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使臣长得不一样(1 / 2)

我是顺平侯 顺平侯 1545 字 2023-01-07

</p>

赵云取消那些虚礼,只等五凤楼上的朝钟鸣响,大家在礼仪官引领下进入大殿,按顺序站好,奏乐声一响,皇帝出来。至于那些前边后边站着的,赵云一概免了,只吩咐一名太监在旁协助,朝会便可清清爽爽的开始。&lt;/p&gt;

固定的两个环节刚一结束,光禄寺卿率先出班献上辞呈,口称年老体衰,已不能为皇帝分忧解难,恳请告老还乡。&lt;/p&gt;

赵云记得他,杨所修弹劾“不孝”的四个人之一,不算魏忠贤的心腹,却也多有瓜葛。&lt;/p&gt;

既然怂了,赵云饶他一命,言道:“允!爱卿为国辛劳,当赐养老之物,着吏部依规提出申请后办理。”&lt;/p&gt;

光禄寺卿如释重负,高喊谢恩,退下朝堂。&lt;/p&gt;

他刚走,又一人出班,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崔呈秀朗声说道:“陛下,臣崔呈秀比他还要大上三岁,自从家母去世,心中哀痛不已,近来百病缠身,无力承担国事,恳请辞官还乡,并向太仓捐赠臣在京城的家产,还望陛下允准!”&lt;/p&gt;

赵云看着他,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不过嗓门还挺大的。&lt;/p&gt;

按理说,他不忍加害,但你是魏忠贤的头号心腹啊,那些坏事都是你出的主意,又怎能饶恕?&lt;/p&gt;

“崔爱卿,兵部非同小可,缺少你这样老成持重之人。”&lt;/p&gt;

崔呈秀还要再求,侧前方站立的魏忠贤瞪他一眼。那意思好像在说,你们都溜了,咱家一个人怎么办?&lt;/p&gt;

赵云又道:“烦请崔爱卿继续处理兵部事务,京营操练、边军整顿、辽东军务、训练新军、军械打造、战马饲养都少不了你。”&lt;/p&gt;

崔呈秀见皇帝这么说,虽不知他是否发自内心,却要表达自己的诚意,言道:“启禀陛下,兵部事务繁杂,臣恳请辞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lt;/p&gt;

赵云点头,世人都说崔呈秀是魏忠贤帐下头号谋士,看来此言不虚。&lt;/p&gt;

午门示威事件之后,也许魏忠贤心存侥幸,但崔呈秀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们一伙败局已定。&lt;/p&gt;

于是,他主动辞官,愿意贡献在京城的一切财产,而且明确指明交给太仓。&lt;/p&gt;

这是**裸的示好,意思是说我输了,我滚蛋,家产充公,留我一条命。皇帝统一税赋收取,他点名捐给太仓库,侧面表明自己支持皇帝的决策,财政税赋统一收取、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是无比正确的。&lt;/p&gt;

赵云没领他的情,拒绝他告老还乡的请求,并点名兵部还有一堆活等他。&lt;/p&gt;

崔呈秀一计不成,想着办法继续讨好,申请辞掉他在都察院的差事。&lt;/p&gt;

兵部是六部之一,属于执行部门。而都察院是监察部门,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以前也有人兼职监察院左都御史,可那只是个荣誉称号,主要目的是解决官员品级的问题,并不真的在都察院管事。&lt;/p&gt;

但崔呈秀不同,自从有了这个头衔,都察院大小事务都要插手,为魏忠贤把持住这个重要部门。&lt;/p&gt;

现在他提出辞掉,还是变相的讨好,把都察院这么重要的部门交还皇帝。&lt;/p&gt;

赵云再不领情说不过去,于是说道:“崔爱卿拳拳忠君爱国之心,朕不胜感动,便允你辞掉左都御史一职,改加少保衔。”&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