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定陶扎营(2 / 2)

“还是先找个地方扎营,先安顿下来,等项梁的兵马到来再作论处。”韩淮楚心想。

作为先驱,勘察地形,选择扎营地点便是任务之一。如今这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韩淮楚手中。

楚军为救赵,只准备了赵国的军事地图。如今突然计划改变,转到了南方作战,仓促之间无法搞来地图,只有派探子去侦察。

行军打仗,扎营的地点很有学问。

一般的正规军营军寨的防御都是依地利而建,以立不败之地为原则的,比如扎营地点是否合理安全,营房安排是否紧密有序,对敌人的偷袭是否有准备,对敌人的战略企图是否有预测等等,这在《孙子兵法—九地》书中有很详细的说明。《吴子》书中对统帅的能力判断就是以士兵的状态和营寨的地利做指标的。

因为营寨扎得不好,被人家一举击破的战例也屡见不鲜,比如刘备在林中结营,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尽了争夺天下的赌本;于禁扎营在低处,被关羽水淹七军;丢了街亭的马谡也是因为营寨扎得不好……

扎营处要挖沟筑墙,布下荆棘鹿角。营寨分前营,中军营,后营,左右营,中军营是最受保护的要紧所在,断不可被敌军轻易偷袭。

扎营的地方最好在高处,有山有水。有山可以引为屏障,有水可以让士兵炊饮,也可成为一道天然的壕沟,让敌军的马不能驰骋。还要避免气候干燥,容易着火。为了防备敌军的火攻,风向也很关键。

那些斥候都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四处寻找一番,回来不约而同汇报,发现了一处高坡,可以扎营。

韩淮楚还是很谨慎,亲自去勘察一番。

只见那选择的地点前方是一条小溪,后面是一堵峭壁。小溪流水清冽,蜿蜒从高处流下。峭壁光秃秃手不能沾,尽是花岗岩石。

这地点真是扎营的绝好所在。那一堵峭壁,就可以把后营省去,将兵力分布于前,左右,中军营中来。

韩淮楚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就是这裏了。我们现在这裏挖坑作好准备,速去通知武信君来此立营。”便有耳哨,飞驰去往项梁的大队。

傍晚时分,楚军主力赶到。项梁听说了定陶被章平所占,道声无妨。项梁说道:“只要那章平无继续南下之意,便任他在城中逍遥一时。大军走得疲乏,今夜大家饱餐一顿,稍作休整,明日再与秦军周旋。”

韩淮楚提醒道:“那章邯大军就在后面,这老贼惯于劫营,今夜须小心提防。”项梁道:“这是当然。观此处地势,我军可立下前,左右,中军四营。大家今夜轮流巡守,不可懈怠。”

于是吩咐下去,韩淮楚立前营,周兰立左营,桓楚立后营。项梁自带大军,镇守中军大营。

这布置中规中矩,韩淮楚也无异议。

大军筑灶做饭,山坡之中飘起了袅袅的炊烟。将士们紧急赶路,皆是饥饿,不由食指大动。

只见项缠带了一队士兵,提着酒坛而来,说道:“武信君命分发酒醴至各营,犒劳一下大家。”

便有一军侯抢过一坛酒,仰头直往喉中猛灌。项梁劈手抢过那酒,呵斥道:“武信君有令,浅尝则止,千万不要喝醉。”

这吃行伍饭的,没有几个不爱喝酒。正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还不知道自己这条贱命能不能有。要是项梁不作限制,满营将士都会变成一摊烂泥。

那酒派得恰到好处,每人只能饮上一杯。适当的饮酒,可以松弛大家连日来行军的疲劳。众人也不争抢,各自饮完自己那一份便罢。

吃饱喝足,将士们早早安歇。负责巡夜的不敢大意,仍在自己岗位上坚守,提防敌军袭营。

想来也是多余,那锺离昧的断后队伍还没有赶来,秦军要想袭营,除非能越过锺离昧的伏击。

入夜,大营内鼾声一片,士兵们皆陷入梦乡。连战马也卧倒槽中,睡得死死。

韩淮楚却怎么也睡不着,原来他忆起一事。

“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项梁正是死于定陶!”

他只模模糊糊有点印象,毕竟他不能把看到的书全部装在脑海。在穿越时空之前,他压根没有料到自己的身份是叱咤风云的战神韩信。要是他预先知道了,他一定会把秦末发生的战事统统熟读一遍。

(要是这样也太恐怖了!若是韩淮楚对所有的战事前因后果,双方的谋略无不清清楚楚,那岂不是能先知先觉。打仗也不用动脑筋了,只要按历史书上所讲,拿出对策便是。他的对手干脆一遇上他,干脆竖起白旗投降算了。)

韩淮楚却又想不出秦军致胜的理由,只是心绪不宁。

项公深通兵法,行军,作战,立营皆是谨小慎微,反覆考虑妥当方付诸实施。上次韩淮楚提议直攻上党,项梁也不作考虑,只因他从不愿冒险。按说这样一位统帅,麾下十万大军,不会轻易被击败吧?

天空中忽卷起了浓厚的乌云,从那飘送过来的山风中,隐隐觉出一股无情的杀意!

蓦地里号角连天,千万声呐喊从项梁的中军大营传来。

韩淮楚心中一沉,“秦军果然来袭营!”

只是那中军营处在前,左,右三营的保护中,按说是最安全的地方,怎会最先受到袭击?

韩淮楚一跃而起,披挂上马,高声喊道:“秦军袭营,大家快快醒来。”

一骑飞驰而到:“韩将军,大事不好!秦军从后方突入我中军大营!”

韩淮楚满脸惊讶,急声问道:“后方是一堵峭壁,秦军如何能来?”那骑士也是满脸的糊涂:“不知为何,那峭壁怎地突然不见了!”