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半是感慨半是吹捧的话让苏联人脸色露出了会意的笑容,但周恩来还在写字,帮忙遮掩的王明只能继续说下去:“参赞同志,希望您把我们的意见转述给莫斯科方面,即1000人也好,5000人也罢,绝不是最终数字,还请苏联政府继续向雒阳方面施压,以便挽救更多的同志逃脱反动派的屠刀。”
“放心,苏联政府会尽力而为的。”
伊万诺维奇煞有其事的保证着,同时又在周的问题后写下自己的答案。
“共产党的同志也要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显然,中国政府并不会向苏联政府开放他们所有的监狱,苏联政府也不可能精确的落实真实数字。”
“我们理解苏联党和政府的努力。”
周恩来语气沉重的回应着,手中的笔不停,又写下了第三个问题。
“对了,雒阳政府怎么没有释放N4军方面的战俘?”
伊万诺维奇脸色一厉,恶狠狠地答道:“中国政府声明N4军是叛乱武装,所有人员都犯下分裂国家罪,属于不可赦免之列,因此,没有一名红军战士被释放,而根据苏联政府掌握的情报来看,情况显然更加糟糕,在中国的南方,只要抓获N4军战士,一律都由中国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拿到伊万诺夫斯基的答案的王明义愤填膺的咒骂道:“屠杀了千千万万革命志士的雒阳反动政府是吓不垮共产党党人的……”
王明的话还没有说完,伊万诺维奇突然在纸上写道:“根据莫斯科的有关指示,共产党应该一分为二,留在国内的部分应该转变斗争方式,以国民议会为斗争舞台,展开议会斗争,而留在中国境外的部分则继续坚持武装斗争方式。”
王明愣住了,倒是周恩来反应较快,一把把所有纸条都聚拢在一起,用火柴点燃了,然后向伊万诺维奇问道:“政务参赞同志,雒阳反动派对共产党军事干部采取激烈处置的态度,使我非常担心林彪同志和叶剑英同志的安危。”
伊万诺维奇笑道:“请周恩来同志放心,按照中国政府的说法,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林、叶两位同志参加了现阶段N4军分裂国家的军事叛乱,所以中国政府没有接到军事法院方面的禁止令,因而中国政府同意驱逐林、叶两位同志出境。”
伊万诺夫斯基冷冷地说道:“中国政府搞的无非是资产阶级法权那套腐朽的东西,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两位同志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看到周恩来还有些担心的样子,并没有在帝俄时代从事过地下工作的伊万诺维奇肤浅的安抚道:“苏联驻华武官安德罗波夫上校正陪同林彪同志和叶剑英同志、叶挺将军乘坐下一趟专车前往巴音图门,所以,您请放宽心,也许一觉睡醒,您和林彪同志、叶剑英同志,以及叶挺将军就会在巴音图门相会了。”
周恩来似乎释然了,但王明却觉察到了一丝异常的味道,是的,林彪是周在黄埔的学生,也曾在三人团下接受周的领导,叶也曾在红军总参谋长的位置上和周合作了不短的时间,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都可以算作是周的基本盘,如今周对两人的过度关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对同志安危的担心可以解释的。
一念及此,王明忽然发现了自己的最大弱点,于是乎,心急起来:“政务参赞同志,问您一个人,不知道您知不知道?”
伊万诺维奇做了一个请讲的手势,就听王明问道:“冯玉祥将军现在苏联过的怎么样?他可是中国军界有名的元老,如果能加入我们的阵营,对我们的事业是有一定帮助的。”
伊万诺维奇并不清楚周王之间勾心斗角的内幕,只是就事论事地说道:“按照中国话来说,冯将军只是一个过时的人物,他的部队早就被中国政府清洗消化了,而以他在中国政坛极差的风评,我个人认为他加入共产党并不能给共产党带来好的影响,倒是那位悲情的叶挺将军是个不错的人选,或许可以劝说其返回中国,加入议会斗争的共产党一派。”
王明却强调道:“我们现在力量单薄,应该联络一切可以合作的对象。”
伊万诺维奇有些不耐烦了,他直截了当的推脱道:“也许吧,但这需要莫斯科的指示,至少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外联部部长级别的指示,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参赞而已,做的最多的也就是传话而已,而且王明同志,您认为这裏是合适谈此类事情的场所吗?”
王明心中大恨,但脸上却做出了讪讪样子,衝着周恩来和伊万诺维奇承认错误道:“政务参赞同志的话没有说错,我的确犯了错误,应该检讨,这样吧,等安稳下来,我建议召开一次中央扩大会议,讨论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