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其实我们说也可以,死再多也是泰米尔人,所以,东线什么的,我们就不要去管了。”
马鸿宾戴上老花眼镜,在地图上找出比德尔的位置,指点的对张光玮说道。
“现在的问题是印度第三军的北路军、西北路军已经实现汇合,海德拉巴军第一师和海德拉巴军禁衞军已经退到了卡马雷德德伊一线固守,所以,即便海德拉巴军第二师和伊斯兰民兵师从东线调过来,也是加强海德拉巴北方门户,我们的第二军依旧被钉在扎希拉巴德一线。”
张光玮接过马鸿宾手中的地图仔细看了几眼,忽然发现了什么:“司令,如果从第一军抽调2个旅奔袭比德尔一线,可不可能与第二军前后夹击,消灭印军第三军西路军呢?”
马鸿宾一愣:“参谋长请你具体说一下。”
张光玮一边整理着思路,一边组织语句道:“从地图上来看,自古尔伯加至比德尔一线全部是平原,非常容易行军,而且两者之间的直接距离不过200公里,一天行军40公里也就是5天时间,如果速度够快,3天便能打到城下。
如果这个时候,第二军能在扎希拉巴德一线适当的发起反攻,相信印军的主要力量就会统统被吸引到第一线去,比德尔作为后方将相当空虚,预计奔袭部队可以一举拿下。”
马鸿宾点头道:“拿下了比德尔,不但切断了印军第三军西路军的补给线,而且造成前后夹击的势态,的确有机会全歼或至少重创印军2个师,但有几个问题,不知道参谋长你考虑过没有?
第一、奔袭部队能不能第一时间拿下比德尔。
第二、夺取比德尔之后,能不能在印军第十四师的全力反扑下守住比德尔。
第三、印军第四军会不会趁着第一军分兵之际,全力来攻。
第四,若是印军第四军不来攻打古尔伯加,却仅直增援比德尔,又该怎么办?”
“司令考虑很周全,但我个人认为都不是什么主要问题。”
张光玮解说道。
“能不能第一时间拿下比德尔,取决于怎么加强奔袭部队的火力,也取决于志愿军第二军的反击力度是否真实有力。
而在加强了奔袭部队的火力之后,守住比德尔问题不大,毕竟第二军同时也在反击,在后有追兵、前有阻击的情况下,印军第三军西路军又多大的战斗意志坚持还很难说。
至于印军第四军会不会趁着志愿军第一军分兵来攻嘛,我们现在有5个旅,扣除2个用于攻打比德尔以外,还剩下3个,攻是不成的,守还是能守一阵的,何况对我军威胁最大的是印军第七装甲师,靠2个高炮团和独立突击炮营还是能暂时抵挡一阵子的。
但印军第四军绝不可能直接从肖拉普尔一线去增援比德尔,原因很简单,从肖拉普尔到比德尔的直线距离,比从古尔伯加到比德尔的直线距离远了一倍还要多,从印军第四军得到消息再派兵增援上去,至少得7~8天,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张光玮把马鸿宾的4个问题都解释了,而且解释的比较合理,所以马鸿宾笑道:“云樵兄算无遗策,只可惜偏偏漏算了一点,那就是我们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看着马鸿宾手指头顶,张光玮恍然大悟:“是的,是的,我们还有空军的近距离支持,哎呀呀,打了一辈子仗,以前都是被人家用飞机大炮欺负,从没想过自己也有飞机大炮的一天,所以明明每日里都看见咱们的飞机起飞出击,但做计划时就不自觉的给排除了,幸好,这飞机大炮是我们自己的,要是印度人的,那可就酿成大错了。”
马鸿宾宽容的摆摆手:“云樵兄不必自责,也就是跟着中央,才能享受到飞机大炮,真要还是国府那会,你我的部队还不知道惨成什么样子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还要是以前有门迫击炮就当是宝的年代,咱们也不会被派到印度来了。”
马鸿宾也算是跟着戴季良后面混了小二十年了,虽然老嫡系算不上,新嫡系也算是擦了点边,否则就他的指挥水平,又怎么可能让他来当伊斯兰志愿军10几万大军的总司令呢?所以,自觉不自觉的,话里话外就在为雒阳说话。
对于马鸿宾的暗誉,张光玮冷淡的回应道:“说什么帮海德拉巴伊斯兰教徒保衞国家,其实也就是侵略军,说起来,我还宁愿留在国内的。”
看看马鸿宾有些不悦,张光玮敬礼告退道:“司令,没问题的话,我就组织参谋落实奔袭行动了。”
马鸿宾无奈的表示道:“行,你赶紧去办吧,越快越好。”
张光玮走出了带有电风扇的房间,看着他的背影,马鸿宾摇了摇头:“算是南疆还有块地盘,怪不得说话有底气,但大总统是什么人,怎么还会给桂系留活路,看着吧,以后你们的日子还难过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