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来自港府的反击(1 / 2)

香江新豪门 任猪飞 1872 字 17天前

5月26日。

港府拍卖新财政年度首期2幅土地,第一幅位于粉岭联和墟,底价18亿港元,媒体依据市场行情,预计成交价在28~30亿;第二幅在元朗风琴街,起价4.8亿港元,预计成交价7~8亿港元。

预期的成交价自然属粗略估计,依据是以往的经验,但一切得看拍卖的结果。行业人士大都预测,成交价会高出政府底价的20%至30%。

拍卖结果“爆冷”,在毫无竞争气氛之下,以略高于底价成交。

粉岭的一幅地,成交价为20.4亿港元,比预期的28~30亿港元低了许多;

元朗一幅地,以5.1亿港元成交,也比预期的7~8亿港元低了3成多。

消息传出,股市骤起抛风,其中地产股跌得最凶。

香港各大报章纷纷报道此事,“内幕”渐渐“大白”。

据披露出来的“事实”,香港主要的华商及英资地产商,在拍卖前夕“密聚”于咖啡室,其中有长实的周年茂、新时代的梁真勋、新地郭炳江和陈巨源、新世界梁志坚、恒基温文仪、恒隆陈启宗和袁伟良、太古地产简基富……

人们怀疑发展商在拍卖前已“斟掂数”,但他们事后声称只是就地产商会会务召开会议。

有人对此仍持怀疑,拍卖竞投如战役,拍卖前夕各家都进入临战状态,哪来这份“闲情雅兴”商议与拍卖无关的事?

当天拍卖开始,拍卖官以18亿港元开价(粉岭一幅地),每口叫价加2千港元。开投后竟有8分钟没有买家承价,在拍卖场,无人承价竞价8分钟可用“漫长”一词。其后南丰首先承价,百保利竞价,再后新世界叫价至19.8亿港元。几大竞投财团“咬耳仔”异常忙碌,承价竞价之中,各财团大联合终于完成,最终由南丰出面以20.4亿港元投得。

这幅地的买家有13家发展商,它们是长实、南丰、新时代、新世界、新地、信和、嘉里、恒隆、恒基、太古、百利保、新加坡发展银行、中国海外。其中大古是英资;信和、嘉里、新加坡发展银行是东南亚侨资的在港公司;华夏海外是中资,隶属华夏建设部。

据称整项发展计划总投资约30亿港元,由长实出任项目经理。

第二幅元朗的地拍卖,简直就是第一幅地的翻版。起价4.8亿港元,每口1000港元,只叫了三口便彻底冷场,拍卖官只得以5.1亿港元落槌。第二幅地财团组合数更多,达15个。除上述的13家财团外,庄士企业及广生行亦欣然加盟。

参加拍卖会的采访记者及“观察家”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这是发展商以行动向港府摆姿态,切勿以强硬措施冷却楼市,否则会影响卖地收入;亦有人担扰发展商垄断组织买入低地价,可以赚取惊人利润。

5月27日《大公报》發表社论。社论说:

“可以说,这是近年拍卖场上少有的冷落景况。以往,多半竞投激烈,屡创新高……事实上,(官地)地价一下子暴跌1/3,也终究不是香港整体经济之福。以5月26日卖地的反应为例,股市就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地产股急跌,投资者不知所措……”

地价太高,要回一回;楼价太贵,与市民的购买力脱节,要作出调整。这是大家的共识,也希望能见到这种情形有秩序地、温和地、缓慢地出现,而非急升之后出现暴跌。5月26日的卖地,是特殊环境、特殊因素的产物,不能以此为准,否则,会添增香港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平稳过渡不利……

对5月26日卖地场上发展商“联手投地”的做法,不少人有异议。这并非不容许发展商组财团购入土地,而是不能出现变相垄断的局面。倘若真如此,就不是一个公平的市场了。

《资Z家》杂志称:“70年代以前,香港官地拍卖场中经常出现地产商合作竟投土地……随着官地拍卖制度及付款条件制度化,加上地产发展商自律,过去那种联手压价、私下分利的方法已不复见。今次重施故伎,引起公众人士猛烈抨击。”

市场人士分析,自半年多来,港府不断收紧对买卖楼宇的限制,楼市较年初下跌15%,平抑楼价见效,置业者持欢迎态度,地产商却耿耿于怀,故联手压低地价,向港府示威,不要步步紧逼。

又有人认为,地产商联手垄断地价,必减少政府的库房收入,政府的钱,还得用在香港,伦敦又拿不走一分,地产商以牺牲政府库房收入为代价,实不可取。

还有人认为,地产商“执了平货”,并不会“平买平卖”,置业者休想买到平楼,地产商压低地价,只是为获更惊人利润。

批评谴责之词,从四面八方涌向地产商。

这批地产商,甫与港府“交火”而“大获全胜”,却未闻一声喝彩声。

他们立即在香港处于“孤立”的境地,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发言人兼新世界发展总经理梁志坚说:“日前地产发展商联手买地,不是早有预谋去压低地价。当日在拍卖官开价后8分钟,都无人承价,令发展商担心倘政府收回该幅地,会影响日后地价,故他们决定联手投标。”

“过了8分钟都无人应价,发展商都吃惊。现在楼市淡静,楼价在两个月以来跌一成多,加上政府即将公布遏抑楼价措施,发展商看不透后市,故联手出价压低风险。”

梁志坚还声明:“不是每个地产商都能拿出几十亿港元来投资此项目,只有联合多家共同发展。地产发展商确有诚意与政府合作,一齐打击炒楼风气。”

有分析家认为,梁氏的解释不足信服于人,包括新世界在内,至少有七八家有单独财力发展此项计划。况且可卖楼花,而非现楼;不必一次拿出,而可分期多年发展。

《明报》载:“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5月28日出席一项典礼后,否认有关地产商联手压低地价,并表示地价反映发展商只是为分散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