅,1个拥有16辆SU-76自行火炮的独立自行火炮营,1个拥有16门57mm反坦克炮的独立反坦克歼击炮营。
此外团有120mm迫击炮连、营有82mm迫击炮连、就连普通的步兵连也有1个60mm迫击炮排。
再加上全师300余挺中型机枪和轻型机枪,自动步枪(含冲锋枪)、半自动步枪的比例占全部步枪手的一半,全力射击时,每分钟能射出将近50万发子弹。
绝对是中国战场上看不到的狂暴景象。
因此,即便是苏军第338师的主力已经撤退,在赛音山达一线只有1个步兵团、1个4门制122mm榴弹炮连、2个4门制160mm迫击炮连和1个独立自行火炮营。
但火力强度依旧胜过了配属独立炮兵第三集群1个75mm野炮营(装备18门75mm速射加农炮)并拥有国防军第二四一师下属2个团属迫击炮连(合计装备12门120mm迫击炮)的第一零一支队。
更为可怕的是,苏军在赛音山达一线原来还有一个坦克第203旅和集团军加农炮旅第2团,虽然这两部的主力已经根据上级命令率先撤退了。
但坦克第203旅还是留下了1个坦克营(21辆T-60坦克)和1个冲锋枪营协助第388师阻击部队守衞赛音山达,结果自然是让兴冲冲赶来的第一零一支队磕飞了几颗门牙。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苏军第11空军集团军布置在赛音山达一线的混成第206师强击机团第1大队12架伊尔-2已经转场,否则就算第一零一支队配属有1个防空机关枪营、1个20mm防空机关炮营,一样讨不了好去。
“长官,好消息。”
此起彼伏的铃声中,一名参谋扯着嗓门报告道。
“2团3营一连用82mm无后坐力炮和杀手火箭筒分别摧毁了2辆苏军战车,第282独立防空营也报告用20mm防空机关炮打坏了2辆苏军BA装甲车,眼下苏军火力骤降,似乎正在撤退……”
参谋的话音未落,数架战机呼啸着从中国军队的头顶上掠过,旋即在苏军阵地上引爆了冲天的烟柱,这一下,苏军的混乱似乎加剧了。
“命令2团立刻发起全面进攻。”
刘传坤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喜色,于是他低头看了看腕上的手表,给出了一个时间期限。
“告诉简博知简团长,今天下午4时前务必全面占领赛音山达城区及周边各处要点!”
苏军半推半就的转进了,可随着前线部队进入赛音山达的刘传坤却在检视苏军阵地后露出了迷惑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