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保是个加官,从一品,只是个荣誉称号,赵云大方的送给崔呈秀。</p>
都察院不能没人理事,他转头看着群臣,吩咐道:“左都御史一职由袁可立接任。”</p>
众人表情明显一滞,袁可立年纪不小,做过多年地方官,查过很多奇案、要案,最猛的是在女真人手里抢回大片失地,在他做登莱巡抚期间,反间计、火攻计用的炉火纯青,又是攻城略地,又是策反敌将,东江的毛文龙对他服服帖帖,宁远的袁崇焕也不敢出言顶撞。</p>
对群臣来说,这样的人物主事都察院是很恐怖的,但你又没有反对的理由,袁可立有太子太保的头衔,做左都御史是大材小用。大家唯一的指望是袁可立年龄大,六十有五了,恐怕蹦跶不了几年。</p>
见无人反对,赵云心中得意,有袁可立到场,看你们还敢午门示威?看你魏忠贤还能兴风作浪?</p>
赵云很在乎这个人才,在他仍旧在路上的时候,开始盘算怎么用他。</p>
按理说,辽东最需要袁可立,东江的毛文龙需要安抚,或者弹压。关宁锦那块矛盾重重,将领满桂被孤立,意味着其他人抱团,俨然有几分军阀的气质。更重要的是民心,需要袁可立这样的高手出场,让民众更愿意跑到大汉,而不是女真部落。至于那些离间挖墙脚,偷袭了,火攻了,7]<路并进作战了,袁可立是个中高手。</p>
但是,大汉吏治腐朽不堪,如果处理不好会后院起火,赵云需要都察院的雷霆手段,不单是惩治贪官,更希望起到震慑作用,让臣子们各就各位。可以有朋友,但不能结党,可以贪财但不能恬不知耻,可以好色但不能耽误干活。</p>
思来想去,袁可立是最佳人选。本打算等魏忠贤倒台,崔呈秀跟着完蛋,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空出来,赵云再行宣布。</p>
既然崔呈秀一片“好意”,赵云领情,待处罚时会给你的子孙留一线生机。</p>
崔呈秀谢恩,退回队列。</p>
今日的重头戏来了,在赵云示意下,太监曹化淳宣读工部尚书李养德的种种恶行。</p>
黄河堤琐洛阳段的修理加固,李养德贪墨十万两白银中的一半。</p>
先帝陵寝修建,五年来投入累计超百万两,至今工程进度迟缓,其中有三十万两被李养德及同伙瓜分。</p>
工部所辖军器局、兵仗局、火药局制造的军械偷工减料,不顾前方军士死活。其中,中饱私囊之事时有发生,具体数额还在细查。</p>
去岁,王恭厂火药爆炸,匠役三十余人被烧死,周遭四五里房舍倒塌,据顺天府统计共计一万九百三十余间,百姓死五百三十七人,伤残无数。</p>
曹化淳读到这里,魏忠贤开始冒汗,下面的官员噤若寒蝉。</p>
对工部来说,贪污工程款稀松平常,哪个工程不得捞点?李养德作为工部尚书,说你贪,你便是贪了,百口莫辩。</p>
修堤琐如此,修陵寝也是如此。让你找皇帝要钱,一开口就是六百万,皇帝派锦衣卫查你的账,怎能不出问题?</p>
至于军械,辽东那边经常反映,刀枪易断,弓弩不合规格,火药易炸膛,诸如此类。袁崇焕在宁远驻防时曾经严肃的上疏,要求工部将工匠的名字刻在军械上,一旦发生问题便于追责,为此还得罪不少人。</p>
最后提到的王恭厂大爆炸最匪夷所思,这个事件在历史上有个称呼:天启大爆炸!</p>
后世传的可邪乎了,什么皇帝听到一声巨响,吓得钻进御书案下面。什么女子被振动波冲击浑身**,却毫发无损。还有几十里外发现大量衣物,丢了衣物的自然赤身裸体。说的好像这不是爆炸,而是个超级大流氓,专爱脱女人衣服。</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