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县长报告,日军驱逐舰炮击陈家镇一线江滩15分钟后,大约一个团的日军实施了登陆。”
华东前指情报科科长蒲康中校手捧着文件夹向商震和报告道。
“陈家镇一线只有1个保安分队和1个警察分队,总兵力不足50人,完全不能阻挡日军的登陆,目前陈家镇已经失陷,日军正在向西进攻,崇县长已经带着县保安队主力及县警察中队300余人在崇县县城以东依托鳌山港河道设防,准备尽可能的狙击登陆日军。”
商震看着地图没有做声,倒是边上刘荫远急促地问道:“日军驱逐舰呢?有没有上溯至城桥镇一线实施炮击?”
蒲康报告道:“目前还没有接到关于日军驱逐舰炮击崇明县城的报告,情报科对此作了一个初步的判断,日军驱逐舰应该是完成登陆掩护后,就立刻撤出了长江口。”
刘荫远立刻追问蒲科长道:“小蒲,情报科判断日军驱逐舰撤出是担心我军俯冲轰炸机呢?还是为了下一阶段的登陆计划?”
蒲康看似有些圆滑的回应道:“兼而有之。”
“也就是说,日军下一阶段的登陆行动很快会展开?”
刘荫远又问道道。
“情报科还是不确定日军接下来可能的登陆区吗?”
蒲康尴尬的回答道:“报告参谋长,职部无能,至今无法确定日军下一步可能登陆何处,不过情报科判断,随着日军登陆崇明岛,第一、我们基本可以排除在宁绍方向登陆的可能性了;第二、现阶段,日军在高桥、川沙一线登陆的可能性不大。”
商震插话道:“详细说一下理由?”
蒲康信心十足的分析道:“之所以会首先排除宁绍方向登陆的可能性,就在于日军不可能一边进行宁绍登陆作战,另一方面却把已经登陆崇明岛的日军,当然,1个联队肯定是没有的,最多也就1、2个大队的小鬼子送给我们吃。”
别说崇明岛地处长江中心,登陆不便的傻话,也许从上海一侧登陆崇明很麻烦,但从海门方向过去,那是坐个脸盆都能靠上去的,绝没有什么难度,至于火炮等重型武器上陆不便也没关系,日军不也只有迫击炮吗?再说了,中方还可以得到国防空军战术轰炸机的就近支持,1~2000号小鬼子又能拖住国防军多久呢?更何况,为了崇明岛这个弹丸之地,没必要!
“第二个不可能登陆宁绍的理由是,即便登陆了宁绍,也击败了火力不足的第四十五军,但钱塘江横着,日军还要进行第二次登陆,实在是不太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原因也简单,一旦日军在宁绍大举登陆,钱塘江大桥肯定会炸断,钱塘江沿岸的渡船也会被悉数扣留销毁,日军要想过河除非把驱逐舰和货轮开进了钱塘江。
此时的钱塘江是能通行5000吨级以上船舶的。
可若是日军驱逐舰和货轮进了钱塘江,那基本就是一个死靶子了,日军不会做如此不智的事情的。
“同理,日军即便登陆了川沙和高桥,要想进犯上海市区,那也是得再过一次黄浦江的,虽然黄浦江比起钱塘江来算要浅要窄,但也是不可能涉渡的,日军绝不可能冒着被我军炮火摧毁在黄浦江江心的威胁,来个二次登陆。”
说到这,蒲康补充道:“与其担心日军在川沙、高桥登陆,不如多考虑一下,日军在金山方向登陆的可能,不过总部对此早有预判,我军在金山方向已经布置了第三十四军和第十一军,工事也相对严密,还可以得到后续各部的支援,问题也不会太大。”
关于战争设想方面蒲康没办法多说,毕竟他是情报科长并非是作战科长,越权行事可是国防军的大忌,作为西北陆校五期毕业生,他对此非常的清楚。
“也就是说,情报科的意见,日军第二步只可能在海门、南通方向及宝山、太仓方向实施登陆。”
刘荫远最后如此判定道。
“小蒲是不是这样?”
蒲康屏住呼吸沉默了10余秒,然后表情极其严肃的回答道:“情报科判断,日军也不太可能在南通登陆,事实上,如果要在南通登陆,日军完全可以在启东方向登陆,我军在启东只有前线观察哨,甚至在海门也只有少量地方保安团队,根本是挡不住日军向南通进击的,日军又何必舍近求远,先占了崇明岛再指向南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