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计划经济的天然弊端和冷战期间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期浩大的军费支出,导致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性的出现了经济困难的局面。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开始经济改革,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不可避免的涉及政治问题,于是乎,否定一党制、实现真正的民主制制度的呼声此起彼伏,虽然苏联政府和苏联军队再三压制,然而根本改变不了人心思变的局面。
正当东欧的局势沸沸扬扬之际,思想上受到冲击的缅甸首都仰光也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游行。
1990年7月13日,三十五万游行群众高呼“停止战争实现和平”、“保证首都粮食物资供应”、“实现民主还政于民”的口号汇聚在人民广场之上。
几近四十年的国内战争,不但让缅甸政府欠下了东欧社会主义集团37亿美金的高额外债、更让五十余万缅甸各族军人和数百万无辜缅甸民众死于战火之中,缅甸人民已经受够了大缅族主义带来的流血牺牲、已经不愿再忍饥耐寒提心吊胆的生活下去了,缅甸人民要求立刻改变现状。
面对愤怒的群众,时任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副主席的吴山友惊慌失措下接受了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吴奈温、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总书记吴盛伦提出的镇压的建议,调动荷枪实弹的军警驱赶游行民众。
结果游行民众与来势汹汹的军警发生肉体冲突,于是按耐不住杀机的军警们便向民众开枪,当即打死上百人并导致了大规模的踩踏伤亡。
事后,收敛尸体的仰光僧人们一共发现了2714具尸体及1142名奄奄一息的重伤员。
此外,滥施暴行的缅甸军警还当场逮捕了4223名游行群众并在隔天进行的仰光大搜捕中再度抓捕了11027名政府反对者,这就是震惊缅甸全国的“713事件。”
“713事件”后,缅甸的国内形势陡然恶化,各种暴力袭击政府机关和军警的事件层出不穷,前线官兵也出现了数十起携带武器潜逃返乡的恶性案例,缅甸佛教界也公开对缅甸政府及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的所作所为表示了严重不满。
为了缓和政府与缅甸普通民众之间尖锐对立,缅甸政府再次使出转移视线的招数,然而匆匆忙忙发动的对掸邦和钦邦的军事行动很快遭到重大失败。
1990年9月3日,连接445号公路和442号公路的重镇曼卡被掸邦共和国防衞军攻克,守军缅军1个半营只有60余人最终突围,其余悉数被歼,而且在这场战斗中缅军还损失了苏24战斗轰炸机2架、米24直升机2架、各型火炮47门及另外1160名援军。
9月17日,进攻钦邦哈卡地区无果的缅军4个营在撤回营地的路上遭到钦族和若钦族武装的联手伏击,后虽经救援部队拼死援救得以突围成功,但仍旧伤亡过半,丧失了再战的能力。
9月20日,掸邦防衞军又伏击了3号公路上缅军运输队,摧毁各型卡车40余辆、物资上百吨,并杀死护衞人员和救援人员120余人、击落缅军米24直升机和米格21战斗机各一架。
9月22日,掸邦防衞军又派人炸毁了曼德勒铁桥,并炸死正在通过铁桥的缅军50余人、缅军曼德勒军区参谋长也在此次事件中身亡……
更让缅甸政府雪上加霜的是,原本已经消停许久的孟邦、克伦邦、克耶邦地区又冒出了新的独立组织,这些独立组织先后袭击了缅族军警据点10余处、打死打伤缅族地方官员数十人,再一次动摇了缅甸东南部一度安定的局面。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部分缅甸军方高层决定放弃缅甸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招牌另起炉灶,于是当年10月,缅甸军方出面组织“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并接管国家政权,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国务委员会、部长会议和各级国家权力机构,同时逮捕吴奈温、吴山友等对“713事件”负有责任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高层,借此来挽回民望。
只是,即便缅甸军方成立了新政府,废除了缅甸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名号,重新恢复缅甸联邦,但一切的一切只是表面文章,能不能挽救缅甸摇摇欲坠的经济,能不能平息愈演愈烈的国内战火,这才是真正稳定缅甸国内形势的考验。
然而曾经在缅甸社会主义共和国担任过国防部长的缅甸军政府最高首脑苏貌大将又如何愿意轻易放弃大缅族主义呢?由于,尽管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被改组为缅甸民族团结党,但缅甸内战始终未能停息、缅甸的经济自然也不能有了起色。
不过觉醒的民众愤怒的浪潮可以冲垮吴奈温的独裁,自然也能让换汤不换药的军政府感受到沉重压力。
迫于缅甸国内此起彼伏的抗议,缅甸军政府不得不宣布分阶段实施民主化。
1992年2月,缅甸军政府宣布放弃党禁,开放多党化。
1993年3月,缅甸军政府宣布释放昂山素季。
1994年7月,缅甸军政府宣布第二年上半年举行人民院选举……
原本这一切,都是缅甸军政府安抚敷衍民众的做法,却没有想到人民院选举的结果让军政府大吃一惊,昂山素季匆忙组建的缅甸民主同盟一举获得了人民院多数席位,于是缅甸军政府反悔了,不愿意交权。
只是世易时移,已经觉醒的缅甸民众在昂山素季的带领下,发起向人民院进军的行动,军政府不敢镇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昂山素季带着当选议员抵达人民院,随后在数十万仰光民众的旁听下,昂山素季被人民院任命为缅甸联邦总理。
大呼不妙的军政府这才被迫调兵镇压,但军队在抵达人民院的途中倒戈,而各军区司令也在权衡利弊后致电昂山素季宣布效忠新联邦政府,大势已去的军政府只好宣布交权,苏貌、丹瑞等军事强人随后遁往印度斯坦和北日本,至此缅甸龙船花革命宣告成功。
但推翻军政府、实现民主化只完成了缅甸人民要求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缅甸的经济困难,而解决经济问题的前提是一个和平的环境,因此,关于与争取独立的少数民族间的谈判便放在了昂山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上。
1995年1月,昂山政府开始分别与若开独立阵线(阿拉干共和国临时政府)、钦邦人民解放同盟(阿萨姆共和国钦邦自治省政府)、克钦民族阵线、掸邦自治政府(掸邦共和国政府)、克耶解放军(克耶邦自治政府)、克伦自衞军、孟邦解放阵线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