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广播(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80 字 4个月前

“全国军民同胞们,大家新年好,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是民国45年了,鄙人的大总统任期将于今年年底宣告结束,在即将完成这七年工作的时刻,就本届任期内鄙人及阎锡山总理、陈仪总理、各部历任部长、各署历任署长、各总局历任局长的工作向全体国民进行简单的汇报和介绍。”

1956年元旦,戴季良發表新年讲话,由于当年是大选年,准备连任的戴季良特意在新年讲话中向中外听众报告了六年来的工作成果。

“首先,鄙人很兴奋的向大家报告,民国卅七年开始实施的一七五计划已经全部完成,175个重点项目已经全部按时投产,煤炭产量由此提高至8500万吨/年、生铁和粗钢的年产量也历史性的达到了1600万吨,另外,胜利油田和辽河油田的发现并投产也使得国内石油的总产量突破了300万吨/年。

在煤钢和石油增产的基础上,石化、煤化、医药、电力、电子、机械、船舶等产业也迅猛发展,部分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部分产业得到恢复和提升……

曾经寸断的国内铁路和公路不但全面得到修复,更完成总计1200km的新建铁路里程及800km的铁路复线建设和4700km的新建公路,初步实现了初等级公路县县通……

包括2所国立综合性大学、6所国立高等专业学校、7所国立和省(特区、市)立大型师范、22所地方高等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10所地方中等专业学校在内的47所新建学校已经全面完成了校园建设和师资招募。

部分学校已经毕业了两批以上的学生,为工商企业和地方农业技术服务站输送了6000名学生……”

一七五计划当中包括12家年产百万吨级的钢铁厂,以及与之配套的25处百万吨级矿山(仅指国内铁矿,下同)、6家年产三十万吨级的有色金属冶鍊工厂。

以及与之配套的37处矿山和6家配套大型火力发电厂、胜利和辽河油田及2家年加工能力达到百万吨级的石油加工企业和另外4家大型石化工厂、6家五百万吨级盐场及6家自带发电厂的配套盐化工厂。

10个超大型煤炭开采和综合应用(煤化、电力)基地、7家大型机床和精密机床生产厂和附属电厂、4家电子管和晶体管生产厂、10家大型电子器材厂(含2家电子计算机生产厂)。

6家大型船舶生产厂和45家配件厂、1家火车机车生产厂及11家相关配件厂、11家医药和化肥厂、8家自带发电设备的汽车和拖拉机生产厂在内的95家大中型企业(不含62处矿山,以及所有配套工厂配套火力发电站)。

47所重点学校、33个基础建设(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电站、海塘)项目,总投资超过7.6亿美元。

且与六年计划一样,都采用政府投资,建成后出售给市场(政府仅保留部分股权)的运作方案,正是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扶持,西北、江浙、两广等地的财团得以迅猛发展,中等以上家庭也通过企业股息和分红获益不少。

“在一七五计划胜利完成的基础上,中央通过国际贷款、外国援助、国家财政投入等各种方式累计筹集了7000亿中元约合35亿美元的庞大资金,用于民国卅九年开始的六年工业发展计划,至今五年过去了,90%的投资建设项目已经完成,还有10%的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预计最迟将于明年年初完成所有预定项目……目前,国内已经能自行生产准高精密加工机床、电子管和晶体管、喷气式航空发动机、大功率车辆发动机及大型船舶锅炉、大型计算机、两万吨水压机、1.5万吨油压机……”

与一七五计划相比,六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更大,涉及的方面也更广,各种重要的是,六年计划所涉及的企业不单单有替代进口的作用,还承担着与南日本企业竞争东南亚、东北亚甚至南亚地区中低端商品市场的重任,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经济增速发动机。

“随着战后,国家全面收回税权,实现关税自主,国家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内外债务总数也明显下降……”

戴季良在国债方面的表述其实是说谎了,事实上,尽管中国财政部和主权投资基金在欧洲外汇市场上狠狠捞了一笔,但并不足以填补一七五工程和六年计划的天坑。

所以戴季良还是狠狠的向美国人借了数笔大钱,也因此,导致中国的外债数字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大幅度的下降,反而还略有上浮,唯一改变的仅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债权人从英法比等多国变成了美国一家。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戴季良又没有说错,随着南坼、越南、朝鲜、柬埔寨、泰国、阿萨姆、望加锡(南苏拉威西)等国开始陆续向中国政府借贷(大部分是军火贷款)至少在账面上经过相互抵消之后,中国外债总数是下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