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更定年表中的杂牌军(上)(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3522 字 2个月前

更定年表1939~1940年各杂牌军编制:

(东北军6个军、晋军5个军、国民党中央军余部9个军、粤军4个军、滇军2个军、桂军4个军、韩复榘部2个军、湘军3个军、新黔军2个军、川鄂军3个军、川军5个军、其余杂牌5个军及3个海军陆战队旅,总计170余万官兵,其中先后投入平津战场的有7个军约24万官兵、先后投入淞沪战场的有19个军60余万官兵。)

第一军:

该军由多股冯玉祥旧部于中原大战失败后合编而成,1935年后因宋哲元担任河北省主席而得到发展,但由于国防军的限制,导致未能如真实时空一般全军10万人的规模,但依旧有5万人之巨,是杂牌里兵力最多的军。

兵力:5万名官兵。

步枪:17000余支。

捷克VZ24型7.92mm步枪4000余支。

沈阳造辽十三年式6.5mm步枪3000余支。

长安造仿斯普林菲尔德M1903式7.62mm步枪1000余支。

汉阳造仿1888委员会式7.92mm步枪2000余支。

捷克造ZH29式7.92mm半自动步枪2000余支。

俄国造莫辛·纳甘式7.62mm步枪3500余支。

大沽造7.63mm盒子炮骑枪1500余支。

冲锋枪:900余支。

宁造仿MP18式9mm冲锋枪800余支。

晋造仿汤姆森M1921式11.43mm冲锋枪100余支。

驳壳枪:600余支。

大沽造7.63mm驳壳枪300余支。

晋造十七年式11.43mm驳壳枪300余支。

轻机关枪:600余挺。

汉阳造仿捷克ZB26型7.92mm轻机关枪300余挺。

长安造仿ZB26/30式7.92mm轻机关枪300余挺。

重机关枪:200余挺。

大沽造仿俄式M1910式7.92mm水冷机关枪200余挺。

高射机关枪:8挺(编入军炮兵团)长安造12.7mm仿美制M1921式高平两用机关枪9挺。

掷弹筒:270余具。

平凉造45mm掷弹筒270余具。

迫击炮:86门(步兵每营2门、骑兵每连1门、新兵团2门)汉阳造82mm迫击炮36门。

宁造82mm迫击炮30门。

平凉造82mm迫击炮20门。

重迫击炮:无。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38门。

沈阳造辽十四年式37mm平射炮26门(步兵每旅4门、骑兵每旅2门)平凉造仿le.IG 18型75mm步兵炮12门(编入军炮兵团)

山炮:14门(编入军炮兵团)汉阳造汉十年式75mm山炮6门。

晋造十七年式75mm山炮8门。

野炮:8门(编入军炮兵团)平凉造仿施耐德M1897型75mm野炮8门。

重炮:2门(编入军炮兵团)沈阳造辽十四年式100mm榴弹炮2门。

高射炮:8门(编入军炮兵团)平凉造仿厄利孔20mm高射炮8门。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宋哲元、副军长秦德纯、副军长佟麟阁、参谋长张维藩、总参议萧振瀛。

第十一旅旅长张自忠:辖111团黄维纲部、112团董升堂部、113团刘振三部。

第十二旅旅长冯治安:辖121团陈春荣部、122团刘自珍部。

第十三旅旅长刘汝明:辖131团李曾志部、132团阎尚元部。

第十四旅旅长赵登禹:辖141团刘景山部、141团王长海团部。

补充第一旅旅长佟泽光辖:第一团柴建瑞部、第二团阮玄武部。

补充第二旅旅长李文田:辖第一团石振纲部、第二团黄恭成部。

独立骑兵旅旅长郑大章:辖第一团郑大章部、第二团姚景川部。

军特务团团长李九思。

军新兵团团长吉星文。

军炮兵团团长张凌云。

军辎重第一团团长书伟。

军辎重第二团团长何基沣。

军辎重第三团团长柴建瑞。

抗战爆发时,该军于平津外围布防,对阵日军中国驻屯军、第20师团等部,平津失陷后,一部随佟麟阁、张维藩撤往平型关为晋军收编、一部随冯治安、刘汝明撤往娘子关,不久为国防军收编,余部随张自忠撤往河南并以第一军张自忠支队的名义事实上成为独立部队,由此第一军虽然没有被撤销番号,但实际上已经解体。

……

第二军:

