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魔剑入世(1 / 2)

却说这五人,正是虞芷雅远赴塞外,请来赴河南击杀秦皇羸政的飞燕门门中高手。正中之人,乃是楚国大将项燕之子项梁。左侧是他庶弟项缠,在下邳城与张良姐弟乱军中失散后,他便逃到了东胡,找到其兄入了飞燕门。右侧之人,乃是楚国亡臣,名叫宋义。而两位少年,均是项氏族中后起俊秀,握剑的名叫项庄,执钺的名叫项佗。辈份比项梁低了两辈。

秦王政二十二年,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灭魏,羸政便将目光投向了幅员辽阔的楚国。

楚国属分权式部落联盟,楚军悍勇之名,在战国时一时无贰。羸政请老将王翦伐楚,王翦请用六十万大军,羸政不允,改由李信与蒙括联合指挥。楚军大帅项燕集结楚国各族部落,与秦军决战一场,大败李信与蒙括联军。项燕一时声名鹊起,在楚国乃至诸侯各国,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羸政不得已,再请老将王翦,组织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项燕谋略过人,乘胜率土气高涨的楚军向王翦挑战。王翦老谋深算,竟坚壁清野,不肯与战。

秦楚两军相弛日久,由部落联盟组成的楚军逐渐松懈下来。因人数庞大,粮草供应困难。组织混乱,各为其政,部落军团不得已只好退却。王翦此时却发起猛攻,一举击溃战斗力强大的楚军联盟。项燕力战身死,郢都破,楚因而亡国。

项氏家族本是楚国一支强大的部落,因而遭到秦军的残酷剿杀。身为项燕次子的项梁无处藏身,便携楚国亡臣和家族精英,逃到了东胡,创立飞燕门一派。志在恢复楚国,重整山河。

虞芷雅奉师傅莫庄之命,来到东胡,找到了飞燕门。项梁当即应允,赴河南击杀始皇羸政。

琅琊先生久在东胡,两人互有耳闻,却一直未曾谋面。而在此树林中,虞芷雅恰见项宝儿有难,便欲出手相助。

※※※

林中项梁答道:“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琅琊先生如此欺负一个后辈。我飞燕门实在看不过眼。”

琅琊先生冷笑道:“那要看你飞燕门,有无这个本事。”

项梁道:“素闻东胡大人乌力犍对先生持弟子礼,奉先生为上宾,想必先生有惊人绝学。项某不才,愿领教先生高招。”

琅琊先生神情很是不屑,说道:“飞燕门人,尽是一众亡国君臣,丧家之犬。想要管闲事,就来吧。”说话间,从腰间解下一把色作碧绿的剑来。

这剑一出鞘,众人立觉一股砭骨的戾气从剑上透出。只见那剑剑身蜿蜒如蛇,数道红丝隐掩于剑腹,仿佛剑饱饮过了鲜血。剑旁氲氲氤氤笼罩着一团雾气,好似有万千冤魂,发出阴森的怨气。

项梁身旁宋义说道:“何劳掌门亲自动手。项佗,项庄,你们去会会高人。”

二位项氏家族后起俊秀齐声答是,大喝一声,一钺一剑向琅琊先生劈刺而来,势如霹雳,狠若奔雷。

就见那琅琊先生蛇剑左边一撩,右边一划,两道漫天的魔影涌出,瞬时空气仿佛凝结,似有千万道黑影,幻为千万个骷髅头,张牙啮齿一起涌动,向项佗项庄扑去。

顿时二人兵器,如陷入泥沼,被那魔影纠缠,再难挥舞。

只听琅琊先生叱一声:“咄!”枯藤般的左手一挥,一道大力撞出,二人兵器立即脱手,身躯一震,飞出一丈之外。

场中众人一时大惊。项梁眼睛紧紧盯着琅琊先生手中那剑,骇道:“魔剑!原来先生乃是剑魔传人!”

“项掌门错也!”琅琊先生喉管中发出一阵阴测测的笑声:“老夫不是剑魔传人,而是新一代的剑魔。”

项梁道:“入世有三剑,世外有三仙。原来剑魔便是先生,是项某小视了。”

琅琊先生点点头:“原来项掌门也知道这武林秘辛。不错,入世三剑,老夫敬陪末座。”

江湖故老相传,武林中有六位高人,武功道玄,高深莫测。这句口诀,便是说此六人。入世三剑,指的是榆次剑神盖聂,稷下剑圣曹秋道,琅琊剑魔逆干坤。世外三仙,指的是清溪隐叟鬼谷悬策,毅城仙翁黄石公,天池真人赤松子。而这琅琊先生,不知如何竟成了新一代的剑魔,拥有了逆干坤的兵器,人闻之色变的魔剑。

而琅琊先生刚才这一招,便是逆干坤的绝招——魔影憧憧。简简单单的一撩一划,就挫败飞燕门两位后起俊秀。

面临如此强敌,项梁乃道:“看来我们飞燕门,只好一起上了。”

琅琊先生傲然道:“早该如此。”

项梁高呼一声:“结阵!”

就见衣袂振动脚步穿梭,飞燕门中五人挪移身形,摆出一个阵型。项梁居前,项庄项佗站于两翼,项缠宋义从雁形尾部包抄,布下一个阵式。

原来古时行军打仗讲究布阵。项梁之父项燕,便是布阵的大行家,曾用战阵大破强秦。他这布阵之道便传于了项梁。项梁将之用于武功,创出这用于格斗的群殴阵法。

飞燕门这阵名叫五虎群羊阵,暗含五行变量,有互助之效。一人有危,旁边自有人来救援。

“杀!”项梁发一声喊,五般兵器齐向剑魔琅琊先生招呼而来。

琅琊先生一人面对飞燕门五人公然不惧,把那蛇剑一摇,幻出一团魔影,与五人立时斗将起来。

就见那飞燕门五人一进一退极具章法,一招一式配合得十分默契,显然是联手惯了。

而那琅琊先生一柄魔剑招数诡异精奇,出手皆是极上乘的剑法,而他功力强过飞燕门任何一人甚多,与五人相斗丝毫不落下风。竟有八分在攻,只有两分在守。意态十分从容。只要飞燕门任谁一人稍有疏忽,被他那蛇剑蹭到,便是开膛剖腹!

风声霍霍之间,转瞬之间就斗了五合。眼见那宋义一管铁笔拦腰戳来,突见那琅琊先生将一直拢在左手袖子中的铁爪伸出,箕指一抓,竟将那铁笔抓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