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王安石泻湖造田(1 / 2)

朱瞻基也跟着凑热闹说道,

“没错,哪里的确是沈万三的庄园,不过现在哪里已经成了一个园子,好像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吧!”

说起沈万三,这个可是明初最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一,在南京城的出名程度,甚至可能比他们老朱家的人还要出名。

但可惜的是,当年一场蓝玉案,牵扯的人实在太多了,沈万三的儿子因为和蓝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也被牵连,导致曾经富甲天下的沈家彻底从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就连他们家曾经问鼎天下的庄园,现在也不过成了供游人玩了的消遣之地。

但杨素问想要说的并不是沈万三庄园以及沈万三。

他想说的其实是另一个人。

那人就是北宋鼎鼎有名的大诗人,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

之所以杨素问画的那个圈会被人误会成是沈万三的庄园,主要原因是这个草图是在是潦草,而他想说的那个地方,又和沈家庄园太近了,所以众人才误会了。

他瞧一时半会众人也猜不出来,所幸就自己说了出来。

“你们都误会了,我真正想说的其实并不是沈家庄园,而是想说一块碑!”

听到碑这个字。

突然有人好像想起了什么,大声说道,

“杨队长,你说的该不会是,当年的王安石泻湖造田碑吧!”

杨素问脸上终于是露出了笑容,总算是有人想起来了。

一说到这个石碑,在南京也住了不少年头的朱瞻基,猛地一拍大腿,惊喜的道,

“杨队长,你该不会是想……想效仿王安石……”

说道这里,朱瞻基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表达的自己想法了。

杨素问微微一笑道,

“这还要多亏了太子殿下您的提醒。

放干整个玄武湖的湖水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我们效仿当年的王安石,将西北角的堤坝重新连通,凭借东高西低的优势,未必没有可能将,玄武湖的西北角变成一块良田!”

当年,王安石先后在浙江,安徽,江苏等地为官,从一个小小的通判做到了知州。

宋熙宁七年,王安石任江宁府知府(江宁就是后来的南京)。

在一次在玄武湖上游玩的时候,感慨良多。

原本的历史上,金陵这个地方其实是没有玄武湖的,只是后人为了游玩方便,便引河水倒灌,生生在江宁的中心造出了这么一个占地两万多亩的巨大人工湖。

他感觉,这样一大片好地方,只是为了玩乐,实在是太浪费了。

于是就上书朝廷,想要将整个玄武湖的湖水放掉,造万亩良田,充盈江宁百姓。

他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宋神宗和江宁百姓的一致赞同。

于是,王安石就带领,江宁十余万百姓,“开十字河,立四斗门!”

将湖水倾泻一空,得良田两万余亩。

两万亩良田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江南地区虽然良田众多,可因为人口的也同样众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