该军由原东北军一部编成。

兵力:3.7万名官兵。

步枪:12500余支。

捷克VZ98/22式7.92mm步枪5000余支。

沈阳造辽十三年式6.5mm步枪3500余支。

沈阳造辽十三年式7.92mm步枪4000余支。

冲锋枪:900余支。

沈阳造仿MP18式冲锋枪900余支。

驳壳枪:500余支。

西班牙造M1911型11.43毫米冲锋手枪。

轻机关枪:1100余挺。

德国造伯格曼MG14aN式7.92mm轻机关枪300余挺。

捷克造ZB26型7.92mm轻机关枪500余挺。

沈阳造辽十七年式6.5mm轻机关枪300余挺。

重机关枪:250余挺。

沈阳造辽十三年式6.5mm水冷机关枪120余挺。

沈阳造辽十三年式7.92mm水冷机关枪130余挺。

高射机关枪:9挺(编入军高射炮团)长安造仿美制M1921式高平两用机关枪9挺。

掷弹筒:240余门/具(每连2门/具)沈阳造辽二十年式60mm轻型迫击炮240余门。

迫击炮:44门(步兵每营2门、骑兵每连1门、挺进军每支队4门)沈阳造辽十四年式75mm迫击炮40门。

沈阳造辽十六年式81mm迫击炮4门。

重迫击炮:24门(步兵每团/挺进军每支队2门)沈阳造辽十九年式150mm迫击炮24门。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36门(步兵每团4门、骑兵每连1门)沈阳造辽十四年式37mm平射炮36门。

山炮:18门(编入军炮兵团)沈阳造辽十四年式75mm山炮18门。

野炮:14门(编入军炮兵团)沈阳造辽十三年式75mm野炮6门。

沈阳造辽十四年式77mm野炮8门。

重炮:10门(编入军炮兵团)沈阳造辽十四年式100mm榴弹炮6门。

沈阳造辽十四年式150mm榴弹炮4门。

高射炮:22门(编入军高射炮团)平凉造仿厄利孔式20mm高射炮22门。

另,东北军在整编前,队属炮兵甚少,因此,根据雒阳指令,在整编时解散原炮兵旅、炮兵团编制而将各型火炮充实入各军之内,不过东北军缺乏足够数量的轻型高射炮,因此,其编余火炮和炮兵便与国防军交换了大量的防空武器,同时也接受了国防军派入及帮忙培训的高射炮兵。

又,东北军原有之战车部队、空军飞行队及重型高射炮(沈阳造辽十六年式75mm高射炮)部队或因为资金不足维持、或因数量太少不好编成的缘故由张学良拍板分别赠送给了南京国民政府和西北国防政府,此外,张学良向南京赠送了一批150mm重炮,并向国内其他军阀出售了相当数量的各型火炮以换取维持东北军的一部分资金。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何柱国、副军长马占山、副军长郭希鹏、副军长张文清、参谋长徐方。

第二十一旅旅长徐梁:辖211团窦希哲部、第212团刘锺林部。

第二十二旅旅长王奇峰:辖221团周毓瑛部、第222团张东凯部。

第二十三旅旅长刘桂五:辖231团王照堃部、232团韩宇春部。

第二十四旅旅长檀自新:辖241团扈先梅部、242团部张诚德部。

东北挺进军第一支队支队长井得泉。

东北挺进军第二支队支队长刘金山。

东北挺进军第三支队支队长刘盛五。

东北挺进军第四支队支队长吕存义。

军骑兵团团长张志恒。

军炮兵团团长贾陶。

军高射炮团团长王葆琛。

军辎重团团长乌庆霖。

抗战爆发时,该军正在补充兵员,并未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后调入山东及河南战场,参与济宁会战、徐州会战、归德会战、兰封会战等战役。

……

第三军:

该军系湘军谭延闿部的残余,在“民、防之战”受到沉重打击,虽经改制和整补,兵械依旧不甚充分。

兵力:2.5万名官兵。

步枪:8500余支。

汉阳造M1888委员会式7.92mm步枪4500支。

沈阳造辽十三年式6.5mm步枪1700支。

日本造三八式6.5mm步枪2300余支。

冲锋枪:800余支。

宁造仿MP18式冲锋枪800余支。

驳壳枪:200余支。

汉阳造7.63mm驳壳枪200余支。

轻机关枪:250余挺。

汉阳造仿ZB26式7.92mm轻机关枪250余挺。

重机关枪:90余挺。

宁造民二四式7.92mm水冷机关枪90余挺。

高射机关枪:无。

掷弹筒:无。

迫击炮:36门(步兵团4门)宁造82mm迫击炮32门。

重迫击炮:无。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16门(步兵每旅4门)奥地利造百禄式47mm平射炮16门。

山炮:16门(编入军炮兵团)沪造克式75mm山炮6门。

汉阳造汉十年式75mm山炮10门。

野炮:6门(编入军炮兵团)沈阳造辽十三年式75mm野炮2门。

日本造三八式75mm野炮4门。

重炮:4门(编入军炮兵团)德国造LeFH18型105mm榴弹炮4门。

高射炮:6门(编入军炮兵团)丹麦造麦德森M1935型20mm高射炮6门。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谭道源、副军长岳森、参谋长李家白。

