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秦国平虏大将军章邯,在戏下大败张楚。又有武成侯王离,率师夺回函谷关,捷报传至咸阳,朝野上下均弹冠相庆。
奸相赵高为抚众意,奏请秦二世胡亥,加封章邯为泾阳侯,嘉奖三军。
章邯受封后,往西叩谢皇恩,又上表请战,欲要领军出关,尽剿各路反贼。
秦二世闻奏大喜,彰其忠勇,令其尽举关中甲士,与王离一同东出函谷,剿灭天下乱党。
章邯即率军东进,与王离会师函谷关内,各领本部人马杀出城来。两军人数,共计四十余万,一路旌旗蔽野,扬尘遮天,直取张楚右将军周文据守之处曹阳关。
而老帅周文,自退守关外,重整残兵,也会齐数万之众,但与挥军入关时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周文每念戏下之败,便忿而吐血。想要兴兵雪耻,已知不能。尚不知能否保住这曹阳关不失。每日坐等援兵,偏偏那陈王的援兵却迟迟不至。
就有斥候来报,章邯王离已率大军杀奔而来。周文闻报,更添忧虑。便整备守城器具,广集粮秣,准备坚守不出。
这一日,忽城下有一队人马叩关叫门。周文登城楼一望,原来是旧将公孙玄。
那公孙玄在戏下战败之后,便即走失,不见影踪。此时带了百名残兵,均衣不蔽体,神情甚为狼狈,来到关下。
公孙玄禀报道:“末将在戏下战败后,与大军失散,只好入草为寇。后闻右将军在此,特地赶来重投将军麾下。”周文闻之甚喜,遂开关延入。
次日,有一秦将先抵城下,前来搦战。周文问道:“来者可是敌先锋英布?”报曰不是,乃是秦国副先锋张灵。周文怒道:“竖子也敢前来搦战!真是虎落平阳遭犬欺!”
周文独畏英布,听见来的是一无名之辈,便欲出城杀他一阵,刹刹秦军锐气,也好报报戏下战败之仇。于是点齐二万人马,绰了金枪,杀出城外。
二军对圆,周文厉声喝道:“何方小辈,也敢前来挑战!”
张灵驰马上前,讥讽道:“老匹夫,戏下之战被你侥幸逃脱,败军之将,也敢言勇?”
周文大怒,提起手中金枪,错马便刺。
二人这一交手,高下立判。别看周文年迈,却老当益壮堪比黄忠。一杆金枪舞得赫赫生风,无任何破绽,不愧为曾统领数十万大军的名帅。
战不十合,张灵不敌,返身便逃。周文一声令下,率领两万部属,掩杀而去。
周文在战场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这一追杀,似乎又回到了当初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景,直追出十里。
周文身旁随从道:“将军休要再追,恐中敌军诱敌之计。”周文闻言,细看张灵一部,虽败却极有章法,看上去丢盔卸甲狼狈逃窜,可丝毫不乱,大旗指哪便跟到哪。周文心道,“果然是诱敌之计!幸好老夫识出未曾追远。”急传令鸣金收兵。
回到曹阳城下,周文唤道:“快打开城门!”
蓦地只听城上一阵大喝:“休走了老匹夫周文!”猛听一阵梆子作响,一排利箭如雨点般坠下。周文猝不及防,右臂中了一箭。张楚兵将,更是嗷嗷直叫,死伤无数。
再看城头,哪里还是自己人?满处尽是玄色大旗,站满玄衣玄甲的秦国兵将。一员小将立在城楼,头戴亮银盔,身穿鱼鳞宝甲,身材瘦小,脸上赫然烙了一道印记,正是在戏下之战斩杀张楚五十余员大将,周文兵闻之便心悸胆裂的煞星黥面英布。而昨日归来的部将公孙玄,便站在他身旁。
“原来是公孙玄出卖了自己!这厮已投降秦人。”周文心中恍然。
※※※
原来那公孙玄在戏下一役被俘,贪生怕死投降了章邯。
前日武成侯王离与章邯商议攻城之策,王离道:“周文久经战事,深通兵法。此番有备,恐不似前番取函谷关那么能轻易得手。不如以降卒纵归贼营,许以重赏,约为内应,再以诱敌之计,引周文离城,如此这般——曹阳可破,周文可擒。”章邯闻之赞道:“王将军果然是将门之后,智勇双全,实乃当世名将也。”遂纳王离之计。
待到周文追赶张灵之后,埋伏在城下的英布忽然现身,率一万秦军猛攻曹阳。公孙玄突然发难,杀死守门兵将,打开城门。英布一马当先,冲入城来。
那张楚兵早视英布为凶神恶煞,避之唯恐不及,纷纷逃窜。有那么几个不怕死的上前阻拦,便成了妙虚宫宫主英布剑下之鬼。英布轻轻松松,拿下了曹阳关。
※※※
周文见关隘被夺,无心恋战,绕城而走,直投渑池而去。
那渑池有周文部将把守,只有守军三千。周文刚刚坐定,即有秦使到来,投章邯之书。其意不外乎是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叫周文弃暗投明,归附秦廷。周文阅毕,怒而毁之,厉声道:“暴秦无道,早晚必亡。吾受陈王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虽兵败身捐,怎肯降贼!”令斩来使,以立军威。
章邯闻报勃然大怒,举大军将渑池团团围定,率军日夜猛攻。周文不顾臂上箭伤,在城头领军戮力坚守,只盼能等到陈胜援军到来,解救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