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母慈子孝
元丰八年八月癸未(二十二日)。
秋意渐渐来临,汴京城的梧桐开始落叶。
赵煦和往常一样,在御花园中散步、消食。
冯景紧紧跟着,一边走一边汇报着今日朝堂上的事情。
“都堂上议功已定……”
“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韩维,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判大名府,并兼任北京留守,增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尚书左丞、门下侍郎章惇,寄禄官自通议大夫为正议大夫,勋转上柱国,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一百户,为阳城县开国伯……”
“步兵副都指挥使、容州观察使苗授,为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入内押班、昭宣使宋用臣,为宣政使……”
“其他有功官吏、将佐,各依条贯升迁、赏赐不等……”
这些钱赵煦自然不会将它们重新送回大内的封桩库——好不容易有了一笔可以自由支配的财富,谁会轻易还回去?
现在曾布没有经筵官的头衔,那当然是只能让有经筵官头衔的人充任了。
赵煦当初是故意夸大了需要的财帛数字的!
就是欺负两宫不懂数学,也是瞧准了没有人会反对,才借故将这笔钱,送到了河北,就是要拿着秋汛后结余的这笔钱来当启动资金的。
说不定,孙子都可能有六哥那么大了。
然后向太后就听到了她的孩子在帷幕前,恭敬的拜贺:“儿臣煦,恭贺母后四十华诞……”
这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开启,后果极其严重。
片刻后,帷幕后便传来了脚步声。
这很合理,翰林学士必为经筵官。
“恭愿母后,千秋长乐……”
向太后则是看着,已经快要长到她的胸口的这个孩子。
户部尚书就是三司使,而三司使,可是计相!
普遍认为,户部尚书之后,一般再外放一任,就可以拜宰执。
更不要说,为了防止百姓灾年生事,在灾区大量招刺灾民为厢军。
就是,直接从户部尚书拜为宰执也是可以的。
赵煦听完冷笑一声:“脑子坏掉了!”
“至于曾学士的翰林学士位置……则是以兵部侍郎范纯仁充任……”
赵煦在女官的服侍下,擦了擦身上的汗,换了干净的衣服。
而受灾地区,接下来好几年的赋税更是想都别想要。
因为他记得上上辈子小张口决堤后,仅仅是赈灾,就运了几十万石的粮食去灾区。
不过,这个事情赵煦不会直接插手。
暗示一下韩绛、吕公着就行了。
这个时候,帷幕外传来了石得一的声音:“娘娘,大家来了……”
绕着花园走了两圈,然后又小跑了一圈。
他确实是又长高大概一寸多。
张氏微笑着颔首而去。
冯景不知道这些事情,他继续汇报着:“翰林学士曾布,似乎要改任户部尚书了……”
赵煦笑着道:“太夫人是母后生母,也是我的外祖……”
向太后听完,立刻走出帷幕,将那个孩子扶起来。
赵煦就更满意了。
“听人说,好像是要改任兵部尚书……”
这些粮食的价值,就已经超过了赵煦拨出的钱帛。
向太后看着赵煦真情实意的模样,忍不住将他搂在怀中:“真是菩萨保佑,让我竟能得到六哥这样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