第三十一旅旅长朱耀华:辖311团杨炼煊部、312团朱耀华部。

第三十二旅旅长成光耀:辖321团成光耀部、322团喻镜渊部。

第三十三旅旅长岳森:辖331团彭璋部、332团易振湘部。

第三十四旅旅长李韬珩:辖341团李韬珩部、342团李贺部。

军特务团团长孔荷宠。

军炮兵团团长朱刚纬。

军辎重团团长易式谷。

抗战爆发时,该军奉命在江淮地区整训,后置于扬州周围担任防御任务,扬州和南通失守后,该军归徐淮敌后游击总司令部指挥,并在泰州、盐城、高邮等地坚持对日警戒作战。

……

第四军:

“民、防之战”中,中央军嫡系部队都遭到极其惨重的打击,蒋介石下野后,中央军余部由国防军收编成9个军,该军就是其一。

兵力:2.8万名官兵。

步枪:10000余支。

宁造中正式7.92mm步枪2800余支。

汉阳造M1888委员会式7.92mm步枪3700支。

比利时造FN.M1930式7.92mm步枪3500余支。

冲锋枪:1200余支。

宁造仿MP18式冲锋枪1200余支。

驳壳枪:700余支。

汉阳造7.63mm驳壳枪700余支。

轻机关枪:660余挺。

宁造仿ZB26式7.92mm轻机关枪400余挺。

比利时造FN勃朗宁式7.92mm轻机关枪260余挺。

重机关枪:110余挺。

宁造民二四式7.92mm水冷机关枪60余挺。

捷克造ZB37式7.92mm气冷机关枪50余挺。

高射机关枪:无。

掷弹筒:无。

迫击炮:48门(步兵每团4门)宁造82mm迫击炮48门。

重迫击炮:无。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36门(步兵每旅6门)德国造PaK-35/36型37毫米战防炮28门。

沈阳造辽十四年式37mm平射炮8门。

山炮:18门(编入军炮兵团)汉阳造汉十年式75mm山炮8门。

瑞典造博福斯M1930型75mm山炮10门。

野炮:10门(编入军炮兵团)日本造三八式75mm野炮4门。

德国造克虏伯M1908型75mm野炮6门。

重炮:8门(军炮兵团)德国造LeFH18型105mm榴弹炮4门。

德国造SFH18-L/32型150mm榴弹炮4门。

高射炮:32门(编入军高射炮团)瑞士造厄利孔式20mm高射炮6门。

瑞士造苏罗通S5-106型20mm高射炮16门。

德国造Flak18型37mm高射炮10门。

另,由于国防军重编了原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的炮兵旅、独立炮兵团和高射炮团,将部分火炮充入各军的缘故,中央军残余力量编成的各步兵军的支援火力强度较“整理师”、“调整师”时期大大得到增强。

又,国民政府投降后,原宁厂(金陵兵工厂)被整体搬迁至重庆,但国民政府原有之枪械、弹药库存则一分为二,分别储存在联勤常州军需保障仓库(昆山和青浦有前线兵站)和联勤南昌军需保障仓库以供应华东地区部队的需要,所以,中央军余部的弹药供应依旧是相对充足的。

再,中央军原有要地防空(含瑞典造博福斯M1929型75mm高射炮、德国造Flak18型88mm高射炮及听音器在内)部队、战车部队、飞行部队的技术装备和相关人才均在“民、仿之战”后为国防军收编。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汤恩伯、副军长王仲廉、副军长王敬久、副军长李仙洲、参谋长张际鹏。

