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日斗金(1 / 2)

宫宴散席,百官告退。

有的臣子不疾不徐,有的臣子快步如飞,殿内登时空了一大半,李天吩咐太监关上殿门,看向黄准笑问道。

“仲常,户改局朕也有段时日没去了,最近可好?”

黄准最近因户改一事春风得意,满面都泛着红光,闻言拱手一礼,嘴角含笑道:

“承陛下关心,户改之法还算顺利。截止到昨日,东城五坊二十余万百姓身份证已尽数绘制完成。

共得银七十八万两,刨去户改局,工部,银作局属官俸禄和铸造本钱,余银七十六万三千余两。”

户改局衙门就在户部后院,黄准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夏元吉的眼睛,不过夏元吉并未问过售卖身份证一事,眼下听到七十多万两,顿时失态的惊呼出了声。

“怎会有如此之多?”

“哈哈,我还以为夏老早就知道了。”黄准朗声一笑,朝李天拱了拱手,看向夏元吉解释道:

“东城二十余万百姓,铜铁制的身份证共售十八万一千三百二十张,得银两万一千七百余两;

银铁制身份证共售一万七千四百五十张,得银三十四万九百两;金铁制身份证共售两千零五十四张,得银四十一万八百两。

三者相加,不多不少,正是七十八万两。”

听着黄准口中精确到个位数的数据,夏元吉两眼怔怔出神,喃喃道:

“去年夏秋税粮,国库一共收了三千两百万石粮食,二十九万匹丝绢,一百六十万布。

不算课税杂物,全折合成银子,不到一千万两,划到每月大概是八十三万两。”

说到这里,夏元吉猛然回神,两眼直勾勾的看着黄准道:

“黄局长,如果老夫没记错的话,户改之法今日才是第十天吧。”

“夏老记得不错,除去调配人手和提前准备,今日正是户改之法推行的第十天。”黄准满脸笑意,拱手一应。

夏元吉闻言长叹了口气,缓缓低下了头,自言自语不停,也不知在念叨些什么。

李天见夏元吉这个模样,心里明白这个每天为国库愁白了脑袋老头,准是被黄准给刺激到了,连忙出声劝慰道:

“夏尚书,这户改局就是一锤子买卖,夏秋税粮却是年年都要收,不可相提并论。”

“不。”夏元吉满头白发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惨然一笑道:

“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一千两百万户,六千万余万百姓,就是每人只买一张,也有上亿两银子了。

老臣......老臣这个户部尚书,做的不称职啊。”

言罢,夏元吉宛如破旧的风箱般,吭哧吭哧的咳嗽了起来,一张老脸满是颓然之色,出列拜地道:

“老臣任职户部二十四年,愧对三帝信任有加,老臣...老臣请陛下治罪。”

唉,李天无奈的叹了口气,夏元吉这是钻牛角尖了。

赚钱跟花钱能一样吗?多少豪族几代人攒的财富,被不肖子孙几年就败光了。

不过对夏元吉,李天不能像对其他大臣那样,夏元吉是三朝元老,不管他怎么说,对方心里肯定都会胡思乱想。

亲自下场将夏元吉搀起,李天只得尽力平和道:

“夏公,别的朕也不好多说,你只需明白一件事,朕不能没有你,我大明不能没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