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元是李过的老部下,但他却因为没有留日的经历。
因此,不属于李过信重的留日派,而且也不是北洋各级学校出身,不属于马康亲近的保定派(速成系、武备系、军官系)更不属于张自力一脉的留美派、参谋帮、湖北系,与新生代的陆校系、留德帮之间的关系也不密切,也没有因为四六不靠而投向自身实力有限却兼容并收的张宾南,没有任何派系标签的他只是靠着能打硬仗和善于学习才得了戴季良的青睐,一路晋升到大将、参谋副总长。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从不参与军内的政治斗争,所以也没有树敌,属于老好人一个。
只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并非他想躲就能躲的过去的,这不,当张自力靠边站之后,马康成了参谋总长,李过留下的留日派和部分参谋帮迅速与马康的保定派合流,势力大张的马康第一时间整肃起了老对手陈峰涛。
关于马康怎么和陈峰涛结怨的,由于时间过久了,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不过马康整陈峰涛肯定是早有预谋的,毕竟在马康的头上还有戴季良这座大山在,因此,即便大权在握了,马康也不能广泛的树敌,因此,同样属于逍遥派的陈峰涛就成了他最好的示威对象。
于是乎,陈峰涛被彻底按在日本整整6年没有办法回国。
王保元在其中虽然没有推波助澜,但至少是漠视了陈峰涛受难。
谁又知道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戴季良居然利用马康眼疾的机会,把马康送去休养,进而一意孤行把形同流放的陈峰涛给招了回来、顶了马康推荐的培模成为参谋总长。
面对咸鱼翻身并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迅速与留德派结盟的陈峰涛,王保元理所当然的产生了畏惧心理,恨不得立刻就脱下军装以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好在戴季良还是睿智的,这才让王保元从火坑里跳了出来,只是心有余悸的王保元生怕时间耽搁了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所以,不等接任的衞立煌到任交接,便匆匆移交了手中的工作,在1953年元旦后的第二天,就带着几个家人从雒阳飞到了万像。
是的,没错,预订年后才正式组建的国防军中南边防指挥部是建在肇庆,但王保元身上还兼着6国联合剿匪军总司令的头衔,而5国联合军的司令部正是位于万像。
不过人到了以后,王保元才发现6国联合军的情况并不如他在纸面上了解的那么好。
原来南疆剿总时期,负责剿灭越盟和巴特寮武装的是国防军第二军和第十九军,但是第二军、第十九军已经接到命令调往内地与第三军、第十三军合并为国防军第五集团军了,由于第五集团军的使用权在总参手里,王保元是无法指望了。
中流砥柱的第二军和第十九军调离了,那么南疆各地的保安部队能不能靠得住呢?
答案是否定的。
各省的保安部队根据《国防法》的规定虽然在得到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命令后,有出省作战的义务。
但问题是越盟和巴特寮在永珍、定南两省相对活跃,两省保安部队既要分区把守重要城镇和村落又要分兵深入丛林山区实施扫荡,不但没有余力支援联合军的行动,而且还需要永平和睦南两省保安部队提供一定数量的援兵才行。
而永平、睦南两省的治安虽然较好,但一方面既要防着越盟和巴特寮通过山林渗透至内地,另一方面还要提供援兵给永珍和定南两省,力量也差不多到了极限的程度,总不能一点机动力量都不留,都给王保元派过来吧。
那不是还有澜沧江-湄公河水上保安司令部所属的部队吗?
该司令部下属有16个保安大队、42个独立保安中队,仅陆战兵力就超过20000人,此外还有拥有1支62艘内河炮艇、改装炮艇、120余艘巡逻汽艇组成的江上舰队,可谓是兵强马壮。
但问题是该部需要防守的区域实在是太长太广了,以至于连自身封锁澜沧江-湄公河河道和重要渡口的任务都不能妥善完成,逞论抽出手来支援5国联合军了。
既然南疆的保安部队也几乎动弹不得了,那么能不能从另外4国想想办法呢?
结果依然是不容乐观的。
首先说说越南方面吧:“眼下的越南拥有1支45万人的国军和55万人的乡土保安军。
听起来百万之众,好像实力很强的样子,但乡土保安军的训练水准极差,绝大多数士兵连靶没打过几次,在以往的历次战斗中,只有给给越盟送人头和武器的份。
因此,就连越南军方都把乡土保安军看的很低,连最差的装备都不舍得发给乡土保安军使用,以至于一部分乡土保安军只能用梭镖和火药枪武装自己。
而作为越军主力的45万越南国军装备和训练也很烂,只有极少数的陆军部队和皇家空军还有些战斗力。
可问题是,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既不能下到地面上来抓俘虏、出动又受到天气和通讯条件的制约,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