第四十一旅旅长张雪中:辖411团龚少侠部、412团曹日晖部。

第四十二旅旅长陈大庆:辖421团赖汝雄部、422团朱炳熙部。

第四十三旅旅长李楚瀛:辖431团侯又生部、432团吴斌部。

第四十四旅旅长王毓文:辖441团张人玉部、442团张守谦部。

军补充旅旅长石觉:辖第一团张本禹部、第二团李良荣部。

军教导旅旅长马励武:辖第一团蔡任民部、第二团白海风部。

军炮兵团团长李汝炯。

军高射炮团团长刘观龙。

军工兵团团长罗芳。

军辎重团团长李钧炜。

抗战爆发时该军在苏南整训,遂奉命调入淞沪战场,华东沦陷后调往鄂东修整,后参加武汉保衞战并隶属于鄂豫淮战区。

……

第五军:该军由晋军一部编成。

兵力:4.5万名官兵。

步枪:15000余支。

晋造仿三八式6.5mm步枪15000余支。

冲锋枪:900余支。

晋造仿汤姆森M1921式11.43mm冲锋枪900余支。

驳壳枪:600余支。

晋造十七年式11.43mm驳壳枪600余支。

轻机关枪:700余挺。

长安造仿ZB26/30式7.92mm轻机关枪300余挺。

晋造仿大正十一年式6.5mm轻机关枪400余挺。

重机关枪:230余挺。

晋造6.5mm仿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关枪230余挺。

高射机关枪:8挺(编入军高炮营)长安造12.7mm仿美制M1921式高平两用机关枪8挺。

掷弹筒:230余具(步兵每连2门/具、骑兵每连1具)晋造60mm轻迫击炮230余具。

迫击炮:80门(步兵每营2门、骑兵每连1门)晋造75mm迫击炮40门。

晋造83mm迫击炮40门。

重迫击炮:无。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48门(步兵每团4门)沈阳造辽十四年式37mm平射炮30门。

平凉造仿le.IG 18型75mm步兵炮18门。

山炮:48门(步兵每旅6门、骑兵每旅4门、其余编入军炮兵团)晋造十三年式75mm山炮18门。

晋造十七年式75mm山炮30门。

野炮:12门(编入军炮兵团)晋造十四年式75mm野炮12门。

重炮:6门(编入军炮兵团重炮营)晋造十六年式105mm重山炮4门。

沈阳造辽十四年式100mm榴弹炮2门。

高射炮:10门(编入军高射炮营)平凉造仿厄利孔20mm高射炮10门。

另,晋军各部原本无队属炮兵,后在执行改编时应雒阳之严厉要求,被迫撤销各炮兵团,将所属火炮和炮兵编入各军,使得单个步兵军的炮兵火力得到极大的加强,不过晋军火炮多系民国十九年前山西自造,相对老旧,且晋军火炮所用钢材不好,膛线容易磨损,炮击精度较差。

此外,晋军缺少高射机枪、高射炮、战防炮及重炮,因此,不得不接受国防军派人员和装备进驻晋军各部。

又,民国十九年后太原兵工厂被整体强迁至西北内地,晋军只能依靠库存维持,阎锡山返晋重掌省权后重试图重建,但由于财力不足,所以只建立了子弹和炮弹复装厂,总算能基本满足晋军在抗战前的训练需要。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王靖国、副军长刘绍棠、参谋长楚溪春。

第五十一旅旅长李修礼:辖511团艾子谦部、512团锺有德部。

第五十二旅旅长朱绶光:辖521团史泽波部、522团刘效增部。

第五十三旅旅长高倬之:辖531团郭天辛部、532团杨文彩部。

第五十四旅旅长霍原壁:辖541团阎俊贤部、533团温怀光部。

补充第三旅长郭熙春:辖第五团部武士权、第六团许森部。

独立第二旅长鲁应禄:辖第三团萧树亭部、第四团曹国忠部。

骑兵第五旅旅长郭凤山:辖第九团赵忠保部、第十团张大华部。

炮兵第二十八团团长阎作霖。

工兵第一团团长程继宗。

辎重第一团团长刘君瑜。

军高射炮营营长马凤英(国防军调入)抗战爆发时该军主力在正太铁路沿线(娘子关-井陉口)设防,另外该军第六零四旅和独立第二旅由该军副军长刘绍棠指挥,在黎城、涉县一带设防。

……

第六军:

“民、防之战”中,中央军嫡系部队都遭到极其惨重的打击,蒋介石下野后,中央军余部由国防军收编成9个军,该军就是其一。

兵力:2.5万名官兵。

步枪:8500余支。

宁造中正式7.92mm步枪1800余支。

汉阳造M1888委员会式7.92mm步枪3200支。

比利时造FN.M1930式7.92mm步枪3500余支。

冲锋枪:900余支。

宁造仿MP18式冲锋枪900余支。

驳壳枪:400余支。

汉阳造7.63mm驳壳枪400余支。

轻机关枪:540余挺。

宁造仿ZB26式7.92mm轻机关枪270余挺。

比利时造FN勃朗宁式7.92mm轻机关枪270余挺。

重机关枪:90余挺。

宁造民二四式7.92mm水冷机关枪60余挺。

捷克造ZB37式7.92mm气冷机关枪30余挺。

高射机关枪:无。

掷弹筒:无。

迫击炮:40门(步兵每团4门)宁造82mm迫击炮40门。

重迫击炮:无。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30门(步兵每旅6门)意大利造M1935型47mm战防炮14门。

