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2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73 字 2个月前

接下来,戴思槐又通过国投基金的帮扶在国内发展电子企业,建立第一电子公司且与西北财团、两广财团、南洋财团一起成立了第一电视广播公司、第一报业集团,在中日韩及南坼、兰港、泗水、巴邻旁、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国涉足传媒业……

到了六十年代初,涉及实业、金融、传媒的戴氏财团已经初步成型,按知情人士估算,此时的戴氏财团总资产在15~20亿美元之间,但随着阿尔及利亚油气田的发现,参与勘探和开发的戴氏财团的资本有进一步膨胀的可能……

以戴思槐一手打拼出戴氏财团的功绩,只分给戴思槐一房戴氏财团25%的权益似乎有些苛待了,但戴思槐却不敢因此,有任何的不满。

难道戴思槐是孝顺的傻了吗?当然不是,戴思槐清楚的很,名义上戴氏财团是自己一手的打造的,但没有戴季良他连屁都不是。

为什么当年顾长清一步步扶持自己成为顾氏财团的合伙人,是因为戴季良给了顾长清发财的机会。

为什么顾长清出500万美元现金购买戴思槐在顾氏财团的干股和激励股权,不是戴思槐业绩如何的惊人,给顾氏创造了多少财富,说穿了,就是给戴季良的回佣。

没有戴季良的指点和帮助,戴思槐又怎么可能在短短三年通过走私从日本赚取十倍利益?

没有戴季良在,陈峰涛、高桂滋等驻日朝的国防军将领又怎么会帮着他吃掉日朝本土企业、压迫日朝主要银行接受参股呢?

没有戴季良的面子,那些深受戴季良恩惠的南洋豪门又怎么可能与当时资本不算雄厚的第一集团合作呢?

没有戴季良的金手指,他也不可能在有限的资本和不多经验的情况下就轻易找到胜利和辽河油田,进而参与阿尔及利亚的油气田勘探和开发,并与石油七姐妹搭上关系,参与到北海油气田的勘探和开采中去呢?

没有戴季良这位大总统在,鼻孔朝天的国投基金又怎么可能给第一电子公司巨额投资。

西北和两广财团又怎么会轻易答应有戴氏控股第一电视广播公司?

总而言之,戴思槐所有成就,都是戴季良给他铺好了路,因此,戴季良只给他25%的家族权益,他任何反对的意见都没有,更不要说戴季良为了安他的心还把家族产业的管理权给了他,还基本保障二房能长久控制戴氏财团。

连戴思槐这个出力最多的都不反对戴季良在财务方面的安排,那么戴家还有谁会反对戴季良的遗嘱呢?

当然是有的,伊丽莎白·泰勒就很不满意。

齐喜、白氏、刘氏、席氏、郑嫣儿等一批戴季良较早收入房中的妻妾一早就拿着自己的体己买股票的买股票、投资商铺的投资商铺,自是不缺钱用。

至于后来那些入门的姨太太,也有人专门为她们打理投资,因此,拿着每年万把美金的年金,只要不挥霍,就能过一辈子富贵生活,甚至就连奥黛丽·赫本因为生性恬淡,平时花销不大,戴季良又给了她相当多的钻石和其他珠宝。

这裏补充一句,戴季良其实还从山东昌乐收购了海量的蓝宝石原矿并从克钦独立军手中低价收购了巨量的翡翠原石,这两批货日后也至少值个数亿美金,不过现在还是大总统基金会库房里的压仓货。

因此,在她为戴季良所生的两个孩子成年后,靠着前几年专人理财的结果,也能维持不错的上流生活。

但伊丽莎白·泰勒生性奢靡在另一个时空中也是有名的,戴季良大总统年薪是1000万中元合五万美元,其中五分之三是给了她,但伊丽莎白·泰勒是有多少花多少,还有时候不够。

以至于还要以做代言为名从戴氏名下的珠宝行、零售企业收取好处费来弥补亏空,如今戴季良把家底一分,靠女儿成年前每年一万五六千美金的年金,是无论如何过不下去的。

再加上泰勒得知自己谋求的大总统基金会主席的职务落到了长房长媳的头上,两头落空的她便有些失态的跟戴季良闹了起来。

对于泰勒的胡搅蛮缠,戴季良只好私下许诺,每年分一半的退休金给她。

鉴于戴季良主动退休,国民议会制定了专门法律,规定大总统的退休金为每年800万中元,这样泰勒还能每年获得2万美金的开销,基本能维持现状的生活。

另外一半退休金,戴季良会作为弥补支付给身边的女秘书、女副官、女管家、女护士们,这也是他能满足泰勒的最大限度了。

既然戴季良身上已经榨不出油来了,泰勒也只能暂时满足,至于日后尤其是戴季良去世后,她会不会因为欲求不满而做出回美另嫁的选择,戴季良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他一早就对干女儿等表示过,只要不事先与人偷情,有中意的可以与自己好聚好散,既然生前如此,身后他更是顾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