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1日,蒙巴顿勋爵在新德里宣布了印度分治方案,在这份方案中,英国政府将整个次大陆分为两个政治实体,即印度自治领和巴基斯坦自治领。
并宣布在1948年1月1日向两个自治领移交权力,不过原本由英属印度总督管理的英属缅甸和英属斯里兰卡将不纳入两大自治领的范围之内,继续由英国方面保持殖民统治。
虽然穆斯林联盟和国大党中央委员会对蒙巴顿方案表示欢迎,但由于蒙巴顿方案中明确表示阿萨姆省将归属于印度自治领控制之下、印度各土邦没有自行独立的权利。
因此,在第一时间引起了包括“阿萨姆独立阵线”、“锡克民族委员会”及海得拉巴、迈索尔、印多尔、查谟和克什米尔、特拉凡科尔、朱纳格特等土邦王公的强烈反对。
其中海德拉巴王公阿萨夫·贾赫七世米尔·奥斯曼·阿里汗的底气最足。
截止至10月1日当天,已经有4.35万名中国回民志愿军和超过80门日造大口径榴弹炮、30辆日造装甲车、50架日造战斗机及1.5万吨弹药油料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德拉巴境内。
因此,这位海德拉巴大君在匆匆离开新德里返回海德拉巴前公然对外界宣称:“在英国丧失对土邦的最高统治权后,海得拉巴有权利保持其独立主权地位。”
说起来,阿萨夫·贾赫七世也不是一味的蛮干,通过中国政府牵线搭桥与美国方面搭上关系的他一早就秘密与瓦迪亚尔(迈索尔)、柯钦、特拉凡科等信奉印度教的土邦主商讨建立西南印度邦联或南印度土邦联盟的事宜。
尽管迈索尔等邦既无与国大党中央委员会对抗的实力也无暴力对抗新印度自治领的意愿,但以迈索尔土邦主贾亚查马罗阇·沃德亚为首的南方印度教土邦主却乐见阿里汗给新生的印度自治领施加压力,再加上海德拉巴外购武器从迈索尔过境留下的大笔买路钱。
因此,所谓的西南印度邦联和南印度土邦联盟虽然最终并未真正成立。
但西南各土邦却一致拒绝了蒙巴顿和即将担任印度自治领副总理兼土邦事务部长萨达尔·瓦拉巴伊·帕特尔、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克里希纳·梅农的拉拢,企图静观印度自治领与海德拉巴分出高低后再做最终决定。
印度国大党方面对土邦问题非常敏感,该党对此作出强烈反应。
在全印国大党委员会会议上,尼赫鲁提出:“如果土邦不加入印度联邦,它与联邦的关系(将必定有一些关系)将不会是平等的关系;我们要求宗主权或最高统治权。”
尼赫鲁同时还声明:“印度领域内的独立土邦对国家来说将是一种危险,不允许土邦与任何外国或任何独立政府在防务方面有任何联系!”
“我们将不承认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的独立的土邦!”
“任何外国政权承认这种独立将被视为不友好的行为!”
“土邦的唯一选择是土邦单独或组成团体和省一样平等的伙伴加入印度联邦”!
一向以非暴力不合作闻名的甘地也出人意料的对外界宣称:“印度土邦宣布独立就等于向自由的数百万印度人民宣战!”
正是在这种狂热的政治气氛中,国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最终决议,向印度全境宣布:“拒绝承认任何土邦有权宣布自己独立、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
只是大话好说,但要落实下去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不,蒙巴顿方案公布后,次大陆立刻掀起了分家的狂潮。
当时印度中央银行有2亿英镑的现金存款(另有1亿英镑的现金被准备独立的各土邦主提走)、英国政府还亏欠印度殖民地政府10.78亿美金的巨额债务,这些财富引起了即将成立的印度自治政府与巴基斯坦自治政府的争夺。
最终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巴基斯坦获得17.5%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及20%的政府财产并承担17.5%的印度国债。
而军队方面,虽然蒙巴顿要求一年之内不解散军队并将其置于英国最高司令部的统帅之下,但由于真纳和穆斯林联盟认为军队是必不可少主权国家的象征。
因此,英印军也不得不进行了分割,巴基斯坦最终获得了其中30%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