德国造PaK-35/36型37毫米战防炮16门。

山炮:18门(编入军炮兵团)法国造施耐德M1923型75mm轻型山炮8门。

瑞典造博福斯M1930型75mm山炮10门。

野炮:10门(编入军炮兵团)德国造克虏伯M1908型75mm野炮4门。

日本造三八式75mm野炮4门。

日本造三八式75mm骑兵野炮2门。

重炮:8门(军炮兵团)德国造LeFH18型105mm榴弹炮4门。

德国造SFH18-L/32型150mm榴弹炮4门。

高射炮:32门(编入军高射炮团)丹麦造麦德森M1935型20mm高射炮10门。

瑞士造厄利孔式20mm高射炮6门。

瑞士造苏罗通S5-106型20mm高射炮6门。

德国造Flak18型37mm高射炮10门。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严重、副军长李铁军、副军长张耀明、副军长王耀武、参谋长锺焕全。

第六十一旅旅长吴绍周:辖611团陈平裘部、612团韩宪元部。

第六十二旅旅长刘希程:辖621团冯剑飞部、622团吴兴泗部。

第六十三旅旅长余万程:辖631团陈德法部、632团周天健部。

第六十四旅旅长罗奇:辖641团王锡钧部、642团杨步飞部。

军补充旅旅长:辖第一团肖冀勉部、第二团刘先临部。

军炮兵团团长郑会煊。

军高射炮团团长辛文锐。

军工兵团团长冯圣法。

军辎重团团长石祖德。

抗战爆发时该军在皖中地区整训,后调往平津战场参战,平津失利后,参加临沂、徐州等战事,后调鄂北修整,并隶属于湘鄂赣战区。

……

第七军:该军由原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一部改编而成。

兵力:3.5万名官兵。

步枪:11000余支。

捷克VZ98/22型7.92mm步枪4000余支。

长安造仿斯普林菲尔德M1903式7.62mm步枪2000余支。

汉阳造仿1888委员会式7.92mm步枪5000余支。

冲锋枪:800余支。

济南造仿MP18式9mm冲锋枪800余支。

驳壳枪:500余支。

德国造毛瑟1914型7.63mm驳壳枪500余支。

晋造十七年式11.43mm驳壳枪100余支。

轻机关枪:600余挺。

汉阳造仿捷克ZB26型7.92mm轻机关枪300余挺。

长安造仿ZB26/30式7.92mm轻机关枪300余挺。

重机关枪:200余挺。

汉阳造三十节式7.92mm水冷机关枪100余挺。

长安造仿勃朗宁1917A1式水冷机关枪100余挺。

高射机关枪:无。

掷弹筒:300余具(每排1具)平凉造45mm掷弹筒300余具。

迫击炮:66门(步兵每营2门)汉阳造82mm迫击炮26门。

宁造82mm迫击炮30门。

晋造83mm迫击炮10门。

重迫击炮:14门(编入军重迫击炮团)法国造240mm阀门式重迫击炮14门。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步兵每旅4门)平凉造仿le.IG 18型75mm步兵炮16门。

山炮:16门(其余编入军炮兵团)晋造十三年式75mm山炮6门。

汉阳造汉十年式75mm山炮4门。

沈阳造辽十四年式75mm山炮6门。

野炮:12门(编入军炮兵团)晋造十四年式75mm野炮6门。

平凉造仿施耐德M1897型75mm野炮6门。

重炮:2门(编入军炮兵团)沈阳造辽十四年式150mm榴弹炮2门。

高射炮:12门(编入军炮兵团)瑞士造苏罗通S5-106型20mm高射炮12门。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孙桐萱、副军长谷良民、副军长展书堂、参谋长唐邦植。

第七十一旅旅长赵心德:辖711团史大福部、712团滕运荣部。

第七十二旅旅长马进功:辖721团孙正训部、722团张清秀部。

第七十三旅旅长雷太平:辖731团吴化文部、732团贾本甲部。

第七十四旅旅长赵相贤:辖741团李轩德部、742团张德蕴部。

补充旅旅长刘泮水:补充第一团赵廷璧部、补充第二团田海中部。

军炮兵团团长谢世杰。

重迫击炮团团长张树林。

军辎重团团长孙学发。

军手枪团团长刘崇武。

抗战爆发时该军在胶济铁路沿线布防,青岛和济南沦陷后,该军参加临沂保衞战、徐州会战、归德会战,后调豫南休整并归冀豫战区指挥。

……

第八军:

该军由以湘军旧部为主的原中央军旁系部队并合东(即原湘西,民国二十三年后划入以重庆为首府的合州省)民团编成,因组成该军的部队在“民、防”之战中充当国民党中央军余部炮灰,结果损失极大,虽调拨合东民团及中央军原有炮兵部队加强,但人员和武备依旧不足。

