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1月13日,李宗仁从河内飞抵雒阳,这是桂军移镇南疆四省之后他第一回到内地,故地重游,不禁使他感慨万千。
不过李宗仁此来并非是怀旧的,贺兰、燕然、定襄、饶乐、瀚海五省的设立让桂系上下百爪挠心,因此,为了督促雒阳内政部确定南四省的政治地位,李宗仁特意飞了这么一趟,以求能在亲自和戴季良谈上一次。
戴季良倒也没有晾着李宗仁,14日这天,他便接见了这位南天王。
“德邻兄,你的要求我已经明确了。”
会见中,戴季良给了李宗仁一个明确的答覆。
“内政部这边我会交代下去,旬月之间便会有一个具体的答案。”
但戴季良是不可能全盘答应桂系的要求的。
“不过,关于四省省长的人选,中央还有不同的意见的。”
戴季良指着李宗仁上交的名单说道:“虽然目前中央首肯桂系独当一面,但并不是说南四省就是桂系的家天下,多少要体现中央意志的,所以,2个省长,中央最多答应2个,上寮和越北各一个,其余2个省长人选我也不否决,不过要调剂到其他省份。”
李宗仁来之前已经考虑过雒阳插手南四省的可能,因此,听到戴季良的回复也并不意外,只是强调道:“南四省的情况复杂,人口除了土着外,大多是桂省南迁的受灾百姓,外省人任省长的话,可能有所阻碍。”
戴季良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阻碍什么就不要说了,等东南前指彻底完成了改编,把国防军派过去,只怕什么阻碍都没有了。”
戴季良威胁动武,那桂系能挡得住国防军的南进吗?结论肯定是不能,别看桂军现在还保留有3个野战军和8个保安师,但打打越盟的猴子还可以,指望跟国防军真刀实枪的打一场,那是绝无可能获胜的,一旦国防军南下了,桂军也就只能学越盟钻山沟当野人了。
既然无力抵抗国防军,那么李宗仁只能暂时隐忍妥协:“主席说笑了,也罢,既然中央有坚持,那么我们胳膊拧不过大腿,听命就是了。”
只是戴季良对李宗仁的屈服并不满足,因此,继续逼迫道:“4个省长保留2个,4个保安司令也只能保留1个。”
看着李宗仁陡然皱起的眉头,戴季良决定缓一缓,不要逼得太急了:“另外3个省保安司令可以调剂到他省,还有,8个保安师的体制不合国防部的规定,要改组为保安总团和保安区团,总团长、区团长的名单可以尽量参考南疆前指的意见,但多少要从内地调进几名总团长、区团长,以及两级参谋长。”
戴季良没在桂系最宝贵的3个军的人事上动手,已经让李宗仁长出一口气了,如今又许诺可能让桂军保留大部分保安部队的指挥长职务,让桂系继续能影响各省政务、军务,这不禁让李宗仁喜出望外:“主席说的是,这样最好了,南四省也不是一个封闭的圈子,能和国内其他部队进行交流,我们求之不得。”
虽然李宗仁一副小富即安的样子,但戴季良却没有轻视这位老朋友,他当然知道桂系现在所做的只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而已,可问题是蒙古的战事牵动了他太多的注意力,削藩裁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图快图省事的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所以,戴季良只能暂时按捺,等彻底消化了百万蒋军残余和国内其他派系力量后,再对远在江山一隅的桂系下手。
当然,目前不对桂系下手,并不意味着眼下就不对桂系下些烂药:“德邻兄,南疆的情况到底如何,我在雒阳是不甚清楚的,所以,你既然来了,就详细介绍一二吧。”
说到南疆的军事情况,李宗仁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主席,由于我们驱赶越族、佬族百姓南下的政策,引起了越盟和巴特寮的反抗,南疆可以说到处烽火。”
情况当然没有李宗仁说的那么严重,要知道桂军已经把超过三千万越北各族驱赶过至了中坼和中寮、下嶚,越北平原地带已经为之一空,缺乏民众掩护的越盟武装只能龟缩在交通不便、物资补给困难原中越、越寮边境山区,很难对桂军及进入越北的湘粤桂灾民造成什么大的威胁。
不过活跃在会芬高原、川圹高原和长山山脉的巴特寮和越盟武装就让桂军有些头疼了,虽然这些巴特寮、越盟武装的战斗力极弱,但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以及失去家园后的悍不畏死,往往刚成打的消灭,接着便又成群的出现在桂军面前,使得桂军有当初日军陷入中国大陆后,力不从心的感觉。
“为了应对到处出没的越盟武装和巴特寮,我们不得不把有限的野战部队转化为地方保安部队,以确保要地,挤压越盟和巴特寮的生存空间。”
李宗仁口中桂军的应对方案也和日军设立守备师团、独立警备队、独立步兵旅团的思路一样,只是与日军相比,桂军手中没有伪军可以使用,什么都要亲自上阵,所以在冷枪冷炮的打击下,日积月累的伤亡也不算太小。
“中央不是已经决定把第一军团和第廿七军团调入南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