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来了。”
看着远处腾起的烟尘,时任宁东设治局局长的梁朝仲有些谄媚的向一旁凝眉肃立的西康省靖边司令部司令邓秀廷说道。
“我们是不是上去迎一迎?”
时年39岁的邓秀廷迟疑片刻,点了点头:“西北军十几万大军靡集川康,刘主席、邓主席都退让三尺,现在人家看得起咱们,咱们也不能失礼了,走,一起去迎这位钦差大臣。”
于是以邓秀廷为首,西康省宁属屯垦委员会边务处秘书李华甫、宁东设治局局长梁朝仲及靖边司令部的部分军官和本地父老代表快走两步,在路口摆出一副恭迎的架势来。
在了噼里啪啦的欢迎鞭炮声中,一个稍许有些庞大的队伍出现在了邓秀廷等人的面前。
队伍打头是西康省宁属屯垦委员会秘书长、原西康省长刘文辉的亲信杜履谦,就见下马站定的他向双方介绍道:“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攀枝花建设委员会孙图孙副主委,这位是成都西昌攀枝花铁路建设指挥部高主任,这位是攀枝花警备司令部祝鸿才将军、这位是成西攀铁路护路队总队长黄百韬将军。
孙副主任、高主任、祝将军、黄将军,这位是赫赫有名的抚夷将军邓秀廷将军。”
双方对视着,在孙图等人眼里,邓秀廷是个个子不高、面黑唇乌、一脸苦相的少民军人。
而在邓秀廷看来,除了戴着圆眼镜的高主任似乎人畜无害外,其他几人各个都带着一种危险的气息,显然都是血海里杀过几进几出的厉害人物。
沉默了一会,邓秀廷似乎突然想起来自己是下属的身份,于是抬手给几人敬了个军礼:“卑职宁属屯垦委员会边务处处长、西康省靖边司令部司令邓秀廷见过各位长官。”
出身保定三期,但因为战伤很早就退出军伍的孙图笑嘻嘻的伸出手去和邓秀廷握了握:“邓处长,废话不多说了,今后可要多多仰仗老兄了。”
作为戴季良义弟曾志生带出来的弟子,高文旺一贯是沉默寡言,仅仅手一握,说了句“久仰大名”就把位置让给了身边的祝鸿才。
祝鸿才先是回了个军礼,然后笑呵呵的奉上一份大礼:“邓司令,听说贵部兵虽精、械却不齐,所以我跟联勤那边打了个商量,总算联勤给我面子,提了200杆八成新的川造七九步枪和40000粒七九子弹过来,区区见面礼,不成敬意。”
对于祝鸿才来说这份礼物惠而不费的,须知道西北方面正在着手统一所辖各部包括杂牌在内的武器装备,东北军装备的十二线步枪也好、宋哲元和韩复榘旧部保有的汉阳造和英七七也罢,以及川康军手中的川造七九步枪都正陆续为西北造七九步枪所代替,其中仅从出川川军手中换下来的川造七九步枪就数以万计,这些步枪中的大部已经回炉再造了,只有少量品相较好、成色较新的被留了下来装备地方保安部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邓部享受到的仅仅是三流部队的待遇而已。
不过三流部队的待遇对于邓秀廷来说已经是受宠若惊了。
想当年在川军麾下的时候,邓部的粮饷要自筹,跟川中各路军阀买些装备吧,要受尽盘剥。
因此,甫一见面,祝鸿才便赠出如此大礼,饶是邓秀廷养气功夫了得,也情不自禁吃了一惊。
没等邓秀廷回应过来,祝鸿才身边的黄百韬便也向邓秀廷敬了个军礼,礼毕,黄百韬说道:“邓司令,成西攀铁路关系重大,你这位彝务老前辈可要多加指教啊。”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邓秀廷原本还在担心祝鸿才送来的礼包是不是有毒,一听黄百韬此话,心立刻定了下来:“两位长官客气了,但有所问,邓某知无不言……”
见邓秀廷已经和来人招呼了一通,边务处秘书李华甫笑呵呵的插话道:“秘书长、几位长官,本地士绅已经备好了接风酒宴,还请几位长官入席再说。”
还没等杜履谦回应,孙图摆了摆手:“攀枝花建设千头万绪,我们的时间很紧,先办正事吧,酒宴什么等一会再说。”
看到在场的本地官绅有些吃惊的样子,杜履谦急忙打圆场道:“正事重要,先开会。”
收了见面大礼的邓秀廷也不好马上就给来人脸色,于是点点头:“那就先开会……”
一群人很快移师邓秀廷的靖边司令部,在不大的会议室里,坐在首席的孙图向本地官绅宣布道:“为了满足抗战的需要,西北国防政府决定立刻开发攀枝花及倒马坎铁矿,并在攀枝花建设钢铁冶鍊基地,同时为了将攀枝花及倒马坎的铁矿石和攀钢生产的钢铁运输出去,西北国防政府还决定立刻修建成西攀铁路,而为了更好的统筹这两项工作,戴主席命令成立攀枝花建设委员会和成西攀铁路建设指挥部。”
孙图扫了面前或懵懵懂懂或不以为然或若有所思的众人,继续道:“攀枝花工程建设千头万绪,但就前期来说有几项工作时格外重要的,一个是继续对攀枝花及倒马坎铁矿就是进一步的勘探以便彻底查明储量和设计开采方案,一个是对成西攀铁路进行线路勘探,再有一个是平整土地建设厂房和宿舍以便迎接设备和工人的抵达,还有最紧要的一点,粮食,攀枝花工程大约将调用超过十万的军民参与,粮食供应将是重中之重,而在铁路没有修通,四川的粮食没有运进来之前,于本地筹措粮食是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