兵力:2.4万名官兵。

步枪:8000余支。

汉阳造仿1888委员会式7.92mm步枪3000余支。

美国造恩菲尔德M1917式7.62mm步枪5000余支。

冲锋枪:400余支。

自制仿MP18式9mm冲锋枪400余支。

驳壳枪:300余支。

汉阳造7.63mm驳壳枪300余支。

轻机关枪:200余挺(步兵每连2挺)汉阳造仿捷克ZB26型7.92mm轻机关枪100余挺。

比利时造FN勃朗宁式7.92mm轻机关枪100余挺。

重机关枪:60余挺(步兵每营2挺)宁造民廿四式7.92mm马克沁水冷机关枪60余挺。

高射机关枪:无。

掷弹筒:无。

迫击炮:30门(步兵每旅6门)汉阳造82mm迫击炮16门。

宁造82mm迫击炮14门。

重迫击炮:4门(编入军炮兵营)沈阳造辽十九年式150mm迫击炮4门。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4门(编入军炮兵营)德国造le.IG 18型75mm步兵炮4门。

山炮:无。

野炮:4门(编入军炮兵营)德国造克虏伯M1905型75mm野炮4门。

重炮:2门(编入军炮兵营)德国造LeFH18型105mm榴弹炮2门。

高射炮:6门(编入军高射炮连)丹麦造麦德森M1935型20mm高射炮6门。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王东原、副军长许克祥、参谋长柳际明。

第八十一旅旅长黄子恒:辖811团梁祗六部、第812团田君健部。

第八十二旅旅长阮肇昌:辖821团唐生海部、822团隆子雍部。

第八十三旅旅长汪之斌:辖831团陈为韩部、第832团戴季韬部。

第八十四旅旅长施中诚:辖841团于兆龙部、842团王敬箴部。

补充旅旅长罗霖:辖第一团李琰部、第二团彭位仁部。

军辎重团团长吴恒良。

军炮兵营营长丁先朋。

军高炮连连长谷维帧。

抗战爆发时,该军正在淮南整训,后调入锡澄国防线作战,损失很大,后调浙西休整并参加南昌保衞战、金衢保衞战等战役。

……

第九军:

该军由粤军一部编成。

兵力:2.9万官兵。

步枪:10000余支。

粤造二十一年式7.92mm步枪6000余支。

英国造李·恩菲尔德No.1型7.7mm步枪4000余支。

冲锋枪:900余支。

石井造仿MP18式9mm冲锋枪900余支。

驳壳枪:400余支。

西班牙造阿斯特拉M902型7.63mm驳壳枪400余支。

轻机关枪:800余挺。

英国造布伦式7.7mm轻机关枪400余挺。

捷克造ZB26型7.92mm机关枪400余挺。

重机关枪:180余挺。

捷克造ZB37式7.92mm气冷机关枪80余挺。

英国造维克斯Mk.Ⅰ型7.7mm水冷机关枪100余挺。

高射机关枪:无。

掷弹筒:无。

迫击炮:60门(步兵每营2门)汉阳造82mm迫击炮26门。

宁造82mm迫击炮14门。

英国造莫尔塔(Mortar)MKⅡ型3英寸迫击炮20门。

重迫击炮:20门(步兵每团2门)平凉造120mm中型迫击炮。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30门(每旅6门)潖江造仿Pak36型37mm战防炮30门。

山炮:16门(编入军炮兵团)汉阳造汉十年式75mm山炮4门。

潖江造仿博福斯M1930年型75mm山炮12门。

野炮:8门(编入军炮兵团)潖江造仿德国le.FK18型75mm野炮8门。

重炮:2门(编入军炮兵团独立重炮连)潖江造仿德国LeFH18型105mm榴弹炮2门。

高射炮:16门(编入军炮兵团高射炮营)平凉造仿厄利孔20mm高射炮8门。

瑞士造苏罗通S5-106型20mm高炮8门。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张达、副军长黄涛、副军长陈章、副军长莫希德、参谋长廖鸣欧。

第九十一旅旅长李洁之:辖911团林伟俦部、912团林君勣部。

第九十二旅旅长黄志鸿:辖921团何旭初部、922团李冠伦部。

第九十三旅旅长邓琦昌:辖931团刘丽生部、932团马挥部。

第九十四旅旅长梁荣球:辖941团谢冠群部、942团李友庄部。

军补充旅旅长赵仲容:辖第一团吴耀波部、第二团锺定天部。

军炮兵团团长陈见田。

军辎重团团长郑训晟。

抗战爆发时,该军在惠州以东地区操训,后负责惠州、潮州方面守备,日军进攻珠江三角洲后,一部由张达带领退保潮州地区,一部由黄涛带领退往河源和梅州方向。

……

第十军:

