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悬策摇头道:“真龙已出,徒儿你须尽心佐之。岂可学为师一般,如闲云野鹤般闭世修行。”
韩淮楚犹豫道:“若要徒儿帮那刘邦,徒儿自当尽心竭力。只是眼下这沛县难以容身,徒儿也不能留在此间。”
利苍忽然插言问道:“谁是真龙天子?谁是刘邦?”韩淮楚答道:“刘邦即是此间泗水亭亭长。”利苍道:“素闻道长相面神技,难道那刘邦便是真龙天子?合该刘邦推翻秦朝,创立新政?”
鬼谷悬策微微颔首,笑而不答。
利苍瞬时激动起来,喜道:“这么说来,我儒家还有救,不会覆灭?”
韩淮楚心想,“这两千年以来,就你儒家一门独尊,受尽历朝统治者推崇,怎会覆灭?”便道:“只须新君接纳儒家,你们儒家便可重振声威。”
汉高祖刘邦创立汉朝以后,不再排斥百家,儒家便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刘彻之时,有大儒董仲舒上疏朝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儒学便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充斥庙堂的尽数出自儒门。
利苍闻韩淮楚之言,满心欢喜,说道:“不知那刘邦,是否喜欢我们儒士?”
韩淮楚记得史书上说过,那刘邦素来不喜儒生。听说还曾将儒生的冠帽掀下来洒过尿。见那利苍喜不自胜的样子,韩淮楚一时之间倒不知如何作答。他想了一想,说道:“利兄放心,终有一日,你们儒家会守得云开见日天,到时你们这些儒生便可扬眉吐气。只是眼下那刘邦还未成气候。天地之大,你我不知何处才能容身。”
利苍寻思一阵,忽道:“听说有个陈胜在蕲县揭竿而起,兴兵反秦,正在到处攻城掠地。何如韩兄弟与我一道,去投奔义军?”
韩淮楚心知陈胜之兴兵,只能喧嚣一时,终究成不了多大气候,心中大为犹豫。举目望向鬼谷悬策,想听他老人家的意见。
鬼谷悬策颔首道:“秦廷无道,铲除暴秦乃天下有志之士燃眉之急。徒儿你可去助义军一臂之力。”
三人商议妥当,便收拾好随身行李,离开清风观。
※※※
在一个三岔路口,韩淮楚和鬼谷悬策洒泪告别。韩淮楚与利苍二人,结伴南下,去投奔陈胜的反秦义军。
沿途只见大批大批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均是要去参加陈胜的义军。有难民,有乞丐,也有农人,还有江湖侠士,山林流寇。
世人受秦廷涂毒日久,已怨声载道。陈胜在大泽乡点燃了星星之火,公然打出了反秦的大旗。各方豪杰无不震动,蜂拥追附骥尾。
韩淮楚与利苍在路上听人说,陈胜此时不在蕲县,已打下了陈城,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并已假冒秦国大太子苏扶和楚国大帅项燕之名,向全国各地发出缴文,要求各路英雄起来造反,共同推翻暴秦。
※※※
陈城乃原陈国之国都,春秋末年楚灭陈置县,作为经略中原的重要基地。
公元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郢都,楚顷襄王东迁陈城,后至楚考列王因参与诸侯攻秦不利而徙都寿春。楚人曾以陈城为都长达36年,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待到韩淮楚和利苍折向东行到达陈城之时,便见城门大开,各路豪杰络绎而来。城中张灯结彩,喜气扬扬,均在欢迎投奔义军的壮士。
韩淮楚正思如何去谒见陈胜。走在路上,被一群乞丐认了出来。原来他们乃是丐帮帮主吕臣的手下,参与过龙武坡之战,故而认识这位义军统帅韩信。
丐帮弟子见了韩淮楚,喜道:“是韩少侠么?你也来投奔我们陈王的吗?”韩淮楚道:“原来你们也都来了,你们的吕帮主呢?”丐帮弟子答道:“帮主已投在前将军葛婴帐下,正在营中。”韩淮楚心想,“有吕臣这故人将自己见荐陈胜最好不过。”于是便让那帮乞丐,引领自己和利苍到吕臣的营中。
只见义军营中,兵车纵横,枪戟林立,众人皆因临时组军,未及统一战服,均以青布包头,以作记号。
在此之前,义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各郡县百姓苦于秦法苛刻,争相杀地方长吏以响应。短短月余,便攻下了六县一郡。众人士气高涨。
韩淮楚和利苍被领到吕臣帐中,吕臣一见旧友大喜,亲自迎接。
寒喧几句,韩淮楚便提及让吕臣引荐之事。吕臣满口答应,说道:“少侠在龙武坡一役,带领群雄大败蒙毅,天下知名。陈王若然得知,必会授以要职,统领重兵摧城掠地攻打咸阳。明日一早,吕某便到宫中为韩少侠说项。”
韩淮楚又问朝中有何文臣武将扶佐。吕臣云:“吴广和陈王一同起义,功劳最大,被封为上将军、假王、总督军事。蔡赐为上柱国,总理行政。曹咎为大司马,邵骚为大司徒,孔鲋为尚书,武臣为左将军,周文为右将军,葛婴为前将军,正欲出略九江。”
韩淮楚和利苍便留在吕臣营中,开怀畅饮,诉说别情,谈论天下之势,只等次日吕臣见过陈胜,陈胜传旨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