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蒙古和印度(2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11 字 2个月前

至此,戴季良为彻底瓦解印度、解决中国西南边防安全而落下的第三个伏笔也宣告成功了。

而更加让戴季良心花怒放的是,在土邦主、阿萨姆人,以及锡克教教徒的强烈反对下,英国驻印度末代总督蒙巴顿勋爵虽然秉承伦敦的意旨,依旧坚持将印度分为两个政治实体。

但为了安抚试图独立的第三方,蒙巴顿不得不将印度分治的时间后,推至当年的10月1日,以便获取更多的时间来与相关政治势力达成政治收买协定,这就给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中方以更多的时间来落实部署。

“主席,截止至8月7日,伊斯兰同盟军已经有2.4万人通过海空联运的方式进入印度。”

全权负责玄奘计划的参谋本部第三副参谋长王保元大将如是向戴季良报告道。

“另有2.2万吨的军事装备成功运抵海德拉巴,印度国大党方面显然还没有觉察到问题的所在。”

站在王保元身边负责为玄奘计划提供情报支援的国家情报委员会主任委员乐怡中将随后补充道:“印度西南部的迈索尔土邦有独立的意愿,但土邦主贾亚查马罗阇·沃德亚王公并不愿与国大党中央委员会直接发生武装冲突。”

乐怡说的隐晦,但戴季良却听明白了:“不愿意付出只想收获,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乐怡笑着应和道:“主席说的是,不过正是因为想不劳而获,所以这位王公才会和米尔·奥斯曼·阿里汗大君达成秘密协定,允许海德拉巴购买的武器从迈索尔过境。”

是的,从果阿入境,迈索尔过境,这是在海德拉巴人开辟马德拉斯通道后的再保险。

什么?果阿是葡萄牙人的地盘,以葡萄牙和英国人的关系,又怎么会帮着中国政府隐瞒英国人呢?

第一、武器弹药从果阿入境只是一笔生意,为了赚钱,穷苦了多年的葡萄牙人是不会拒绝中国政府通过果阿向印度输入战争用品。

第二、中国与葡萄牙之间还有澳门问题,如果不想丢失澳门这个对于葡萄牙来说异常重要的远东殖民地,那么就得听任中国人源源不断的将武器运入果阿,再运往印度内地。

因此,葡萄牙人是暂时顾不得同为天涯沦落人的老朋友了。

戴季良显然是明白其中关窍的,所以颔首表示了赞赏,然后就听乐怡继续道:“至于锡克人这边就相对困难一些了,好在我们跟穆斯林联盟也拉上了关系,以过路费的名义向伊斯兰联盟支付一部分日式武器,借此换取向锡克人运输武器的通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基本不赚钱,锡克人依旧买不起的主要原因。”

没错,尽管缴获的日式武器不要钱,但无论是海运和陆路运输的运费实在太高了,再加上给巴基斯坦方面的打点费。

因此,就算只要一成毛利,总价也是不菲,所以,财力有限的锡克独立组织只能少量购买到不足2000支日造7.7mm步枪、200把南部手枪和300具日式掷弹筒。

“国内缴获的日式武器堆积如山,再加上驻日军从日本发回的缴获品,光机步枪一项就超过了上百万杆挺,这些武器除了移交给南坼、西婆罗洲等南洋华人共和国及桂军、江南剿总所部外,尚有40余万杆挺,堆在那,即浪费空间又多了维护费,有必要大规模处理掉。”

戴季良拍板道。

“实在不行就送,望加锡、伊里安查亚、亚齐、掸邦、克伦、克钦还有印度那些土邦,只要他们付运费,就统统送给他们。”

事实上,随着国产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的定型,接下来十几年内,国防军还要淘汰大量的7.92mm栓动步枪。

因此,向外出口大量武器,不但有助于减轻中国国防军的储备压力外,还有助于中国国防军回拢资金,是戴季良定下的国策之一。

当然,与英美苏的尖端武器相比,中国武器暂时还只能以地摊价打开市场。

放下武器的问题,戴季良衝着王保元交代道:“苏军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在蒙古再度发起攻势,国防部、总参的主要精力将用于北方战事及国内的军事整顿,故而印度方向,玄奘计划及相关的作战指挥事宜就全权交给你们俩了。”

王保元和乐怡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回应道:“请主席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