该军由原国民革命军第十一路军改编——该军虽然一直在各路军阀中混迹,但由于在“民、防”之战中第一时间倒戈,因此,受到国防军特殊关照,基本实现武备国防军化。

兵力:3.5万名官兵。

步枪:12000余支。

长安造仿斯普林菲尔德M1903式7.62mm步枪7000余支。

美国造恩菲尔德M1917式7.62mm步枪5000余支。

冲锋枪:1000余支。

长安造仿MP28式冲锋枪1000余支。

驳壳枪:500余支。

西班牙造阿期特拉M903型7.63mm驳壳枪300余支。

晋造十七年式11.43mm驳壳枪200余支。

轻机关枪:730余挺。

长安造仿勃朗宁1919A4式7.62mm轻机关枪200余挺。

比利时造FN勃朗宁式7.62mm轻机关枪230余挺。

长安造仿勃朗宁BAR1918式7.62mm轻机关枪300余挺。

重机关枪:250余挺。

长安造仿勃朗宁M1917A1式7.62mm水冷机关枪250余挺。

高射机关枪:12挺(编入军高射炮团高射机枪营)长安造12.7mm仿美制M1921式高平两用机关枪12挺。

掷弹筒:730余具。

平凉造45mm掷弹筒730余具。

迫击炮:54门(步兵每营2门)汉阳造82mm迫击炮16门。

宁造82mm迫击炮20门。

平凉造82mm迫击炮18门。

重迫击炮:36门(步兵每团4门)平凉造120mm中型迫击炮36门。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32门(步兵每团4门、特务团无)沈阳造辽十四年式37mm平射炮20门。

平凉造仿le.IG 18型75mm步兵炮12门。

山炮:42门(步兵每旅6门、其余编入军炮兵团)晋造十三年式75mm山炮10门。

晋造十七年式75mm山炮4门。

沈阳造辽十四年式75mm山炮18门。

平凉造仿施耐德M1919型75mm山炮10门。

野炮:12门(编入军炮兵团)平凉造仿施耐德M1897型75mm野炮12门。

重炮:6门(编入军炮兵团重炮营)德国造LeFH18型105mm榴弹炮6门。

高射炮:24门(编入军高射炮团)平凉造仿厄利孔20mm高射炮24门。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刘茂恩、副军长武庭麟、参谋长于耀东。

第一零一旅旅长武庭麟:辖1011团尹作斡部、1012团杨天民部。

第一零二旅旅长姚北辰:辖1021团马祺臻部、1022团邱键部。

第一零三旅旅长邢清忠:辖1031团段国杰部、1032团王文才部。

第一零四旅旅长徐鹏云:辖1041团刘惠心部、1042团徐鹏云部。

军特务团团长李纪云。

军炮兵团团长冯兴斋。

军高射炮团团长何营梁(洛阳派入)军辎重第一团团长刘献捷。

军辎重第二团团长武良杉。

军官教导队队长赵和璧。

抗战爆发时,该军奉命进驻海州一线,预防日军登陆,后参加徐州会战、归德会战、淮北会战等战役,归徐鲁豫战区指挥。

……

第十一军:

“民、防之战”中,中央军嫡系部队都遭到极其惨重的打击,蒋介石下野后,中央军余部由国防军收编成9个军,该军就是其一。

兵力:2.7万名官兵。

步枪:9000余支。

宁造中正式7.92mm步枪2800余支。

捷克造ZH29式7.92mm半自动步枪3200支。

比利时造FN.M1930式7.92mm步枪3000余支。

冲锋枪:900余支。

宁造仿MP18式冲锋枪900余支。

驳壳枪:400余支。

汉阳造7.63mm驳壳枪400余支。

轻机关枪:600余挺。

宁造仿ZB26式7.92mm轻机关枪400余挺。

比利时造FN勃朗宁式7.92mm轻机关枪200余挺。

重机关枪:100余挺。

宁造民二四式7.92mm水冷机关枪70余挺。

捷克造ZB37式7.92mm气冷机关枪30余挺。

高射机关枪:无。

掷弹筒:无。

迫击炮:44门(步兵每团4门)宁造82mm迫击炮44门。

重迫击炮:无。

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30门(步兵每旅6门)德国造PaK-35/36型37毫米战防炮30门。

山炮:18门(编入军炮兵团)法国造施耐德M1923型75mm轻型山炮8门。

瑞典造博福斯M1930型75mm山炮10门。

野炮:12门(编入军炮兵团)日本造三八式75mm野炮6门。

德国造克虏伯M1905型75mm野炮6门。

重炮:8门(军炮兵团)德国造LeFH18型105mm榴弹炮4门。

沈阳造辽十四年式150mm榴弹炮4门。

高射炮:28门(编入军高射炮团)丹麦造麦德森M1935型20mm高射炮6门。

瑞士造苏罗通S5-106型20mm高射炮12门。

德国造Flak18型37mm高射炮10门。

又:该军装备德国造M35式钢盔。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张治中、副军长丁治磐、副军长宋希濂、副军长贺光谦、参谋长陈天民。

