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17日,戴季良飞抵琼崖特别行政区。
戴季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前来琼崖地区视察的现任国家元首,他的到来理所当然的引起了本地居民的轰动,不过戴季良并没有经停特区首府海口市,反而乘坐海军水上飞机直飞榆林港基地,对驻扎在此的海军第1潜水艇队进行了检阅。
此后戴季良乘坐海军驱逐舰抵达莺歌海盐化工基地视察,并在莺歌海建设工地上与时任特区行政长官锺衍林等琼崖地方行政人员、地方名人就在琼崖地区发展橡胶产业、棕榈产业、蔗糖产业、热带水果加工产业及维护汉黎关系等问题初步交换了意见。
离开莺歌海后,戴季良再度转乘水上飞机前往乂安省参加汕头港建设工程开工典礼。
在为汕头港建设奠基之后,戴季良又飞往三都澳视察海军宁德基地建设工程。
根据戴季良亲自批准的海军建军计划,第一个六年计划和第二个六年计划期间,海军建设的重点是完善海军基地、培养海军人才、掌握自行建造军用船只技术、稳妥、坚定的发展中国海上力量。
而三都澳海军基地、榆林港潜水艇基地、青岛海军基地、嵊泗列岛海军基地、济州岛海军前进基地、金兰湾海军南下基地都是海军硬件投资的重中之重。
等仔细的视察完宁德三都澳海军基地后,戴季良又飞赴高雄,视察海军第二反潜舰队。
戴季良由此也成为了第一个踏足台湾的国家领导人(注:另一个时空,蒋介石于1946年便曾至台湾巡视)。
既然来到了台湾,戴季良自然要走一走的,于是从高雄出发,沿着日据时代建设的西海岸窄轨铁路一路北上,先到台南拜祭了郑成功,再到嘉义新港参拜了开台妈祖,又到彰化鹿港拜谒文昌帝君祠、到台中参观元保宫。
最后穿过刚刚由新竹县划出的苗栗县、新竹县及一样刚刚从新竹县划出的桃园(丙级)市抵达台北。
在台北,戴季良为民族解放纪念碑奠基,并在奠基现场發表了《摆脱殖民地思想,重塑中国人的精神》的讲话,在讲话中戴季良明确指出。
台湾光复至今,不少台湾人还存在着媚日亲日的思想,对日本在台湾的残酷剥削视而不见,反而认为国家派人来台甄别汉奸、实施《土地法》是对台湾人的迫害。
甚至把中央派来的各级政府行政人员、军警视作殖民者横眉冷对、拒不合作,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原本中央对台湾失陷日寇五十余年、人民饱受摧残是非常痛心的,对民众由希望转为失望最后变作怨怼的心理是理解的、宽容的。
但是恨铁不成钢也好、因爱生怨也罢,绝不能失去了民族尊严,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是拥有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自尊、自爱、自省、自强的民族品质,这些品质的伟大足以使中华民族从几度沉沦中浴火重生,也足以让现在的中华民国走上快速复兴的道路……
戴季良随后警告道,如果有人愿意当狗,中央政府也会成全他们,可以去日本嘛,政府可以帮着出船票……
当然,戴季良在台湾也并非一味的强硬,在完成民族解放纪念碑奠基仪式后,他亲赴台湾省政府,主持召开了台湾建设会议,与与会的台湾工商界人士座谈。
期间还提出利用台湾丰富的林业资源,展开可持续的、可再生的林业开发及加强台湾糖业、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台湾林区丰富的自然生物资源开发医药业等发展台湾岛内经济的建议。
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增加对台教育拨款的承诺,同时戴季良还建议台湾工商界联合组团到上海、广州等经济活跃地区投资,获取利益后再回哺台湾。
在戴季良的软硬兼施下,台湾舆论导向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台人治台的口号开始在各种场合消声灭迹,台湾与大陆间双向经济往来也逐步密切起来,再加上中央政府允许台湾分享对日民间索赔,亲日媚日派的市场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了……
10月31日,戴季良从台北飞抵琉球。
戴季良显然再一次创造了历史。
在机场戴季良發表了《琉球加入中国是最优选择》的讲话,在讲话中,戴季良承诺将增加对琉球基础建设及教育的投入,同时承诺中国政府将依据《在华美国军事人员行为准则》约束美军的行动,阻止美国士兵在琉球的犯罪行为……
第二天,戴季良又在时任美国第七舰队司令Stmble·Anhur将军的陪同下视察了美军那霸海军基地和普天间海军陆战队基地,并在与Stmble·Anhur将军等美国高级军官的座谈中,表示愿意配合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布局,参与遏止苏联及北日本公安军在军事行动……
11月4日,戴季良飞抵宁波特别市,然后沿杭甬铁路抵达绍兴和杭州,最后于11月8日抵达淞沪太特别行政区。
抵达上海后,戴季良着重参观了上海股票交易市场和筹建中的东华金融大学,并就建立健康的国内经济秩序、参与国际金融等问题發表了主体讲话。
随后,戴季良又视察了高桥钢铁-船舶工业园区的建设、长江码头建设、上海机电工业园区建设,参观了大中华橡胶厂、南洋烟草公司上海制烟厂、申新纱厂等海上着名企业和上海股票和有价证券交易所。
在11月10日的招待晚宴上,戴季良还向上海工商业提出,把上海建设成中国经济门户、金融首都的要求……
“父亲。”
除了密集的视察、参观、接待、讲话外,戴季良在上海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与3个儿子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