第一一一旅旅长锺彬:辖1111团严正部、1112团谢晋元部。

第一一二旅旅长郑洞国:辖1121团易安华部、辖李鸿僖部。

第一一三旅旅长戴安澜:辖1131团陈采夫部、辖1132团丁立群部。

第一一四旅旅长邱清泉:辖1141团宋思一部、1142团朱赤部丘。

军补充旅旅长龙慕韩:辖第一团高吉人部、第二团王哿仁部。

军教导团团长刘嘉树。

军工兵团团长王家槐。

军炮兵团团长蔡培元。

军高射炮团团长洪士奇。

军辎重团团长王公遐。

抗战爆发时,该军正在苏北整训,后调入淞沪战场,华东沦陷后,调往赣南整补,后参加南昌保衞战和武汉保衞战。

……

第十二军:

该军由晋军一部编成。

兵力:4.2万名官兵。

步枪:14000余支。

晋造仿三八式6.5mm步枪14000余支。

冲锋枪:800余支。

晋造仿汤姆森M1921式11.43mm冲锋枪800余支。

驳壳枪:600余支。

晋造十七年式11.43mm驳壳枪600余支。

轻机关枪:650余挺。

长安造仿ZB26/30式7.92mm轻机关枪250余挺。

晋造仿大正十一年式6.5mm轻机关枪400余挺。

重机关枪:220余挺。

晋造6.5mm仿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关枪220余挺。

高射机关枪:无。

掷弹筒:220余具(步兵每连2门/具、骑兵每连1具)晋造60mm轻迫击炮220余具。

迫击炮:74门(步兵每营2门、骑兵每连1门)晋造75mm迫击炮34门。

晋造83mm迫击炮40门。

重迫击炮:无平射炮/战防炮/步兵炮:44门(步兵每团4门)沈阳造辽十四年式37mm平射炮26门。

平凉造仿le.IG 18型75mm步兵炮18门。

山炮:46门(步兵每旅6门、骑兵每旅4门、其余编入军炮兵团)晋造十三年式75mm山炮46门。

野炮:24门(编入军炮兵团)晋造十四年式75mm野炮12门。

晋造十八年式88mm野炮12门。

重炮:6门(编入军炮兵团)晋造十六年式105mm重山炮4门。

沈阳造辽十四年式150mm榴弹炮2门。

高射炮:18门(编入军高射炮营)平凉造仿厄利孔20mm高射炮18门。

另,该军教导团编入一个普通汽车加装铁板而成的装甲汽车连,该连共有10辆搭载马克沁机关枪的装甲汽车。

主要军官名单:

军长傅作义、副军长杨澄源、参谋长梁春溥。

第一二一旅旅长叶启杰:辖1211团田树海部、1212团孙岚峰部。

第一二二旅旅长陈炳谦:辖1221团董其武部、1222团刘奉滨部。

第一二三旅旅长许鸿林:辖1231团安春山部、1232团袁庆荣部。

第一二四旅旅长胡三余:辖1241团鲁英麟部、1242团张濯清部。

独立第一旅旅长彭毓斌:辖第一团雷仰温部、第二团王雷震部。

骑兵第二旅长白濡青:辖第三团孟庆祥部、第四团部孙兰峰部。

教导第三团团长郭景云。

炮兵第二十九团团长金振声。

工兵第二团团长马奉瑛。

辎重第三团团长吕汝骥。

军高射炮营营长谷怀安(国防军调入)抗战爆发时,该军正驻扎在大同周边,负责天镇、阳原、阳高、大同方向的防御,大同保衞战失利后,该军转入晋西北地区修整。

……

第十三军:

该军由桂军一部合编而成。

兵力:3.1万官兵。

步枪:10000余支。

汉阳造M1888式7.92mm委员会步枪4000余支。

粤造二十一年式7.92mm步枪4000余支。

比利时造FN.M1930式7.92mm步枪2000余支。

冲锋枪:1100余支。

南宁造仿MP18式9mm冲锋枪1100余支。

驳壳枪:400余支。

西班牙造阿斯特拉M900型7.63mm驳壳枪300余支。

轻机关枪:500余挺(步兵每排2挺)汉阳造仿捷克ZB26型7.92mm轻机关枪200余挺。

长安造仿ZB26/30型7.92mm轻机关枪400余挺。

重机关枪:80余挺(步兵每连1挺、特务团无)柳州造仿马克沁式7.92mm水冷机关枪80余挺。

高射机关枪:无。

掷弹筒:180余门/具(每连2具)刘湘造47mm轻迫击炮180余具。

迫击炮:40门(步兵每团4门)汉阳造82mm迫击炮26门。

南宁造82mm迫击炮14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